2017年2月2日 星期四

廣論一輪_105

105  P244L12-P246L04 | P247L01-P248L07-學菩薩行
原文:

【僅加 取捨  八法,定非P245完足  不應 理!。】【(故若 單取 願心者,則其學處 不須 俱學  一切,及 入行 以後 所有 學處。】【若非 爾者,則與 律儀學處,無  。】【 所說  二學處     學處,是如《道炬論》《發心 儀軌》 說!。】【須 七法經》,】【說是  速發通者 所應 ,故非發心 特別學處,此中 不錄。】【如是自宗  除捨 ,心捨 有情,犯 學處,乃至 未具 菩薩律儀,無依 菩薩  犯!,】【僅違  所受 中類  善性 學處,故是惡行  應以 四力   悔除 之!。】【從 菩薩律儀 之後,即犯 違越 律儀學處,如 所說 還出 罪法,依行 可!(故即攝入 行心學處,非為別有。)】【然 六次 發心,是為 願心 不共學處。】
 【第三 既發心已 於諸勝行 修學道理 (分三:)】【發心 已!,(發心 以後,須學 學處    因相,】【第 顯示 學習  智慧方便 一分  不能 成佛,】【正釋 學習 學處 之次第。】【今初

  如是  願心 已,若不 修學  施等 學處雖!  前引 《慈氏 解脫 經》   大勝利,    菩薩 學處    成佛,故於 勝行  應當 學!。】【《伽耶 經》云:「菩 是以  而為 堅實,諸大菩薩 之所能得,非以  而為 堅實 諸人 有!。」】【《三摩地王經》亦云:「故以 正行 而為 堅實,何以 故,童子 若以正行 而為堅實,無上 正等菩提   故。」】【言 正行者   成佛 方便,】【即是 學習 菩薩學處 故!。】【《修次 初篇》亦云】【「如是  發心 菩薩,自未 調伏  不能 伏他,如是知已  自於   極善 P246修學,若無 正行  不得 菩提!。」】【《釋量 論》:「()見悲   苦,當修 諸方便,彼方便 生因,不現  宣!。」】【謂於他所,若有大悲  須除他苦。又除 彼苦,但有 善心  願其離苦  猶非 滿足,故應 轉趣  除苦 便。】【又若   先趣 方便,是 不能 度他,(故欲利他 是度故欲利他  當先 自調。】【又於自調,說「正行 正行 而為 實!。」其 正行律儀 已!  學處。」】【故以正行  而為 堅實(),於所 行處  無錯 為要。】105B 卷十 P247
  【第二者,如是  欲求 成佛  猶非 滿足,應須 進趣  成佛的 便。又此 方便   無錯謬,於 錯謬道,任何勵力   不生 果,如欲 搆乳   扯牛角。】【若雖 不錯  然不 圓滿,縱多勵力   不生 果,】【猶如 種子   水土 等,隨缺 一緣   不生 。】【故如《修次中篇》:「若於錯因 殷重修()集,雖經(長時  終不能 獲得  所欲得 果,譬如  角!    牛乳。】【  修行  一切 因者,亦 不生 果,如 種子等  隨缺 一緣,亦 () 芽等 ()故。故 欲得 ,當依 無錯  一切 因緣。」】【若爾 何為  圓滿 無錯  因緣 ?】【如《毘盧遮那(ㄋㄨㄛ˙ 現證 菩提 經》云:「秘密主一切種智者,從 大悲根本 ,從 菩提心因 ,以 方便  而至 究竟。」】【其中 大悲 如前 說!菩提心  世俗、勝義 二菩提心!。】【方便者  施等圓滿,是 蓮花戒 大師 說!。】
  【支那堪布等,於()此道 倒! 別!!,】【(有作是云:)「凡是 分別呀啊,況 惡分別,即 善分別 亦能  繫縛生死,其 所出()  不出 死!。】【金索繩索  皆是 繫縛,黑白  俱障虛空,黑白    (都生 痛!(苦,)】【(是故唯有 分別住  成佛 ()。】【(施戒    未能   如是 了義  愚夫 ,】【若已獲得  如是 P248,更修彼行,如  為農,得象  。」】【和尚於此   八十種 讚歎 無分別   根據 成立,】【此說 一切  方便 之品,皆非 真實 成佛 之道。毀 破壞 佛教 (藏!,】【破   思擇無我  真實義 故,故亦遠離  勝義 道理!。】【任何勝進  終唯 攝於  奢摩他 ,】【於此住心  執為 勝道,是 倒見中    ,】【蓮花戒 大菩薩   淨教理    破除,宏揚如來  所愛 道!。】【然由 聖教  將近 隱沒,能以 了義  無垢教理,判決 正道  圓滿扼要,諸善士夫  亦盡 亡!。】【又諸有情  多是薄福,雖於正法  略有 信仰,然其慧力  最極 (ㄌㄟˊ),故現 仍有  輕毀 行品  持戒 等事,於修道時  棄捨 此等,宛如 和尚  所教  ()信哪。】


解說:105A 00’00”

[【僅加 取捨  八法,定非完足  不應 理!。】105A 00’11”
  哦 這個地方啊 說的這個 學處啊,這個 有很多啊 有問題的啊。 因為 什麼呢?因為 這一個 學處 實際上呢  兩種:一個是  學處,一個是 的學處,這樣。所以 我們 往往  這兩點哪 淆不清,所以呀  產生了 這個 問題,所以 他辨 沒有 辨明  清楚。從 前面啊 我們剛開始講  願心 的時候,他 已經 說得 清楚 了啊,這個原因 在此。那麼  學處 上面 又說 這個、  將我們 發心 這個 願心的學處 上面,「皈依學處 僅加 取捨 這個黑白  白、白法 八法,定非完足  不應理。」 平常 所說的 (),說說 前面說的 簡單 說,這個 學處啊 就是   幾樣,這個 顯然哪 合理的。105A 01’13”

(故若 單取 願心者,則其學處 不須 俱學  一切,及 入行 以後 所有 學處。】
  所以 現在他 辨明哪,發心 發的 願心 還是 行心?,假   指的 這個發心  單單說  的話,那個,這個 的的確確 不要 上面 所說的 一切學處。它 前面 這個 不是 什麼啊?,  許為呀  發心 就要 所有  一切學處 等等,那個 (不是 學習)、不是  而是  應該的啊。啊 所以 一點哪,105A 01’55”

【若非 爾者,則與 律儀學處,無  。】
  假定說 這個  就是 心的話 對不起,這個 兩樣東西  別了實際上 願心 願心,行 ,兩者當中  一樣的,這個 所以 我們要 分得 清楚。這一點哪,大家 回想 一下,說  假定  真正去 行! 那個   這種啊 行持的話你可以  但是 不能  換句話 說!!我要  大菩提心但是  不受戒。哦 受了戒 以後 開始 一定要!! 照著這個 律儀 去做,這個 叫作 所以 真正 受了戒 的話一定要 上面的一切 都要  辨別 這個 然後 然後呢 上面 那個 各派 ,你就 可以 曉得 怎麼 當然 你自己 來說,如果  老師 告訴你 怎麼做,你 聽他  沒有 錯,但是 你要 辨別 彼此之間的 這個  曲直等等 的話,那個 是一個 最好的 105A 03’01”
  了解了 上面  說的,啊 我們 必定要 分辨得 清楚,行心  什麼?、願心  什麼?,這 第一個。第二個 呢,這個 行心 裡邊 啊! 差別 比較 少,(實際上呢 換句話 說,就是 行心  還是..,欸 行心   確的 根據的,譬如 說! 瑜伽  就是《瑜伽戒本》梵網戒 就是《梵網戒本》,啊 只是 各家 註解 時候啊,這個 、開 稍微  不同;這個   差得 很多 了。那麼  這地方,大師 加以 ,除了 辨別 以外呢  特別 說明 一點,啊 這個 就是說 你的   來的,你就 根據 那個師承  學!,啊 這樣 總是 沒有 ,總是 沒有 105A 03’58”
  所以啊 同樣的 道理,現在我們 平常啊根據我們 師承,到 時候  只能 :「,我的老師 所傳的  這樣 這個啊,喔, 不知道。」我們 注意啊,千萬 不要說 這個 不對,啊 千萬 注意 這一點 事情,這一點  避免。啊  不但是 ,小乘 也是 如此,所以 十八部當中 啊,它 明明白白,佛  交代。乃至於  來!  這種 阿底峽尊者 這種 大善知識 等等的話,他    說明了示現了 一個 事實,他 廣通 所有 各部,假  有一部 不對 的話,依 他們這種人 難道 辨別 不出來 嗎?而且 他這個 不是 根據 學理呀, 親身驗證不但 親身驗證而且 得到 本尊 許可,換句話 ,親 見到  菩薩,然後 告訴 105A 05’00”
  不但是  當年 印度,依 我們中國 南山 道宣 律祖 來說啊他 十世  高僧最後 那一世  是啊 唐朝的 道宣 律祖,然後呢  因為  精嚴 感得 那個天人 下來。那個 天人   ,親自 看見  在世的 時候 制戒的 這種,他都 了解,所以 稍微 一點錯誤,那 天人  告訴他 這裡  怎麼修改,哪地方 對的  明白。啊 所以 我們這一點哪 注意啊,我們  一直  提醒自己,這個常常 不是  今天 提一提、明天 提一點,要 恆常。哪一個東西  提醒呢?就是  我們哪  (長夜 無明 當中,所以   作意 對治 的話,這個毛病 自然而然  出來了,而且 不知不覺 出來了,這一點 我們哪  特別 注意的,啊要 特別 注意的。現在 我們 繼續  這個   105A 06’03”

 所說  二學處     學處,是如《道炬論》《發心 儀軌》 說!。】top
  是 除了    兩種 學處,就是 願心 學處、行心 學處 等等,還有的 其餘的  是啊 根據什麼啊?, 這一個 上面的分別 等等,那 這是 根據《道 炬論》《發心 儀軌》105A 06’29”

【須 七法經》,】
  另外  一個地方, 這個上面 怎麼 說?,這個上面  告訴我們 一種辦法這一個 辦法 什麼啊? 105A 06’40”

【說是  速發通者 所應 ,故非發心 特別學處,此中 不錄。】
  啊 這一個 特別 方法,說 你要 學了以後 ,要 很快的 學、 神通,那麼  就要 照著 這個 這個地方 現在 不是 放在 放在 發神通 上面,啊 所以 不談 這個105A 07’04”

【如是自宗  除捨 ,心捨 有情,犯 學處,乃至 未具 菩薩律儀,無依 菩薩  犯!,】
  那麼 現在 最後呢,所謂  自宗 換句話 宗喀巴大師 所! 認定的  主要 的啊 什麼啊?就是  願心 救濟 盡法界、虛空界 一切 有情 這個 這個 (  --- ),下面說 有情 以及 願心願心 是啊 願成 無上菩提就是說    一捨 犯了,啊  犯了所謂 餘的 學處其餘 學處  什麼啊?,這是  菩薩 律儀,像 上面 上面 說的 一切律儀啊 什麼 等等 那個 是啊 心律儀是啊 心律儀。所以呀  沒有啊   菩薩之 罪犯,並 沒有。啊 只是說 犯的因  有的,這個 不會 失掉 這個 願心,這個 我們要 了解105A 08’15”

【僅違  所受 中類  善性 學處,故是惡行  應以 四力   悔除 之!。】
  啊 所以呀  這一種 情況 之下,你  沒有啊 失掉 你的 菩薩的 願心, ,而 只是 什麼啊 失掉了,犯了 這個啊 惡法了。這個啊 善法這個 非善法 不是  強有 力的,最 強有力的 一定 律儀戒這個 最強的。現在呢 既然 你沒有 受那個 律儀 呀,所以呀  中類的啊,這一種, 這個也是 惡行,那麼 這個 惡行呢 就是 照著這個 四力懺悔  可以了105A 09’00”

【從 菩薩律儀 之後,即犯 違越 律儀學處,如 所說 還出 罪法,依行 可!(故即攝入 行心學處,非為別有。)
  啊 那麼 當你! 進一步 有了  以後 再受 那個時候 開始啊   得了薩戒了,律儀 就是說。那個時候 如果  毀犯了這個啊 菩薩戒 的話就要  這個《菩薩戒 論》上面 告訴我們的啊 方便這個時候哈  四力懺悔,還要 一定有 儀軌 的啊,譬如 我們現在 僧團 也是 一樣,半月 半月 誦戒 羯磨,那個時候哈 還要 如法 懺悔,  制戒 之罪。還要呢 四力懺悔啊,懺 懺那個 」,所以 性罪、遮罪呀 是要 各別 如法 懺悔,你 只要 照著 這個 去做  可以了。所以 關於  一部份   行心學處 當中,行心學處 就是 菩薩戒,不是 另外  別的啊,這一個 我們要 分別得  楚。105A 10’12”

【然 六次 發心,是為 願心 不共學處。】
  那麼 最後 總結起來 的話 呢,就是 真正 願心 不共的,它的 特質  什麼?那就是 六次發心。所以 所說的     有情 就是 六次發心 恰恰相反,這個 六次發心當中  為利有情 成佛」,這一句話 說得 很明白, 這個才是 願心的 不共 學處。現在 下面發了 心了,啊 照著 這個次第 一步 一步 來!!。上面 ,從 士道 修心的次第當中 啊分成功 什麼?,說 先是如何 發心 這個道理;現在呢,已經  以後,然後呢 怎麼  修學,所以: 105A 11’06”

第三 既發心已 於諸勝行 修學道理 (分三:)
  這個 就是 了心 以後,正    行。 這個道理, 三部份: 105A 11’21”

發心 已!,(發心 以後,須學 學處    因相,】
  發了 以後,為什麼  學那個 學處?,換句話 ,要 那個 105A 11’33”

【第 顯示 學習  智慧方便 一分  不能 成佛,】
  那麼 現在我們要 學!,是 第一個,懂得了 發了 以後 還要 學、還要 行,單單發心 不夠那麼 要學習 什麼 內容   兩個 ---便   兩者當中 單單一部分  不能 成佛,所以  圓滿 兩樣東西。這一個  辨清楚了、了解了。第 105A 12’03”

正釋 學習 學處 之次第。】
  到 一個時候  正式  --- 現在呢, 我們才  開始 學了。哦 前面是 辨別  ,一 遺漏  沒有,一點 錯誤  沒有,既 不多、既 不少,這樣。然後呢,這一個  弄清楚了 你再去  的話,對。 105A 12’26”

【今初 如是  願心 ,若不 修學  施等 學處雖!  前引 《慈氏 解脫 經》   大勝利,    菩薩 學處    成佛,故於 勝行  應當 學!。】top
  啊 前面 ,是的,發心 是有 大的 殊勝的 利益,但是 你如果   進一步  學!  學的 這一些,那麼 這一個 真正的 圓滿的、偉大的、殊勝的 利益呀   得不到,成佛 不可能上面 這麼 告訴我們所以啊,我們 那個時候 應該呀 學!  殊勝 之行。 105A 13’19”

《伽耶 經》云:「菩 是以  而為 堅實,諸大菩薩 之所能得,非以  而為 堅實 諸人 有!。」】
  這個菩提的     這一個   如法行哪來! 慢慢、慢慢的 堅固、增 得到 圓滿的  。啊 這個  就是 式的 行者 大菩薩 所! 得到的,啊 不是  邪行--- 這個 邪行,就是 誤的啊 正確的 這種 行為,所能 得到的105A 14’06”
  所以 這一個地方 特別 我們 一點,從 一開頭 其實  說明了 不過 開頭 時候呢   所以   剛開頭 怎麼講呀   算哪  懂得 很多 道理 的時候 講得 頭是道,可是  的時候 不相應啊沒得 。啊  過來就算  懂得 很少,如果 你能夠 行持 相應,這    什麼 ?,那個   就是說 真正要想 得到 這樣 果報,那 你要  這個 應的 行持  相應,如是因  如是的 果! 這一點 來說 說明了 這個105A 14’54”
  那麼 現在 這裡呢 就是 你現在 要得到的 滿 果報,所以   ,而且  如理 如法的   一切這個 我們要 分別得 清楚。而 不是 現在我們哪  菩薩行 ,也啊 什麼  不要  ,只要  一個 小小的事情 做對啦  可以,不是 這樣,不是 這樣。啊 我們   一切,了了;  一切 了解了, 真正  時候 本身哪 那倒是 千真萬確 的,不是  你呀 一步 一跨,跨得 成佛,不是, 走的時候 還是 走你 眼前  一步 一步的   。啊 所以  修的時候啊 說「一門  」,不同的呢 平常 曉得是  廣,現在    走的次第 始終 還是啊  眼前 該走的  一步,這 我們要 解的這一種 地方  應該 分別得 清清 楚楚。105A 16’05”

《三摩地王經》亦云:「故以 正行 而為 堅實,何以 故,童子 若以正行 而為堅實,無上 正等菩提   故。」】
  這個   樣的  這一點。啊  很多地方  童子、童子,譬如 《華嚴經》  善財 ,這個 童子  不是  一個 孩子這個 子啊 有一個 特別特別 地方。他「正增長」第一個,第二個呢  純潔,第三個呢 心裡面 沒有 這種 各式各樣 歪歪曲曲的 習氣,啊 這樣,一個。然後呢 、堅、精這個 都是啊  所謂 特質。所以 平常我們 說啊 、青,就是 代表 這種 理狀態所以   啊,你看,哪一個菩薩 現的相啊 都是 十六 童子 齡之相,就是 盛壯之年,發育到 最完整 時候  一直 保持 這個相,一直到 成佛。這是 我們要 了解的,指 我們的 心理 行相。實際上呢  假定 心裡 真的 做到 的啊,那個 行相    這麼 一個 行相,就是 這麼 一個 行相。105A 17’26”

【言 正行者   成佛 方便,】
  喏,就是 這個  105A 17’32”

【即是 學習 菩薩學處 故!。】
  那 一個 內容呢 就是 菩薩  的啊。105A 17’40”

修次 初篇亦云top
  啊 所以 這個 菩薩學處 該學的,我們 也可以說  菩薩 。所以 這一個地方,將來 你們 學的 菩薩戒論,你  那個 瑜伽 ,它 所以 好的 地方,就是 我們 曉得,是 菩薩 常常  六度 萬行(ㄏㄣˊ)、六度 萬行(ㄏㄣˊ),這個《瑜伽 戒本》,那個 戒的  制的 次第就是 照著 這個 次第  說的。啊  每個布施  哪!幾個 項目、啊 怎麼樣,啊 一步 一步 分得 清清 楚楚,就 (ㄌㄧㄠ˙ 菩薩 所應的  內容,而且 要、次第   、非常 明白。那麼 這一個 《修次初篇》105A 18’28”

【「如是  發心 菩薩,自未 調伏  不能 伏他,如是知已  自於   極善 修學,若無 正行  不得 菩提!。」】
  啊 那麼 這一個上面  告訴我們,我們 了這個 願心 菩薩,第一件事情  什麼呢?為什麼要  這個六度?,六度 說來  自己 調伏,然後 四攝   他。你不是要 利益別人 嗎? 你自己  不能 調伏,你怎麼  調伏 別人 呢?,所以 了解了 這個道理 啊,對於這個 布施 等哪,要  努力的。啊 所以 前面 我們 一再 說,當你  客觀的環境 對象  理想的 時候你千萬 不要 說,唉呀,這個  。你 立刻 看看 你自己  行相,你 現在 調相?,由於 調伏  推己及人   相?,還是 你看見了 這個 對象 不同,心裡面  煩惱了,「這個 不對、那個 不對。」啊 那是  清楚,非常 明白。所以   自未 調伏 而能哪 調人 者、而能  者、而能呢 度人者啊,「無   一句 話,這個 則啊,我們要  把握  心裡所以啊     這樣的,您 能夠 這樣 去做  得到  這樣  的話,就 不到 果。105A 19’58”

《釋量 論》:「()見悲   苦,當修 諸方便,彼方便 生因,不現  宣!。」】
  這個 一個 偈子啊,前面哪 《阿底峽尊者 傳》當中 ---,介紹那個 作者殊勝 當中 已經 說過了。啊 現在 說!你! 學!  行者,啊 然後呢 發了 大菩提 心, 大菩提 為什麼?  救濟 一切 眾生 脫離 。所以   這個 大慈悲 ,要 毀! 盡世間、盡法界 一切 有情的  的話,你 必須  自己 調,如理  行持 對於 這個  能夠 了解了、做到了,然後 你能夠 幫助 別人。所以 這個「方便」就是 剛才學處 這個 方法。哦  怎麼 的呢?,那 就是啊,你 自己 如法  ,然後呢 一一  乃至 當然 這個 一定是 什麼?  聞、思、如果 這一個    ---這個 現起 也可 三個次第,第一個是 聞!,第二個 ,後來 。假定 是說  一個    的話,請問?..:你 怎麼能 告訴 別人,怎麼能 幫助 別人,能不能 勸說 別人?,這樣。105A 21’34”
  平常我們 講的 總是  這個  禪宗 來說 的的確確   證得 才算,所以 在前面 告訴你 道理;可是  好處呢,就是 一定 有這個 次第,當你  時候,相 狀態  什麼;的時候,相應的 狀態 是什麼;的時候,相應的狀態 是什麼。這裡 簡單的 說一下,還是我們 剛才這個 煩惱 一下譬如說 當你 聽聞 時候,真  聽懂 時候,什麼叫  就是說平常 你看見 客觀的環境,一 看見 這個 覺得  這個 不理想、那個 不理想。現在 聽懂了曉得了 原來 真正 不理想的地方,不是 外面的 環境,而是  這個環境 以後,您    是否 真正 調伏。這一個 狀態 認識了,「,對 啊一  沒錯」,雖然 聽懂了但是啊,等到 書本閤 回後  那個 境界 時候對不起,你 又看了 這個 不對、那一個 不對,唉唷,這個樣 心裡面  煩,你要想 改它嘛  改不過來,跟他嘛  不願意 ,實際上 自己心裡面嘛 到處 煩惱嘛  不知道。本 教我們  降伏 煩惱的,要 共同 和合的,結果 弄得啊 大家,自己  煩煩惱惱,弄得大家  煩煩惱惱 不能 和合,還  道理,這 不行不懂道理 根本就   相應得了 道理 以後 不一定 做得到那個時候  的階段。105A 23’13”
  然後 根據 這個 道理呀    觀察什麼  做不到?、 如何  做到它做到 有什麼 殊勝 利益?、做不到 有什麼 大的 禍患?,這一種 勝利 禍患 動你的 力量,然後呢 策勵 告訴怎麼 才能 到它?, 然後  這個 辦法  思惟 觀察,這個 包括在 前面的啊 懺悔集資,啊 就是 因為 現在的  以往的 惡習使然,就是 這樣。那麼 這裡面 包括 很多 東西啦 --- 親近 善知識啦,然後呢 要聽聞 經論啦,啊 然後呢 不斷的 思惟 觀察啦,然後呢 不斷的 懺悔啦,用 種種的 方法。到 那時候 你心裡面哪,碰見 事情啊,譬如說 剛才,聽懂了 道理,聽 雖然 聽懂啦,想想 道理  不錯,可是 心裡面 那個 就是 解不開 當你 真正的 這樣  時候啊, 一定 自己有 很明白的 感觸,「哎呀」,一下 這個心裡面  打開啦,「 原來 這樣啊」, 那個時候 覺得 跟法 這樣這個 剛剛 開始   相應了。105A 24’24”
  然後呢 你把 這個道理呀,用 不同的方式  堅固、加強如果  你真正 堅固 加強 得來,你 隨便 看見一個,不管它 不理想, 理想 環境 理想它的 心裡面哪 自然而然哪 平穩的 穩如泰山 不為 所動至於 你說 那個時候啊,正因為 看見  理想 啊,所以啊 你覺得:那個 就是 你的 菩提 資糧,你的  就靠 那些 理想 環境,你 他們哪,在 積聚 你的 福德資糧。你 假定說 這些 都成  成了佛 的話,還要 你來 忙嗎?,你 沒有的話,你 怎麼能 呢?,所以 那個時候 對著 這個 煩惱境界,你 不但 煩惱 而且 歡喜呀這個就是   相應的喔所以它 一個地方 它的 自然  這一種 現起 了,你 心裡  清楚105A 25’17”
  然後呢  這一個 東西,然後呢 你呀 因為 心裡面哪 善調,然後  那個  定慧 當中  觀察,證 勝義菩提 之心個時候啊 才是 相應 (編者按:疑師口誤,應是「相應的」),就是 這樣。 一個部份  必定  自己的 實的 認識,如量的  起,那個時候 你才 可以 告訴別人,所以  未調伏 而能 調伏者,無有是 處。如果 一點 不到啊,你要 開口 勸人 的話,要嘛  開口,開起口來 都是 是非開起口來 都是  105A 25’54”
  所以 我們現在啊  佛法 第一點   知道 這一個 道理,  下士,是 中士,是 士。 了解了,你儘管 做不到,這個時候 好處 來了,這樣。什麼呀?就是 我們 是個 凡夫,所以 了解了 以後  靠著 這個  了解的 淨化自己呀既然 凡夫 當然 各式各樣的 煩惱,可是現在 的呢正因為 我是凡夫,所以  學!然後呢 學到了 正確 方法,在這個環境當中 ,越來  調柔,越來 越乾淨,就像 洗衣服 一樣,就是 這樣。所以 正是 我們 現在的 狀態。所以 為什麼 我們現在 真正 重要的貫注 哪裡?,貫注  學這個 --- 文字上面的認識,到 文字  指的 心理   相應的是 這個  ,如何 把這個 理呀,來 自己呀 調柔 自己,進而 幫助別人。啊  續,105A 27’02”

【謂於他所,若有大悲  須除他苦。又除 彼苦,但有 善心  願其離苦  猶非 滿足,故應 轉趣  除苦 便。】
  就是 解釋 這個。說  不是   菩提心 嗎?  大悲,大悲  什麼?  幫助 別人,除掉 他的 惱呀但是,你 單單 有這個 心!  ,所以  一定要 要有 實際上的 行持啊,進一步啊   這個 除苦的 方法。啊 如果 這一個105A 27’37”

   又若   先趣 方便,是 不能 度他,(故欲利他 是度故欲利他  當先 自調。】
  就是 這個 話。105A 27’48”

【又於自調,說「正行 正行 而為 實!。」其 正行律儀 已!  學處。」】
  所以 「正行」  什麼呢  是啊 受了 這個啊 律儀,受了  以後啊   。這個   不僅僅是 在這個地方 書本上  ,哦 把這個道理..實際上呢 這個   這樣的:受了 願心 以後啊  就去 努力地 學!,照著 去學 學的乃至於 受五戒 也是 這樣學了 自己處處地方 覺得:  可以了,然後呢 自己只要 一點 自己,大概 已經 可以 做到 七分,那時候 你去 就是 絕不是 等到 做到 十分 才去 受,也絕對 不是說 一點樣子 都沒   。一點樣子 沒有   的話,絕 不可能,一定 破戒 等到你  圓滿  ,也 不可能 圓滿  你還 受它 幹什麼?。啊  這一個 我們要 了解的。所以 這個 所謂「學!」的話,    ,而 的的確確  單單 停在 文字上面,這個我們 必須要 知道的所以 這個 所謂 」的話,是指 我們的 心理的 行相,當然 這個 心理的 行相 一定 是啊,當你 根、境  時候,它  不離開 境的,實在  實際   上頭。那麼,105A 29’18”

【故以正行  而為 堅實(),於所 行處  無錯 為要。】
  所以  真正的 成就 要靠 什麼啊? 如理 正確的 行持既然 這樣的話,你  所行 的啊 你先要,要 認識得 正確, 不行,啊 錯了 不行。好, 下面是 ,這 內容  繼續 的啊105A 29’45”

105B 00’00”
[  下面是 ,這 內容  繼續 的啊105B 00’07”
  「」, 第二啊,就是 告訴 我們  學習 智慧 方便哪,單  一樣東西 不能  佛。前  告訴我們  發了 願心 以後啊,一定 要啊  那個 學處,換句話說   菩薩。啊 那麼   菩薩的 當中 又有  東西,一個是  ,一個是 福德;一個是 ,兩 滿的時候啊 那是 。啊 所以 說,105B 00’42”

【第二者,如是  欲求 成佛  猶非 滿足,應須 進趣  成佛的 便。又此 方便   無錯謬,於 錯謬道,任何勵力   不生 果,如欲 搆乳   扯牛角。】
  嗯!,看看, 
   的話,啊 單單 發個 願心 不行 
那麼  啊! 照著  做呀
  時候,對於  做的 這個    
如果  錯了  不管   努力啊,絕對 不能哪 得到 結果呀就像 你要  ,擠牛奶 你不在 奶上面 去擠呀,這個 牛角 直轉哪,是 沒有 用啊
現在啊 我想 我們 這一個地方啊,實實在在 的啊,太多人 這樣
 這一點哪 說起來 真是 容易啊, 實際上呢 也是我們哪 人人  容易 犯的 毛病,啊 人人  犯的 毛病。啊 所以  必須要啊 自己 靜下 心來,靜下 心來。
 前面 已經說得  多了,所以 處處地方 告訴我們,我們 學到 後面 的話,前面的 那個基礎 不要 忘記喔,實際上呢 就在 這個 前面 基礎上 慢慢的 深廣。所以 本論 一開頭 時候   很多 地方,就 辨得 非常 清楚,所以 越到後來 越深 越廣 的話, 重要,越 重要,啊 這樣。105B 02’10”

【若雖 不錯  然不 圓滿,縱多勵力   不生 果,】
  喏,你哪,錯了 固然 不行
就算  不錯滿 ,還 啊!!105B 02’21”

【猶如 種子   水土 等,隨缺 一緣   不生 。】
  你 我這 種子 沒錯   對了,對不起,你那個 種子 擺在 石頭上面   一千年  沒得 ,啊 所以呀  還要啊 其他的 種種的 滿 

所以 我們 常常說 第一個要 把握住 根本因,然後呢  根本因上面哪   它,這個 叫作 滿 ,啊 這個 圓滿因。
如果   了,只忙這個 圓滿因 的話,那 就像  牛角上面 去採,採 那個、擠那個 牛奶 一樣
實際上啊 你在 牛角上面 採啊,多多少少  碰上 牛啦,這 這是 千真 萬確的
我們現在 牛是 什麼  根本  知道
是啊 到處去 亂搞啊,自己呀 還是 覺得   ,哦 這麼個 可笑 
 這個時候,我們這個地方啊,應該 理解  的啊105B 03’16”

【故如《修次中篇》:「若於錯因 殷重修()集,雖經(長時  終不能 獲得  所欲得 果,譬如  角!    牛乳。】
  這  上面的。105B 03’31”

  修行  一切 因者,亦 不生 果,如 種子等  隨缺 一緣,亦 () 芽等 ()故。故 欲得 ,當依 無錯  一切 因緣。」】
  這個 看看,「啊 當依 無錯的 一切因緣」,啊  這個地方啊 特別 提醒大家
這個啊 佛經 上面 告訴我們哪,說《法華》《華嚴》兩部 經典的 差別,
 這個地方  分別得 出來 了,就 分別得 出來了。
佛法 常常 說,像「少 金剛」,吃了 以後  決定 不消  有一天 發芽 增長。
所以 我們  拿這個 做為 藉口,然後 就在 這兒 外面  大孔(圈子,轉了 大堆,說:「經 這樣  」。
 就是  這個 毛病,就是 這個 毛病。
現在 我們 了解了  中士道 當中的 十二 緣起 這個,它  很清楚、很明白 。清楚 什麼  兩生 三生對不對 一個

三生  什麼?
換句話  這個啊 成佛  正因哪,雖然   那裡   生芽,
可是啊!!  如果    ---
當然 惡法 愛、取
 的話 ,哦 正知見 相應的善法 勤精進,去 滋潤 這個 成佛的 正因 還是   105B 05’10”

  這個 佛經 裡面  
就怕   那個 種了 ,你 遲早 會結果的啊
 我們的 往往 拿了 這一個啊,好,弄 錯了,
然後呢 (弄了種了 因啊,然後 到處去 ,不曉得 了個 十萬 八千里,
然後 回來,說 上是 這樣 說的。
現在我們 了解了,諾諾 這個 理路    清楚
 要想  那個 果,
轉了 半天,最後啊 還是 以前的東西 放掉了,重新 開頭;
不但 重新 開頭而且 必須要 把你 以前 錯的 那個 路啊,一一要 淨除 乾淨 不曉得  辛苦 曉得 辛苦

 所以 說一個 簡單的 比喻,
 我們 這裡  正覺寺簡單 你跑下去 幾步路 就這麼 下去了。
欸!! 現在啊 那邊 ,翻 乃至於呀  過了,  美洲轉了半天,然後  轉到 正覺寺,他說:「我 到了。」
 ,當 到了,你願意  這個 路嗎105B 06’12”

  啊  這種事情,我們在 這個地方啊 的的確確  認識得  清楚;
  不具足不談
 所以 關於 這一點哪,我們 不是  一切人。
如果他 條件 不具足
 只有 告訴 哎呀,你看見  佛啊,跑得去 拜拜 也好
乃至於 土地  菩薩,啊 城隍 也是 菩薩不錯呀!!
   兩個  認得了, 
 我們 一定要 分得 清楚,它的   什麼。

現在我們 具足了 這個  居然 這個直路 不走,還要 這麼   圈子這一點 ,是 務必 應該呀 分別得 清清 楚楚
 所以我們  ,以及 本論   地方 就在 這裡,
否則 你看 那個  的話,你一定 會說:「欸!  不是 這樣 說嗎?
好囉,反正  種下個 種子,然後呢 隨便 怎麼 去搞  可以了。」
對不起,一個   特錯
而這個 錯的結果 呢? 一句話 ---自己 傷害了 自己。
當然 我們 願意105B 07’18”

若爾 何為  圓滿 無錯  因緣 ?】
  喏!,下面  問了: 對了,你  道理  一點  沒有 錯,那麼,什麼 不錯的 根本因?,而且呀 這個 根本因 圓滿的 圓滿 因緣  105B 07’34”

【如《毘盧遮那(ㄋㄨㄛ˙ 現證 菩提 經》云:「秘密主一切種智者,從 大悲根本 ,從 菩提心因 ,以 方便  而至 究竟。」】
  這 三樣東西。
這個  一切 種智啊,這根本  大悲
由於 這個   策發那個 菩提心這個 就是 它的 、因
然後呢  這個 因種啊  要用 種種的 方法
這個方法 一定 正確的 喔,啊 一定是 正確的喔
所以  時時 記牢
十二因緣當中  慢則三世一定是 策發這個 正確的
否則 其他的因緣 你弄上去 的話
採那個 牛角,那個 不是 便,那 方便 
 這樣的 正確 路子,那麼  達到 究竟圓滿 105B 08’28”

【其中 大悲 如前 說!菩提心  世俗、勝義 二菩提心!。】
  啊那麼  菩提心  兩個:世俗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 就是 前面已經說的, 這樣 
勝義菩提心 當這個   時候,在後面  我們。105B 08’47”

【方便者  施等圓滿,是 蓮花戒 大師 說!。】
  這便 就是 六度 萬行(ㄏㄣˊ)
 這個 是,下面 這句話 指出 他的 。下面 有一段 ,很有 意思。105B 09’03”

支那堪布等,於()此道 倒! 別!!,】top
本論 一開頭的時候,曾經哪  這個 錯誤 執著 的時候啊,提出來 這個 支那堪布的事,現在這個地方呢 詳細 說明 一下,這個對我們哪 非常重要、非常 重要。啊 我們以前 曾經說過 普陀山那個 田雞和尚的故事, 就是 這樣,啊 「老僧 腳!一盤!,什麼  沒有 了。」所以  歡喜吃 田雞,啊  有人說他 什麼  沒有了、( 什麼  空掉了,田 不空。實際上 既然 田雞 不空,他  也沒 不但 嘴巴 沒空,他的 貪心  沒有 ,就是 這樣,啊 這個 毛病 就在 這裡。所以 我們現在呀 注意 那個   怎麼  但是 105B 09’53”

(有作是云:)「凡是 分別呀啊,況 惡分別,即 善分別 亦能  繫縛生死,其 所出()  不出 死!。】
  他的這個  說法  什麼啊 :「你 不要什麼  不要 分別,因為 凡是 分別呀 那個 都是啊  不對 的啊,我們要 得到的 分別 所以 現在 分別 的話...... ,啊 不要說 這個 惡分別 可以,就是 善分別 身哪 也在 分別當中 那個 無分別   只要 分別 是啊 繫縛生死 煩惱。所以 ,就 善分別,你 還是  三界當中,不能 跳出 生死。」那個 上面 所說的 錯誤的見解  這樣。他又 舉一個 比喻 來說,說 105B 10’42”

【金索繩索  皆是 繫縛,黑白  俱障虛空,黑白    (都生 痛!(苦,)
  就是啊 不管 什麼 ,普通的繩子  固然 綁住了,金子的、銀子的 也是。「」呢?,不管 黑雲、白雲一樣 障住了 虛空。「狗咬」,不管 黑狗、白狗 都是。所以  怎麼說呀?  說啊  105B 11’06”

(是故唯有 分別住  成佛 ()。】
  你 不要 分別因為 這樣的 關係啊,所以 105B 11’11”

(施戒    未能   如是 了義  愚夫 ,】
  所以  怎麼 說啊?「,這  真正 了解 以後,你 只要 無分別 就行了, 不要 布施、持戒。那一個 是啊  得到 這個 無分別的  那個 愚夫啊,才做 這種事情 的啊。」105B 11’27”

【若已獲得  如是 了義,更修彼行,如  為農,得象  。」】
  所以 假定你 已經 得到這個 無分別 住、無分別了 以後,你居然 還要修 布施、持戒呀,那你 完全錯了,完全錯了。好像 你呀 這個、這個像  皇帝,已經 做了皇帝呀,你  居然 還要去啊  。這 做了皇帝 還要 耕田嗎?,換句話說 做了皇帝 還做  下人的事情。還有呢,如   ---  本來 要去 找象 是從那  找到一個 象的 足跡,然後呢 你去找的,找 那個 現在   已經 找到了,你還  那個 足跡,你   嗎?」這個就是  這個 人哪顛倒  這種 說明 不但 說明 這個啊,105B 12’16”

【和尚於此   八十種 讚歎 無分別   根據 成立,】
  他還  上面 成立喔。喔,這個 怎麼說、這個 怎樣說,ㄥ 這樣。105B 12’26”

【此說 一切  方便 之品,皆非 真實 成佛 之道。毀 破壞 佛教 (藏!,】
  那 就是 主要的 一句話這是說  這一個 人的 錯誤的 見解 哪,他 一切 方便  ---所謂 方便品哪,我們 前面所說的 修佛  兩樣 東西,一個是 圓滿,一個是  圓滿。要 福德圓滿,一定要 行那個 種種方便,那 所謂呀 布施、持戒,六度 萬行。他現在 前面這個人 錯誤 說法,他  只要 證得了 空性,安住 空性上面 一切 圓滿具足,這一些東西  要的啊;這一些東西 不是 真實 成佛 的啊,真實 成佛 的話,這個是 你在 別當中,分別當中  不行。他 前面的 說法,實際上 這是一個 大錯謬。下面 一段 這個辯論 對我們 非常重要、對我們  絕端重要  不是    不要,實際上呢  什麼情況之下,如 才是 理呀,它下面   完整的,所以 我們哪 耐著 一步一步  下去。同時 如果  這個地方  不懂的,你們 就應該 提出來 應該 提出來,那麼  晚上 溫習 的時候 還會 特別! 不清楚 地方啊  把它 一一的  明白105B 13’52”
  啊 因為  上面  這種 說法  方便分 --- 六度 萬行 ,都 不是 真實  的啊   所以 這麼一來 的話 ,如果你 跟著他   的話,就變成 什麼啊  什麼  不要 做了 只要 坐在 這地方的,安住  空性 上面  行了。實際 上呢,成 佛啊  不但  智慧 圓滿哪,還要 福德圓滿。福德圓滿 一定是  那個 世俗的 世俗諦 上面  做的啊現在 根據 他這個 說法 的話壞了 這個世俗諦 的話,完了  不能 成佛105B 14’33”
  說 實際上呢,說我們 中國的禪宗祖師 好像 特別 強調 這一點,是 真的嗎?不是。如果我們   這個 真實的內涵的,往往  誤解。大家 還記得 百丈 大師 說過 一句話:「實際 理地  一塵 不染(或者 一塵 不受),哦 佛事門中 一法  遺。」很清楚。你 慧分 的話 的確  空到 絕端,哦 「實際 理地」,這 勝義諦 當中啊,找不到 一點點 東西,說「大地  寸土」。整個的山河大地 這麼 ,連它的 點點的 地方  你都 找不到,空的欸!但是啊,他 叫「佛事 門中」,佛,在我們 真正行持 世俗諦當中啊 是「一法 不遺」,一樣東西   遺漏,不能 少掉 一點點,說得 很清楚啊 一點點小事情  不能 遺,何況  你要 學的 度萬行哪,這樣。105B 15’36”
  所以  上面說  支那堪布 就是指 中國和尚,實際上  並沒有 真實 了解,就像 剛才 那個 普陀山 那個 田雞和尚 一樣。那 這種事情 太多了,所以  找哇 善知識啊。他 前面 開頭 的時候 告訴我們 --- 善知識 很多人哪,他自己   一點,得到 一點呢 一分 相似 決定」,前面 還記得吧?,  一點點啊,似是而非,你說  不懂嘛,他好像  一點然後 懂得一點 自己 還覺得:,就 這個樣這一種人  跟著 他啊,他 自己 固然哪 是啊  錯了, 跟著 他啊, 注定 也是  錯啦,而 這一點哪,是 太重要太重要105B 16’23”
  啊 實際 上呢,這一點哪 我們 不要 責怪 人家,一定呀 眼前 反省 自己,什麼? 自己的 業力  感!反過來 我們 歡喜喔: 我們 雖然哪,在這個上面呢 業力 感得啊  沒有 完善的 知識 種下了 善根  今天  遇見 這麼 滿 教法總算  這一個 關鍵 所在  是非呀,分別得 清清楚楚這樣。那個時候哈 們哪  責怪 人家,只從 自己 心當中 淨化自己 開始,對了 嘛,對了 嘛。啊 所以 說,如果是 這樣的  所說的 ,他  一切的 這種 世俗 方便分,一天 到晚 安住  這個 無分別 當中,那是 什麼啊? 105B 17’16”

【破   思擇無我  真實義 故,故亦遠離  勝義 道理!。】
  他 面哪  正修  時候,剛開始 道前基礎  修的時候,他 後面緊跟著  破除 此中 邪執」,這是  修行的時候 有很多 錯誤的啊    執著啊,把 基本 的啊 已經  出來了。現在 這個地方  進一步 告訴我們:啊 固然  方便 福德 資糧,你 一定要 觀察 思惟實際上 就是   資糧,你 樣的   那個 觀察   抉擇  空性真義結果 現在 不要 分別了對不起,你 不要 分別的話那個 思惟 觀察  這個 整個的 一刀 兩斷。這個  唯一的  煩惱積聚 德的 唯一的 一個 工具寶貝,你 現在 把它 不要了請問:你還能 成什麼?,所以 不要說 這個 便 福德分 由此  整個的 損掉,就   證空性  慧分   不到,所以呀  同樣的  遠離 勝義 道理105B 18’41”
  實際上 我們 仍舊 不妨  禪宗 來說,禪宗的祖師 告訴我們 很清楚的, 有的人哪 得了  定,安住 在這地方的 一動  不動,欸,他說:「錯啦 你這個  」,啊 如果說 大家學過 (或者  禪宗 公案,很 清楚、很 明白,它 絕對 不是啊,死死的 腦筋啊 在那兒  動的。要幹 什麼啊?   什麼啊?   :「嗯?、嗯? 嗯?」,你 它呀這個時候 找的 這個心情  什麼啊?  觀察慧呀,你去 觀察:「嗯? 念佛的  誰?哪一個人 念佛?」 或者「拖 死屍的 誰?」,「這 萬法 歸一,一歸 何處?」, 找那個  什麼啊?  惟嘛 就是 觀察,這個 才是 ,這 清楚、很明白,就是 這樣。這一點哪 我們   清楚。105B 19’37”
  以前的 祖師的 所有的 大德  說得 清清楚楚,記得 大師 當年 這段公案嗎? 他在那兒 坐坐定,哦 坐得 很好,他的老師 跑得 ,說:「你在這兒  什麼呀?」「我在這兒 學佛。」「嗯?」是這樣。這個老師啊 ,啊 讓他 他坐在 那個地方,他 自己 拿了個磚頭 跟它 跟它 磨。然後 馬祖:奇怪,這個人 跑得 磨這個磚頭? 問他:「,磨 磚頭 幹什麼啊?」「我 鏡子。」「什麼?  磨磚頭  鏡子,哪有 這樣的 道理 ?」你說 要拿 造那個 鏡子,用 磚頭 來磨,磨得 成功 嗎?  當然   成功,這個人 怎麼  這麼 荒唐 馬祖 :「你要  鏡子 怎麼 磚頭啊?」,他老師 怎麼講?「嘿,是的 …  鏡子,是 不可以  磚頭 的啊;成佛 啊,不是 坐在那裡 不動的啊。」大家  記得吧?欸,然後呢 給他 ,他 他就 馬上  開悟了,馬上  開悟了。105B 20’41”
  啊 然後呢,我們看看 六祖大師 也有這麼一段公案,當時有一個叫 臥輪禪師那個臥輪禪師 那個定功 非常 ,他自己 覺得 很得意,他 :「臥輪  伎倆,能斷 ,對境  不起,菩提 日日長。」喔唷,那個定功 很好喔,他 沒有分別是啊 他有 伎倆,「我有 本事」。什麼 本事啊?哈,叫「對境  不起,能斷  思想」,把腦筋裡的 雜念哪 通通 把它 斷掉,一  沒有,「能斷  思想」。「對境  不起」,任何 境界 來,心裡 了不 動心然後呢「菩提   長」,啊,一天一天的 增長,一天一天的 增長。要我們 看起來,對呀 結果 六祖 怎麼說啊?,大師 怎麼說啊?  他說:「惠能  伎倆」,這 我啊 ---六祖大師 自稱的,「惠能哪,我  一點本事  沒有,啊 我可 一點 本事  沒有。」他這個 有本事的 人哪,是啊 「能斷 百思想」;他 大師怎麼說?「不斷 百思想」,都 不去 斷它,什麼東西  不去斷它。「對境  數起」, 對著 境界啊,境界 來了嘛,,看見  看見了,聽見 就聽見了。所以 「對境  數起啊」,叫「菩提 作麼 長」,啊 這個菩提 怎麼 增長法呀?欸,那就是 六祖 大師 自己 說他 內證的 經驗,很明白 說在 這個地方。禪宗 可沒 這樣 說喔105B 22’19”
  所以 我們哪  了解啊,禪 不是 容易 好學 的啊。記得 黃蘗,那是 了不起 大師 盛唐  最鼎盛 的時候,他 說過一句話,說:「大唐國裡 不是 無禪,只是 無師。」 現在我們 這一個地方啊,論 禪哪,有修有證 的人哪,嘿,有,多得很呢但是啊夠得上  老師的人,啊 沒有那個 這樣耶  他是 馬祖 門下的 主要的 啊一個大  一員 善知識,  時代,說 換句話說 禪宗  時候,所以 我們 輕易 開口,真不 單哪 一個 地方啊,我們要 解啊,我們現在 影子  沒有啊,自己說 我這個 ,他這個 。哎 我以前 一直 犯這個 毛病,所以 現在 一聽見 哪,就 心肉跳 之感。啊 這個是 千真萬確的 事實啊,那是 隨便 一提,啊 現在 我們哪 繼續 下去105B 23’22”

【任何勝進  終唯 攝於  奢摩他 ,】
  看見 沒有?,說 他這個 心裡面 這樣的話不管你 怎麼  分別,安住 這裡對不起 105B 23’35”

【於此住心  執為 勝道,是 倒見中    ,】
  喔   這個 執為,居然 作為是 的「勝道」,勝道  什麼啊? 殊勝的,超勝的 智慧 把這個  執為  的話那是 大的 大錯誤,倒見當中  差的 一種,倒見當中 最差的 一種。這個 無聞比丘 這個啊 ,以為 得到 四果,所以  時候,欸,謗佛 鼻地獄 這一段 公案,就在 這個地方。所以 前面 也說過了,啊你 、慧呀 一定 分得 清楚,就算 自己 解脫 自己。現在喔 的的確確啊,說 我們哪 這一個地方 實在 分不 清楚啊。不要 一點工夫  沒有的,我上次 跟你們 說過,我 遇見的 有幾個  工夫,然後呢 得力 坐了 一點點哪,乃至於呀 這個 定啊,也只是 根本   得到住心 ,最 欲界 定,啊 然後 或者  超越 一點。那時候 內心 當中啊,就 自然而然 那種 情況啊,先 是啊 眼前的 境界啊,像 如雲 如煙 那樣的啊 慢慢的,慢慢、慢慢的 乃至於 身體  消失 掉了,,他 自己的 見到 空性 了。啊 那是 根本  沒有 得到。所以 這個 沒有 完整的 教授啊,憑自己  看一點書 摸索 的話,實在 危險、實在 危險哪。現在 我們哪 繼續  105B 25’17”

蓮花戒 大菩薩   淨教理    破除,宏揚如來  所愛 道!。】
  關於 這一件 事情 這個 西 佛教 整個過程當中 就是 大事情。當年 這個、這個 支那和尚,就是  這個 和尚啊,是  文成公主 一起 去的。的的確確 也帶了 很多  ,可是  那個 本身 錯誤,很多人 跟他 於是啊 大家都是 走上 一條 啦。啊 那時候 好在 這個 蓮花戒 這一位  菩薩,他就是 靜命 祖師的、靜命菩薩 一位 弟子,是 一個 了不起  成就者結果 兩個人 辯論結果  把他 把他 這一個 錯誤的見解哪   毀掉 了。破毀掉了,後來 那個 哦漢地的和尚  掉了,就 跑掉儘管 如此啊105B 26’15”

【然由 (聖教聖教  將近 隱沒,能以 了義  無垢教理,判決 正道  圓滿扼要,諸善士夫  亦盡 亡!。】
  但是 現在 由於 那個啊 正法呀 慢慢、慢慢的 隱沒 啦!,所以 能夠  完整   錯誤的 道理,來 說明  滿 綱要 那一些 人哪,也 漸漸、漸漸  消失 啦! --- 個是  善知識105B 26’51”

【又諸有情  多是薄福,雖於正法  略有 信仰,然其慧力  最極 (ㄌㄟˊ),故現 仍有  輕毀 行品  持戒 等事,於修道時  棄捨 此等,宛如 和尚  所教  ()信哪。】
  另外 一方面,善知識 慢慢的 隱沒了,修學的  ---  福薄 ,啊 雖然哪  正法 還有 一點 信仰信仰 有的,但是啊 智慧呀 畢竟哪 太差,不  正確的,如理 了解啊 正確的 內容,所以 很容易呀 輕視,乃至於啊  這些 當然 毀謗 行品 持戒 固然  可以反過來 你毀謗智慧  不可以不管 哪一個。從 這地方 我們現在  曉得了,到 末法 時候 啊,這種情況  越來 越嚴重,越來 越嚴重。你  毀謗了,修道的時候  不要 啦,不要了嘛 就像 上面所說 那個 和尚 說的。105B 28’05”

  所以 這一種 情況啊,現在呀 我覺得 發現 最嚴重的  日本 這個事情 真是啊,你  不能 像啊。啊 譬如 說啊 教的本來   弘教的,講得 常圓滿。它 現在 到了日本 變成功 什麼啊 ,最究竟圓滿的 《妙法 蓮華 ,所以   那個時候啊,就 只要  幾個字:「南(ㄋㄚ)(ㄇㄛ)《妙法 蓮華 。」好囉好囉  其它的  不要了  都是 這樣的那麼  的呢?  也有  土真宗我們 至少 還要 一個 佛啊,他這個啊  只要 一個「  夠囉連它 那個 個字啊  乃至於 四個    實、實、實、實,實在是啊 真是 糟糕啊,就  弄法。啊 結果 慢慢 變出來  那些 人,  ,哦 講了半天哪,然後呢 總歸呀 :教本身哪    當然  理性 可是 不幸的 那個 理性化 俗的 概念  。譬如說 佛講 很多 神通 處處 地方 :「這個 不合 理性這是 那一個 時候   所以  他們 這樣。」,他 始終  什麼   概念哪覺得   所以 這一點哪 說起來 真是 可憐,前面已經 舉了  例子105B 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