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P248L07-P250L03 | P250L03-P252L01-學菩薩行
原文:P248
【又有一類 除 不 毀謗 方便而外,見解道理 許 和尚 說 而為 善哉。】【又有餘者 棄捨 觀慧,全 不 思惟,意許 和尚 修法 為善。】【此等之道,全未接近 修空 方所。】【縱許修空,然若 說云:「已得 無倒 空性之義,無謬 修習,有 修證 者,唯當 修空,不當更修 世俗 行品。」或說:「行品 不須執為 中心,多門 修 習。」亦與 一切聖教 相違,唯是 違越 正理 之道!。】
【以諸 大乘 人 所應 成辦,是為 無住 大般 涅槃。】【其能 不住 生死 者,是由覺悟 真實義 慧,】【依 勝義 道次 甚深之道,智慧資糧 智慧支分 之所 成辦 故。】【不住 寂靜 般涅槃 者,是由 了悟 盡所有 慧,俗諦道次 廣大之道,福德資糧 方便支分 之所 成辦 (故)。】【如《祕密不可思議經》云:「智慧P249資糧者,謂能斷除一切 煩惱啊。】【福德資糧 者,謂 能 長養 一切 有情。】【世尊,以是 因緣,菩薩摩訶薩 當勤 修(習) 福智 資糧。」】【《聖 虛空 庫 經》云:「由 慧智故 而能 徧捨 一切 煩惱。】【而由 方便 智故啊 (而) 能 不捨 一切 有情。」】【《聖解 深密經》云:「我終 不說 一向 棄背 利益 眾生事 者,一向 棄背 發起 諸行 所作 者,能得 無上(正等)菩提。」】【《無垢稱經》云:】【「何為菩薩 繫縛 解脫呀,】【若無 方便 攝取 三有 是為 菩薩 繫縛,】【若以 方便 趣向 三有啊 那 就 對了,是為 解脫。】【若無 智慧 攝取 三有,是為 菩薩 繫縛。】【若以智慧 趣向三有,是為 解脫。】【方便 未攝 慧 為 繫縛,】【方便所攝 慧 那 是 解 脫。】【慧所 未攝 方便 為 縛,慧 攝 方便 是為 解脫。」】【如是 廣 說!。】【是故欲得 佛果啊,於 修道時 須依 方便 智慧 二分,離則 不成!。】【《伽耶經》云:「諸菩薩道 略有二種,何等為二,謂 方便智慧。」】【《祥勝初品》云:「般若波羅蜜多者 是母,善巧方便者 是父。」】【《迦葉請問經》云:「迦葉,譬如 大臣,所保國王 則能成辦 一切所作,如是菩薩 所有智慧,若由方便 之所攝持,能作一切 諸佛事業。」】【故當修習 完具施等 一切方便,具一切種 最勝空性。】【僅以單空,於大乘道 全無 進趣啊。】【(《寶頂經》云:「應披慈甲 住大悲處,引發 具一切種 最勝空性 而修靜慮。) 何等名為 具一切種 最勝 空性 耶啊?】【謂 不離 布施,不離 持戒,不離 忍辱,不離 精進,不離 靜慮,不離 智慧,不離 方便。」】【如經 廣說。】【《上 續 論》中 釋 此義 云:啊「此! P250諸能 畫者,謂 施戒 忍等,具 一切 種勝,空性 為 王像。」】【謂 如有 一 善能 畫 首,不善 畫 餘,有知 畫手 不知 餘等,集 多 畫師 畫 一 王像,若缺 一師 亦不 圓滿。國王 像者 譬如 空性,諸 畫師者 譬如 施等。施等方便 若有 缺少,則同! 缺頭 殘手 等 像。】106B
【又若 執謂 唯應 修空 餘 不應 修,世尊 親為敵者 而善 斥破(斥),】【謂若 果爾,則 菩薩時 多劫 行 施,護 尸羅 等,悉成 壞 慧 未解 了義!。】【《攝 研經》云:】【「彌勒,若諸菩薩 為欲成辦 正等 菩提,修行六種 波羅蜜多。】【然諸 愚人 作 如是 說啊,菩薩 唯應 修學 般若 波羅蜜多,何須 諸 餘 波羅蜜多呀。】【此是 思惟,破壞 諸餘 波羅蜜多。】【無能勝,】【此 作 何思。前為 迦希王 時,為 救鴿 故 啊 自 肉 施 鷹,豈 (慧) 壞 慧耶?】【彌勒 白言,不也 世尊。】【世尊 告曰,彌勒,我昔 修行 菩薩 行 時,修集 六種 波羅蜜多 相應 善根,是諸善根 有! 損 我耶?】【(彌勒白言,) 不也 世尊。】【世尊 告曰,無能勝,汝亦 曾於 六十劫中 正修 布施 波羅蜜多,六十劫中 正修 尸羅 波羅蜜多,六十劫中 正修 忍辱 波羅蜜多,六十劫中 正修 精進 波羅蜜多,六十劫中 正修 靜慮 波羅蜜多,六十劫中 正修 般若 波羅蜜多。】【彼諸愚人 作如是 言(說),唯以 一法 而證 菩提,謂以 空法。此等未能 清淨 諸行 啊。」】【故若 說云,有 空解者 不須勵力 修 方便分,是 謗!! 大師 昔 本生 事,是為 (是) 未解 了義 之時。】【設作是念,由種種 門 修 施等 行,是未(獲)得 P251堅固 空 解,若有 空解 即此 便足,是 大 邪見。】【此若 是 實,則已獲得 無分別智,證 勝義諦 大地 菩薩,及 諸 特於 無分別智 獲得自在 八地菩薩 不須 修行,然 此 非理!。】【《十地經》中 說呀:「於十地 中啊 雖 各各地,於 (施等 (行) 分別) 施等行 別別 增上,然於 餘行哪 非 不 修行喔。」】【故 一一 地中 (說) 皆說 要修 六度 或 修 十度,此等經義,無能勝 尊 龍猛 無著,皆 如是 解釋,定 不可 作 餘義 解釋(故)。】
【特 八地 位】【滅盡 一切煩惱,以及 安住 寂滅 一切戲論 勝義之時,】【諸佛於彼 作是 勸云!:】【「唯此 空解 不能 成 佛啊,】【聲聞 獨覺,亦皆得此 無分別啊 (故)。】【當 觀 我身 及 智土 等,此 無量 功德,我之力等 汝亦 非有,故當 精進 啊。】【(又當思惟),未能 寂靜(寂) 諸 有情 類 種種 煩惱 之所 逼惱,】【亦復 不應 棄捨 此忍。」】【尚需 修學 菩薩 諸行啊。】【得 少 三昧 便生 喜 足,棄捨 餘 德,誠為 智者 所 輕 笑 處。】【如《十地 經》云:「佛子,若有 菩薩 安住 菩薩 此 不動地,諸佛 世尊 於此 安住 法門 之流啊,發 宿 願力,為 令 善修 如來智慧,作是 教言,】【善男子 善哉 善哉,】【當 隨 證悟 一切佛法啊,此雖 亦是 勝義 法忍,】【然 汝啊】【是 讓 尚無 我之 十力 及 無畏 等 圓滿 佛法 呀。】【為 徧求 此 圓滿佛法故,當發 精進哪,亦不 應 捨 此 法忍 門。】【善男子,汝 雖得此 寂靜(寂)解脫,當思 此諸 異生 凡夫 未能 寂靜(寂),起 種種 惑 種種 損惱 啊。】【又善男子 當念 宿願,饒益有情,不可思議 智慧之門 哪。】【又 善男子,此乃 諸法 法性,】【隨諸 如來 出 不 出世,然此法P252界 恆常 安住,謂 一切法 空性,一切法 不 可得 性。】
解說:106A 00’00”
[可憐,前面已經 舉了 很多的 例子。] 106A 00’05”
像 我們目前 科學家,就是說 提 那個口號 一點 都 沒錯啊,要 理性 化,你要 親自 見到,經過 驗證。可 這個地方 有一個 非常現實的 問題,你要 確定它的 存在,是,要 經過 見到、驗證;但是 沒有 你 經過 驗證的 事情,你 不能 肯定它 不存在,對不對?,因為 你沒 驗證嘛。現在 他們 犯了什麼呢?,犯了 什麼 毛病啊? 沒有 驗證的 事情哪,明明 是他 見不到,他 卻是 用他 有限的理性啊 一筆 抹殺…,一筆 抹殺,就是 這個 毛病。啊 所以 說:「我 是 人,所以 人人 是 我。」 你們呢? 妖魔 鬼怪,都 變得 這樣子,這 一句 話,這個 是 真正 糟糕,結果 到了 佛法 啊,說他 這個 文字 上面,也 對呀,沒錯啊,但是呢 意義上面哪,完全 錯到 十萬 八千里 以外。啊 這是 隨便 一提 啊,做為 我們 自己的 警策,啊 我們 也 不必 去 衡量人家 是非,啊 只是 這個 警策了 以後 啊,我們自己 努力。106A 01’25”
反過來,剛才說過了,正因為 如此啊,現在 在 末法的 時候,我們能夠 如理去 做 的話,也 產生 無比的 功德。也又 靠著 這麼 一點力量啊,使得那個 正法,多多少少啊 能夠啊 再 多延 一些 時候,多使 一切 有情哪 得到 好處。那 換句話 說,我們的 福德、智慧 也從 這 一個地方 增長,我們都 還要 感謝他們咧,啊 還要 感謝他們…。哦! 下面 繼續,106A 02’00”
【又有一類 除 不 毀謗 方便而外,見解道理 許 和尚 說 而為 善哉。】
另外一種 比較 好,啊 他 毀謗 倒 不毀謗,但是 呢,他 以為說:啊,這個人 講得 對的啊。106A 02’14”
【又有餘者 棄捨 觀慧,全 不 思惟,意許 和尚 修法 為善。】
又有 一個 呢,他 不要 觀察 慧,啊 這是 不思惟,但 心裡面 就:「啊,如如 不動了」 說,就是 這樣。實際上呢,都在 無明當中,真正 如如不動,破了無明 它 本身就 沒有 可動之處,絕對 不是我們 凡夫上面,說 你在 大無明當中 叫 如如 不動啊,這個。106A 02’40”
【此等之道,全未接近 修空 方所。】
啊 這 前面 所說 的啊,他 根本 不了解 修學 那個 勝義 應該 怎麼 辦。啊 不了解 才是 怎麼樣 啊? 106A 02’52”
【縱許修空,然若 說云:「已得 無倒 空性之義,無謬 修習,有 修證 者,唯當 修空,不當更修 世俗 行品。」或說:「行品 不須執為 中心,多門 修 習。」亦與 一切聖教 相違,唯是 違越 (正理) 正理 之道!。】
啊 再 進一步,縱然 許! 修空,有 一個人 說:修 的啊。但是呢 說:像 這樣 修了,就算 已經 得到了 正確 完整的 啊 修 法,就 只要 修 這個!!,不要 再學 其它的 世俗的 行品;換句話 說,除了 智慧 以外,不要 再 依照那個 方便 品。啊 或者 說:雖然 要!!,不要 把它 作為、執為 中心。因為 實際上 真正 修學 佛法的,佛法的 上首 是 方便,前面 說過啦。佛法的 上首 是 什麼 啊? 菩提 心,這個 是 重要 的啊;然後呢,智慧 呀,此 是個 母等的 助緣,這個地方 我們要 了解。他 現在 反 過來了,反過來,乃至於 完全 不要 它了,所以 這個啊,跟 真正的 完整的 正教 相 違背的,錯 了。106A 04’12”
請翻到 二百 四十八頁…。那麼 昨天 談起啊,哦 有的人 不 善解 空性,啊 產生了 誤會,這個 下面 一段的,這一段的 非常 重要、非常重要。啊 在 我們現在,目前哪 如果 這個概念 辨 不清楚 的話,啊 辨 不清楚 的話,產生了 流弊 非常 大。平常我們 常常說的 空、空、空,然後 該空的 不空,不該空的 都 空 掉了,就是 啊對 這一點的 一個 誤解,對 這一點的 誤解。那麼,不但是啊 說 我們 剛開始的 初機,對 這個概念 不 了解,就是 很多啊,所有 修行的 人哪,往往 也在 這個 啊概念上面哪 產生了 一個 誤 解。106A 05’16”
啊 在我們國內 有幾本經 特別流行 的啊,啊 譬如《金剛經》,那是 的確 非常 了不起的 一本 大乘經典,哦 對 這個《金剛經》的 經義呀,如果 你沒有 深刻 正確的 了解 的話,往往 也就 產生了 這個 流弊。啊 流弊 再 厲害 一點 的,那 根本 沒有辦法, 不要跑到 哪裡去了。就是 剛才 說的,執 空啊,啊 然後呢 無藥 可救,這是 一種。其次 一類 的話呢,因為 空了 不善巧,所以 墮落 小乘,墮落 小乘。那麼 現在 下面 那一段 哪,就是 正確的 辨別 這一點,啊 所以 到 那時候 我們會 引 《金剛經》上 說的,你 了解了 下面 這一段,回過 頭去 再 一看《金剛經》,那麼《金剛經》上面的 空理 就 非常清楚、非常 明白。現在 我們 看: 哦 106A 06’22”
【以諸 大乘 人 所應 成辦,是為 無住 大般 涅槃。】
那 就是 我們 大乘人 應該 成就的,它這個涅槃 叫 無住的 大般 涅槃。小乘 所證的 兩個啊,一個叫 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這是他 證得了 聖果 以後,啊 斷盡了 這個啊 見思 煩惱 以後,三界 以內的 煩惱 都 斷掉了,但是呢,他 那個 身體啊 --- 就 以前 宿業 所 感 得的 這個 餘報,這 身體 還 在,那個時候 叫 「有餘 依」,啊 雖然已經 證得 涅槃了。一直等到 那個 身體啊 消失掉了,換句話,這個身體 拿我們世間 來說 「死掉了」,那個時候 叫 「無餘 依 涅槃」,那個時候 就是 安住在 空性 當中,他,我們平常的 所謂 叫 「沈空 滯寂」,好囉,不能動了…。佛 不是,涅槃了,但是呢,並沒有 沈滯 在 這 空 當中,正因為 他 涅槃 了,所以 (廣) 在無量 無邊 世間,盡法界、虛空界的,廣行 一切 諸佛的 大事,這個 是 兩個 有 絕大的 差別。啊 那麼,下面就 說明 這個 道理。第一個 呢,進入 涅槃 的 人哪,他都 能夠 不在 生死當中,所以 說:106A 08’13”
【其能 不住 生死 者,是由覺悟 真實義 慧,】
所以能夠 不在 生死當中 流轉,是 為什麼? 是 對於 這個 真實義 就是 勝義諦 能夠 認識。啊 這個 怎麼能 成就的呢? 106A 08’31”
【依 勝義 道次 甚深之道,智慧資糧 智慧支分 之所 成辦 故。】
這個 就是 佛的 二足尊當中的 慧足,那個 是 依 勝義諦 這一個 次第,啊 智慧資糧 圓滿了。所以呀,在 福、智 兩支當中 是屬於 智慧 資糧,這一個 成就了,所以 他 能夠啊 不 淪落 在 生死 當中。那麼 佛 呢,不但 不淪落 在 生死當中,而且也 不 沈滯 在 涅槃當中;不像 二乘 果!,他 進了 無餘依 涅槃,沈空 滯寂,就 沈在那個 涅槃的 哦 空寂 當中,他 不能 動的啊;佛! 不是,能動 的啊,他 不 沈住 在 這個 寂靜涅槃。這 為 什麼呢?下面 說: 106A 09’35”
【不住 寂靜 般涅槃 者,是由 了悟 盡所有 慧,俗諦道次 廣大之道,福德資糧 方便支分 之所 成辦 (故)。】
那 由於 了解了 那個 「盡 所有 慧」,那麼 平常那個 盡 所有 慧啊,這是 唯識法相的 名詞,它有一個 專門的 解釋。啊 我前面 已經 說過了,我 不用 法相名詞的 解釋,因為 大家 並沒有啊 哦 (教) 按照 教理啊 很深入的 認識過,所以 我們 不妨 用 一般 我們 常用的 名詞,所謂 天台講的 「俗 諦」,或者 說 「道種 智」,這個概念 更容易 清楚,更清楚 啊。關於 真實的 這個啊,說 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智慧的 特質 等等,一直等到 最後 講到 毘缽 舍那(ㄋㄨㄛ˙) 那一部分,那個時候 才會 講 智慧的 特質。平常我們 講 智慧,是 有一個 它 特定的,不是 像我們 以前 所講,以前 那個 都是啊 方便的 引發我們 眼前 了解的,啊 乃至於 說 聞、思、修 相應的,啊 這個都是 方便的 說法。它 真正的 這個 智慧的 特質,一直到 最後 那個 毘缽舍那 那個時候,那個啊 都 是啊 按照著 這個 法相的 名詞,才 完完整整的 解釋,這一點 我們要 了解 啊。106A 11’08”
那麼 換句話說 呢,這個是 什麼啊? 就是 俗諦,啊 天台 說起來 叫 「道 種 智」。那個 道種智啊,就是 世間的 萬事 萬物 啊 無所 不通,這樣;不是 像 聲聞、緣覺 一樣,證得了 空性,他 其他的 就 不管 了,安住 在 這個 裡頭。而 這個 是 什麼呢? 這個 是啊 廣大道,這個就是 福德資糧,這個 是 說 兩個 --- 啊 明、行 當中,屬於 行足;另外 一個名字 叫 方便 支,由 這一支 所 成辦 的。所以 這兩個 具足了,所以 他 能夠 在 生死當中 而 不受 生死的 支配,這樣。他雖然 跳出 生死,卻在 生死輪迴當中 來 濟度我們,這個 是 佛,這個 才是 大乘人 所 應該 辦的,一開始 那個 定義 我們應該 了解。那麼,下面 就 引 經。106A 12’15”
【如《祕密不可思議經》云:「智慧資糧者,謂能斷除一切 煩惱啊。】
就是 這個。因為 煩惱 就是 淪落 生死的 根本,啊 這一個 是啊 用 智慧 資糧 來 斷除 的。所以我們 平常我們前面 講 慧,說 聞、思、修,特別指出 這個 所謂 聞慧、思慧、修慧 的 特質,針對 煩惱 而 言!,我們要 了解 這一點。可是,關於 這個 三方面的 特質呢,在 什麼地方,後面 再 解釋…,嘖 啊 這樣。那麼 下面: 106A 12’57”
【福德資糧 者,謂 能 長養 一切 有情。】
喔 這樣,它 福德資糧是 什麼呢? 他 不但 自己解決,而且 能夠啊 幫助 一切 有情,同樣的 解決 這個問題…。106A 13’12”
【世尊,以是 因緣,菩薩摩訶薩 當勤 修(習) 福智 資糧。」】
所以啊 這個地方啊,菩薩 要修 的啊,努力 精勤 兩樣東西,一個是! 福德 資糧,一個是 智慧 資糧。所以 平常我們 說「悲、智 雙運」,成就的 果! 是 明!、行! 二 足,是啊 所以 叫 「二 足 尊」…。我們 引很多 下面的 經,一一個 經,你看,換句話 說,廣引 諸經 說明 這個 道理。下 面:106A 13’55”
【《聖 虛空 庫 經》云:「由 慧智故 而能 徧捨 一切 煩惱。】
由於 智慧、智慧 甚深 道次,所以 一切的煩惱啊 都 徹底的 解決。106A 14’10”
【而由 方便 智故啊 (而) 能 不捨 一切 有情。」】
欸,他 另外 就 「方便 智」啊,雖然 煩惱 捨掉了,但是 跟你 有情、濟度 有情 而 在 三界當中啊,他 卻是啊 了無掛礙。欸 又 下面:106A 14’30”
【《聖解 深密經》云:「我終 不說 一向 棄背 利益 眾生事 者,一向 棄背 發起 諸行 所作 者,能得 無上(正等)菩提。」】
啊 他是 反顯,佛 自己 說:我 絕 不會,我 從來 不會 說,違背 利益眾生,一直違背 利益眾生 --- 換句話 說,不 利益眾生的 那些人哪,他 不可能 成 無上菩提。嘖 他 為了 要 利益 一切 眾生哪,所以 要 廣發 種種 方便 大行。所以 不利益眾 生,不去 利益 發......,又 為了、為了 利益眾生 而 發起 廣大 諸行,這種!行者、哦 背棄了 這種 行者,這一種 人呢 還是 不能 成功 無上菩提。佛 絕不會 說,所以「我終 不說」,指 這一個…。啊 這是 反顯,換句話 說,大乘行者啊,絕對是 為了 利益眾生 要 廣行 諸行。所以 菩薩 剛開始 正學的 叫「道 種 智」,他 不是 先 從 空性上面 下手 的啊,而 是從 布施、持戒 這麼 一步 一步 深入的啊。 106A 16’00”
【《無垢稱經》云:】
《無垢稱經》哪 就是《維摩詰 經》,啊《維摩詰 經》。我們 奘大師,玄奘大師 譯的 時候啊 就 稱它 為《無垢 稱經》,啊 同樣 一個啊。經上 說: 106A 16’15”
【「何為菩薩 繫縛 解脫呀,】
它 那個上面 說:什麼是 菩薩 做 對了,那是 叫「解脫」;什麼是 菩薩 做 錯了,「繫縛」。他 雖然 想! 行 菩薩行,可是 有 錯、有 對。那麼 下面: 106A 16’35”
【若無 方便 攝取 三有 是為 菩薩 繫縛,】
菩薩是 正要 在 三有 當中 攝取 一切有情,他 現在 沒有 正確的 方法,在 三有 當中 攝取 一切有情 的話,那個菩薩 做 錯了,所以 等於 被綁住 一樣。106A 16’55”
【若以 方便 趣向 三有啊 那 就 對了,是為 解脫。】
有 正確方法 的啊…。反過來,智慧呢? 106A 17’06”
【若無 智慧 攝取 三有,是為 菩薩 繫縛。】
那麼 上面說,好了,你用 方法 去 攝取三有,在三有當中啊 去 幫人家 忙。結果啊,他 固然 目的是 好的啊,為了 幫 別人 忙,結果啊 幫了半天 是 越幫 越忙,啊 自己也 不能 解決啊,是 別人哪 同樣的啊 互相 沈淪 在 這個裡邊,這個 不行,這個 不行。所以啊,在 三有當中 還要有 什麼呢? 要有 智慧。所以 說,若無 智慧 去攝取 這個三有的話,那 菩薩是 做 錯了,他被 被綁住了。106A 17’44”
【若以智慧 趣向三有,是為 解脫。】
有智慧 那就 對了。那麼 這 兩者當中怎麼 辦呢?,這麼地 怎麼 辦呢?,你要去 攝取 三有啊,又 難免哪 纏在 一塊兒 沈淪;是啊,你 不要 沈淪嘛,啊 難免哪 你又 沈在這個 空 當中,又 不能 動。所以 下面 說,106A 18’08”
【方便 未攝 慧 為 繫縛,】
欸,這個 智慧呀,要 用 方便來 攝持 的。所以呀,如果說 這個智慧 不用 方便 去攝持 的話,那麼 對不起,這一個 慧 是 錯的,被 綁住了。換句話 說 被 慧 所 綁住,那個 結果是 什麼? 就像 二乘 行者 一樣,他 證得了 空性 以後啊,但是啊 綁在 那個 空 裡邊,就 沈空 滯寂,他 沒有 方法,不能 從那個空當中 跳出來 廣行 種種 利生事業,就是 這樣…。下面,106A 18’51”
【方便所攝 慧 那 是 解 脫。】
有 方便 所攝持的 這個 智慧,這個 就 對了。啊 那個是 說 智慧 要怎麼 運用,要用 方便 來 攝持,不能 缺少 方便 攝持,這個 不 可以。反過來,智慧 如何 呢? 106A 19’15”
【慧所 未攝 方便 為 縛,慧 攝 方便 是為 解脫。」】
喔!,你 行 方便 也是 如此。這個 方便 一定要 用 智慧 去 攝持 的,否則的話 雖然 你 行 方便哪,你 沒有 智慧,自己呀 也啊 滾在 裡頭。平常,所以我們 常常 說 「愛見 大悲」、「愛見 大悲」的 原因 是 什麼?,雖然 你覺得 你有 悲心,可是啊 你這個悲心哪 跟 無明 相應的。是啊,愛!、見 這兩樣東西啊 無明相應的,雖然 你有 大悲 沒有 用。哦 世間 每一個 母親,都是......,這 世間的 量則 來說、量則 來說 最慈悲的,但是 她 嗯 沒有 智慧 ---不要說 佛法的 智慧,佛法的智慧 有 它的 特質的喔,不是 我們平常的 聰明 才智喔 --- 連他 世間的 一點點 辨別的 能力,都 不如 一般 正常人,所以 我們稱它為 叫「溺愛」。溺愛是 愛 他呀,恰恰啊 弄 反了(ㄌㄧㄠ˙),(把他啊 沈) 把他啊 沈淪、使他 沈淪,這個 不可以,這樣。106A 20’31”
所以 我們現在 有 很多人 說:「哎呀 我要 行 菩薩 道。」心 好 的啊,但是 那個 心 能 不能 圓滿? 不要說 圓滿,能 不能 具體的 實行,還要 看你 有沒有 智慧。反過來 說,你要 行的 時候,你 必須 沒有煩惱 夾雜。現在我們 渾身 煩惱 在 這個 地方,然後呢 自己 說 啊要去啊 幫助 別人;不是 幫助 別人哪,是 越幫 越忙啊,這個 我們必定要 了解的啊,啊 這樣。嘖 所以,這個 方便 要 慧 來 攝持 的啊,沒有 慧來 攝持 的話,沒有 慧來 輔助 的話,錯了。有慧 來 輔助 的話,那個 才是 解脫,啊 這個 解脫,那就 是啊 大乘 行者 。106A 21’23”
【如是 廣 說!。】
這個地方 直 引,啊 這個 實際上的 這個 經上面哪,非常 詳細的 說明 這個 道理。 106A 21’32”
【是故欲得 佛果啊,於 修道時 須依 方便 智慧 二分,離則 不成!。】
所以 我們要 得到 圓滿的 佛果 的話,這兩樣東西呀 都 要 學。而且 這 兩樣東西呀,要 互相 配合,啊 這樣 才 可以。說 前面說,方便 攝持的 慧,慧 攝持的 方便,不是 你 是你、我 是我。哦 常常 我們說 鋼筋、水泥,鋼筋擺在 那裡,水泥 擺在 一邊,沒有 用,啊 鋼筋 欸! 需要 跟那個 水泥 配合得 恰到好處,啊 樣樣 東西 都是 如此。下面 又說:106A 22’16”
【《伽耶經》云:「諸菩薩道 略有二種,何等為二,謂 方便智慧。」】
啊,也是 一樣。22’25”
【《祥勝初品》云:「般若波羅蜜多者 是母,善巧方便者 是父。」】
這兩樣東西,一個是智慧 是母,方便 是父。父母具足啊,那麼自然而然哪 就有 生子、家庭,種種的這家庭的事業 由此而來。生那個(父、)子,哦 就是說 佛法的事業,由此而來。22’49”
【《迦葉請問經》云:「迦葉,譬如 大臣,所保國王 則能成辦 一切所作,如是菩薩 所有智慧,若由方便 之所攝持,能作一切 諸佛事業。」】
都是說 這個道理。23’04”
【故當修習 完具施等 一切方便,具一切種 最勝空性。】
所以我們真的 修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這一個 是啊 要 具足 所有方便的,「施等!」,這個等字 就是 含攝;換句話 說 六度 萬行,以它的 綱領來說 就是 六度,以它的 細目來說 包括了 一切。啊 以 這一個的 什麼?一切種的 最勝 空性,再 這樣的 去 修。23’40”
【僅以單空,於大乘道 全無 進趣啊。】
單單學空啊,那個 對不起,對大乘道 是 一點 關係 都 沒有。啊 小乘 ---是的呀,小乘 是的 沒有錯,這個概念啊 我們一定要 弄得 非常清楚,啊 在 下面 詳細 辨明 這一點,詳細 辨明 這一點。諸位 如果說,啊 尤其是 初來的 同學們,容或 對 這個概念 不清楚的,那麼,至少 你今天 記住:將來 等到你 條件夠了,這一個 地方 啊,這一個 地方啊 一定要 細細的 辨明,然後 到 那個 時候,你 才能夠 深一步啊 學 空,這個時候 才 好,才 好。否則的話,一定 是啊 一番好心 就 走上了 錯路,走上 岔路。106A 24’37”
【(《寶頂經》云:「應披慈甲 住大悲處,引發 具一切種 最勝空性 而修靜慮。) 何等名為 具一切種 最勝 空性 耶啊?】
那麼 上面 說,要 修的 時候,啊 修 具 一切種的 最 殊勝的 空性,這個 才是;而 不是 偏空,這個 偏空 沒有 具 一切種的啊。那 下面 說:160A 24’58”
【謂 不離 布施,不離 持戒,不離 忍辱,不離 精進,不離 靜慮,不離 智慧,不離 方便。」】
所以,必定要 不 離開 所有的 那些,這樣的 修。106A 25’11”
【如經 廣說。】
經上說得很明白,《寶頂經》。啊 實際上 平常我們 剛才說的,《金剛經》啊 就是 解......最 重要的。其實《金剛經》上 怎麼 說欸? 它 說得 很清楚 啊,佛對須菩提 說欸:「菩薩 應 無所 住!!,行於 布施。」他告訴我們 應 無所住 而行布施喔,他 並沒有 說 應無所住,就 停在那裡 不動喔。啊 然後呢,下面又 詳細的 說明,所謂「不 住色,不住 聲 香 味 觸等,行於 布施。」這個,說到 下面的時候,我們 再 溫習 一下 就 很! 清楚 明白 了。要 不然 我們就會 了解、曲解了《金剛經》 義,結果 最上乘 的 一個 法門,弄到我們的手上 扭曲了,完全 弄錯,啊 既 自己 損害 也! 損害了 佛法。繼續下去,「如經 廣說」。26’23”
【《上 續 論》中 釋 此義 云:啊「此! 諸能 畫者,謂 施戒 忍等,具 一切 種勝,空性 為 王像。」】
下面 就 解釋。26’39”
【謂 如有 一 善能 畫 首,不善 畫 餘,有知 畫手 不知 餘等,集 多 畫師 畫 一 王像,若缺 一師 亦不 圓滿。國王 像者 譬如 空性,諸 畫師者 譬如 施等。施等方便 若有 缺少,則同! 缺頭 殘手 等 像。】
這個解釋。就像一個、有一個人哪,畫那個 頭哇,啊 畫得 惟妙 惟肖,其他的 不會;有的 人的 畫手!,哦 各有 各的 特長。那麼 把 那些人 集在一塊兒的話,畫出來 一個,啊 莊嚴的 國王 像,如果 缺掉 一樣東西的話 就 不行。那 國王像呢,就 譬如 空性;那麼 畫師呢,這個 畫 圖畫的人 譬如 布施。這個 意思 就是說,你 必定要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平常我們說 六度;實際上呢,下面就 十度,還要 方便、願、智、力,啊 圓滿 這樣 東西。它 每一樣 東西呀 有它的 真實的 內涵,特別 重要 的啊。你把 這個 所有的 做 圓滿了,那個時候哈 這個 最勝的 空性,那個 空性 就是 國王 像。106A 28’05”
所以 我們哪,用那個 圖畫 那個比喻啊 倒 非常好。譬如 我們在 黑板上面 去 畫,畫的 時候啊,黑板上面 本來 沒有 什麼,空空 如也。然後呢,你拿 粉筆灰 東 勾一勾,畫一個 輪廓 出來,要 畫得 的的確確 並 不是 畫 什麼,可 是啊,那個 時候 寫一個什麼 彎彎扭扭的 像個「3」字 一樣,這個叫 耳朵,那個地方 畫一個東西 叫 鼻子,那個地方 畫一個 圓圈 像雞蛋殼一樣 叫 臉,最後呢 配 起來,欸,那個 國王的 那個面孔 在 這 像,起 來了。是啊 你說 畫上去的 粉筆,就 (不) 的的確確 不是那個 像。然後呢,那個 本來那個,原來那個黑板 空空的 地方,那個 還是 空空的地方,欸,那個像 就 顯 出來啦,就是 這樣。所以 實際上呢,這個 圓滿的 這一個 啊佛法的 內涵,也 必須要 經過 這一些 每 一部分,說 六度 萬行…,106A 29’07”
106B 00’00”
[這一個 啊佛法的 內涵,也 必須 要 經過 這一些 每 一部分,說 六度 萬行]…,106B 00’13” 這個 必 不能 少…。106B 00’17”
那麼 (現面) 上面呢,道理 以及 經證,以及 經證。啊 下面呢 就是 特別的 來一個啊 分辨 跟 斥破,有 很多 錯誤的 概念。因為 一開頭的 時候,已經哪 有 說明了,就是 那個 堪布,啊 那個 漢地的 那個 堪布,(在 印度 留下) 啊 在 這個西藏 留下來的 這個 惡劣的 影響。欸 那麼,下面 就 是啊 善巧的 辨別 它。106B 00’53”
【又若 執謂 唯應 修空 餘 不應 修,世尊 親為敵者 而善 斥破(斥),】
說 有的人 還! 執著 說:「只要 學 空啊,其他 都 不要啦,空當中 具有 一切。」 這個啊,不對。佛陀 他 親自啊 斥破 這一件 事情。所謂 佛陀 所說的「敵者」的話,就是啊 錯誤的 見解。他 那個 見解 跟 世尊 所說的 相反的,敵體 相反的,那 一種 說法,不對 的啊。看 佛陀老人家 親自 說明:… 喔 106B 01’33”
【謂若 果爾,則 菩薩時 多劫 行 施,護 尸羅 等,悉成 壞 慧 未解 了義!。】
假定 像 上面 所說的啊,上面 怎麼 說啊:「啊你 安住在 空當中 就 對啦,啊 因為 你 所有的 分別 都是啊 分 別,啊 那個 分別啊 都是啊 生死當中的 事情。佛陀 是以 無分別 智,你這樣去 又要 忙這個、又要 忙那個啊,這個 錯啦。」 這個 是 錯誤的 邪解、邪執 分別。假定 這一種 邪執 分別 是 對 的話,那麼 佛陀 在 菩薩 因地當中,多生 多劫 行的 布施 等等,那 豈不是 錯了嗎?,因為 像你 這樣 說,你 安住在 這個 不要 動腦筋 的,世尊 就 偏偏 要布施、要持戒,捨 頭目 腦髓,他 這樣 做,豈不是 像你 這樣的 觀點 來說,他 壞了 智慧,就 錯了 了嗎?,嗯 所以 上面 這個話 這樣。不但 如此,道理 說明了,下面 引那個 經證。106B 02’50”
【《攝 研經》云:】
那個經上面哪 世尊跟彌勒菩薩 兩個人 說:02’57”
【「彌勒,若諸菩薩 為欲成辦 正等 菩提,修行六種 波羅蜜多。】
喏 卻說得 很 清楚。說 說這個 菩薩呀,不像 聲聞,聲聞 只管自利 就 算 完囉,菩薩 要 辦 無上 正等 正覺,所以 要 廣行 六度 萬行。但是啊,106B 03’20”
【然諸 愚人 作 如是 說啊,菩薩 唯應 修學 般若 波羅蜜多,何須 諸 餘 波羅蜜多呀。】
那是 愚人,錯誤 的,「啊,菩薩 只要 學 空 就 行啦。」 波羅蜜多,說 別的 不 要。106B 03’35”
【此是 思惟,破壞 諸餘 波羅蜜多。】
這一種 想法 以及 他 這種 觀念啊,是 破壞 其他的 六度…,嗯 錯的。 106B 03’46”
【無能勝,】
「無能勝」就是 彌勒 菩薩 的啊,啊 翻成功 我們 中文的 一個意義。106B 03’52”
【此 作 何思。前為 迦希王 時,為 救鴿 故 啊 自 肉 施 鷹,豈 (慧) 壞 慧耶?】
啊這 我們 曉得,佛在 因地當中 啊,啊 那麼 為了 布施 救 一隻 鴿子 啊!,這個 公案。說:「啊 我 以前 哪,在 因地當中 為 迦希王的 時候啊,為了 救 鴿子,把 自己的 身體 布施啊 送給 老鷹 吃,這樣 做,難道 就 壞了 智慧 了嗎?」… 106B 04’21”
【彌勒 白言,不也 世尊。】
嗯 彌勒菩薩 說:「不啊,世尊 啊」 啊 106B 04’28”
【世尊 告曰,彌勒,我昔 修行 菩薩 行 時,修集 六種 波羅蜜多 相應 善根,是諸善根 有! 損 我耶?】
他們 問答 詳細的 辨明。這個 辨明 怎麼 說 呢? 世尊 又 說啦,說:「彌勒呀,我 在 因地當中 修 菩薩行 的 時候啊,為了要 修集 這個 六波羅蜜,六度 萬行 相應的 種種 善根,做的 這種事情,難道 對我 有 損害 嗎?」…。彌勒 怎麼 說? 106B 05’03”
【(彌勒白言,) 不也 世尊。】
啊 彌勒菩薩 說:「不,世尊哪,不;對的,要 這樣 做 的啊。」 啊 換句話 說,這個時候哈 他們兩位 對答,讓 彌勒菩薩 證成 要 廣行。反過來,世尊 也 說,106B 05’20”
【世尊 告曰,無能勝,汝亦 曾於 六十劫中 正修 布施 波羅蜜多,六十劫中 正修 尸羅 波羅蜜多,六十劫中 正修 忍辱 波羅蜜多,六十劫中 正修 精進 波羅蜜多,六十劫中 正修 靜慮 波羅蜜多,六十劫中 正修 般若 波羅蜜多。】
喏,不但 是 我呦,你 也是 同樣的 要花 這麼 多的 時候,專門 修 這一個 六度。106B 05’51”
【彼諸愚人 作如是 言(說),唯以 一法 而證 菩提,謂以 空法。此等未能 清淨 諸行 啊。」】
有 很多 愚癡的 人哪 這麼 說呀:啊 你只要 修 一法,修 什麼啊? 空。這個啊 根本 不 了解啊,他的 行持 也 不對呀。所以 我們現在 有 很多 人哪,只是 講 那 空啊:「唉呀,就 空啊。」布施 也 不要 了、持戒 也 不要 了,說起來 空。所以 大家 了解啊,說說 不該空的 都 空 掉了,該 空 的啊 啊都 沒有 空啊,毛病 都在 這個 上頭啊,啊 否則 的話,變成功 佛都 錯了,啊 這一點 是 這樣,下面 一層 進 一層的 來 說明。106B 06’33”
那麼 關於 上面 這個 佛陀!,這個 救鴿 布施 老鷹 這個 公案,容或 有的人 不 了解,說 一下。佛陀 在 因地當中 修行的 時候哈,那時候 他 這個 正在 坐在 那個、正在 修行。那麼 修行啊,就 有 一個 天帝呀 啊 啊來 試驗 我們 世尊,這樣。那麼 化成功 一個 鴿子,又 一隻 老鷹 ---實際上 那個 兩個 都是啊,一個是 梵王,一個 帝釋 --- 那麼 來 追,那隻老鷹 追 那個鴿子。那個鴿子 啊,就 跑的 來呀 躲在 那個 世尊的 那個 懷抱裡邊,結果 這樣,那麼 這個 老鷹 就 追著 來。追著來了 以後啊,那一個菩薩 正在 修行哪,一 看:欸,一隻鴿子 躲在 那裡啊 直 發抖,欸 再 一看 這 老鷹 追 上來 了。那麼 這個老鷹 要 追牠呀,他 保護牠,這個老鷹 不能 下來,這樣。106B 07’42”
那麼 因為 世尊哪 啊誓願哪 布施 身肉 頭目 腦髓 解救 一切眾生,啊現在 (那種) 這隻鴿子 這麼 苦啊,啊他 當然要 救護 牠了。那 老鷹 就 說了:「欸,你 救鴿子 沒有 錯啊,但是你 救了鴿子的,我 餓了肚子 我 沒得 吃啊,我不是 受 損了 吧?」那麼 老鷹,那個 世尊 就 跟牠 說:「是啊,那 你可以啊 找 別的東西 吃啊。」 啊「不行,不行 我這個習性 就是 如此。一定要 非要 這個啊 新鮮的 肉 才 可以,其他的東西 吃了 不行,那你 救了牠 ,不是 才 害了 我了 嗎?」「那 好、好,既然 你要 新鮮的肉 的話,啊 我發誓 要救,我把 我身上的肉 割給你 吃。」「那 可以。但是呢,割 是 可以的呦,哦 要 一點, 這個 重量 一樣的 重喔,啊 你 不能 少我 一點諾。」「啊 好、好、好。」這樣。106B 08’35”
然後呢?他 自己 拿這個 刀,ㄥ 我們 無法 想像的啊,啊 拿 這個身上面 去 割,割 下來。那 因為 他 是 梵王啊,是 帝釋來 試驗的,所以 他有 神通啊。結果啊 拿 那個 磅秤去 磅 的話,你 割 下來的 肉啊,就是 沒有 那隻鴿子 重。那個鴿子啊 擺在 那一頭,然後呢 那個 世尊的 肉 放在 那一頭,怎麼 割 啊,就 那隻 鴿子 就是 重。這 身上的 肉 最後 都 割掉了,啊 那個 你 想想 看,不要 說 我們身手 割掉了,叫你隨便 劃 一刀,你就 受不了 了,而他 自己 動手哇,那個時候 他 人就 已經 昏了,昏過 去了。後來 想:「唉,我啊 多生 多劫 以來 就為了這個事情 而 精進,今天 有 這個機會啊 圓滿 我的 布施,這怎麼 可以啊,無論 發 大精進」 啊 就 這樣。然後呢,他 最後 說:「好,我 人 通通 爬上去」啊 這樣 了不起啊。他最後 就 用盡 平生 最大之力,人就 爬到 那個上頭 去,那時 大地 六反 震動 啊,這樣。哦 那個是 世尊哪,因地當中 生生 世世 這種公案 太多、太多了。106B 09'43"
所以 這個地方 特別 說明,假定 像 前面,就是說 那個 支那堪布 這麼 說:「啊 你只要 安住在 無分別 當中啊,什麼 都 不管哪,那就 對啦!。」說啊:「你要想 布施、要 持戒啊,那個是 有相的 分別啊,那個 都是 世間的 事情啊,修學佛法 不是 那樣的啊。」假定 像他 這樣說 是 對 的話,那 世尊 親自說:那麼 這樣 做 的話,我 因地當中 做這個 都 做 錯啦...。欸!,結果啊 世尊跟彌勒菩薩 兩個人 都 親自說 ---這一個 沒有 錯。世尊 固然 沒有 錯,彌勒菩薩 也是 這樣 做,六十劫 當中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呀。106B 10'27"
所以 我們現在啊,剛剛開始 修道 的 時候啊,觀念啊 千萬 不能錯啊,他 已經 到了 這一種程度,啊 尚且 這麼 重視,我們 凡夫 如果 不從 因地上面 努力,說 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要,請問你 成什麼? 你 什麼都 不成,地獄 種子 有份…。為什麼 說 地獄種子有份呢?很 簡單嘛,佛 是 圓滿的經教 告訴你 這樣,經過 你 這麼 歪曲 解釋,那麼 人家把 佛經的 正 義 把它 曲解掉啦。換句話 說,我們 的確 一番 好心 想去 弘揚 佛法,結果 卻把 完整的 教法,(破) 被我們 這種 誤解 而 損害 掉啦,效果是 什麼?,說 佛 一再 說,你呀,殺 羅漢 乃至於 破壞 所有的 佛塔,乃至於呀 把它 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的 羅漢 殺掉啦,對不起,謗法之罪呀 還要 重。現在這個 大乘經典 講的 那個,這樣 了不起的 空 法,我們 誤解了 以後,那 豈不是 產生 最大的 罪障 嗎?。所以 在這種 情況 之下,墮落 逃不了,還說 能修行 成功嗎?,就 這個地方 啊,我們 特別應該 認識。所以 他下面 緊跟著 說: 106B 11’50”
【故若 說云,有 空解者 不須勵力 修 方便分,是 謗!! 大師 昔 本生 事,是為 (是) 未解 了義 之時。】
所以 有的人 說啊:啊 你真正的啊 有 空 解,換句話 說,你啊 證得了 空性 以後 啊,其他的 就 不要的啊,其他的 不要 努力的。對不起,那一個 是啊 毀謗 我們 佛陀 因地 當中,這是 第一個;還有呢,對 這個 真正的 了(ㄌㄧㄠˇ)義經 的 特質,他 並沒有 解了(ㄌㄧㄠ˙),沒有 解了(ㄌㄧㄠ˙)。又 謗人 、又 謗 法欸,啊 不得了 的 嚴重啊。 106B 12’27” 啊
【設作是念,由種種 門 修 施等 行,是未(獲)得 堅固 空 解,若有 空解 即此 便足,是 大 邪見。】
所以 有人 說 啊,說:「你 布施 這個東西呀 都是 什麼啊?,你要 對 這個 空性呢 並沒有 正確 堅固 了解,如果 你 真正的 正確堅固 了解 的話,那就 夠了。」對不起,這種看法 是 大 邪見,完全 錯了。所以 眼前 我們 所謂 禪宗 最 鼎盛,大家 總覺得 禪宗 講 空的,實際 上呢,對於 這個啊 禪宗也 根本 不 了解。哦 前面 曾經 說過,今天 再引 一下,大家還 記得 溈仰宗的 師弟 兩位,這是 開山 大祖師 啊,啊 他的老師 溈山哪 祖師啊 問他的徒弟呀 仰山,說:「欸 這個 《涅槃經》哪 在你 看起來 有 幾卷 是 對的啊,佛 說的;幾卷哪 是 錯的,魔說的啊?」。他 徒弟 怎麼講啊?,仰山 怎麼 說啊?「師父 啊,對不起,我 看起來 都是 魔講 的啊。」 欸?,《涅槃經》,《大般 涅槃經》,他徒弟 居然說 都是 魔講的,這是 什麼話,結果啊 他老師啊 不但哪,欸! 不 說他 不對 啊,還 讚歎 他,說:「哎,向後啊 佛也 奈何 不了 你。」對囉,你對 那個正知見 把握得 很正確,你 自己 一旦 認得了 以後 啊,(是) 任何人 都不能 動搖你。換句話 說,那個時候 講的 什麼呢,他 真正 正 見到 空性 的 時候。至於 他 究竟 證的位次 是 加行位 上面的,見道位 上,那 我們 不管,總是 見到 空性 的 時候。空當中 實際 理地呀 是 一塵 不受、一塵 不染,還有 什麼 好 談…。106B 14’24”
因為我們 從這個上面 看起來 他好像 講 空吧,欸,看 喏, 下面 這一句 話 大有 道理呦。所以,他自己的 內證的 經驗 包括 他 老師,他老師 非常讚許 的:「對了,對了,你 完全 對了。」但是,他 下面 一句話 說:「師父 啊,諾 我這個 見地呀,是 有 一點哪,但是呢 我的 行處呢(就是說 我的 方便呢,我的 修行呢),對不起,這個 是 沒有。」所以 他老師 緊 跟著 說:「這個地方啊,是啊 只 貴子 見地,」啊 是,先看看 你 見地 見到了 沒有,「不 說 子 行律履」,暫時 關於 你 行持的 地方 不 講。106B 15’08”
我在若干年前 有人 曾經跟我 說:「(不 貴) 只 貴子 見地,不 貴子 行律履」,一字之差 就 不要 錯到 哪裡 去了。他 就說,只貴 你的 見地,啊 行律履啊 不管的啊。實際上 呢,他們 師弟 兩個 說的 是說:先 你要 先 見道,然後 根據 你的 見道 然後去 修道,所以 是 現在啊 先 看看 你 見了 沒有,這個 行的 事情啊,還 暫時 不要 說。啊你 見到了,根據你 正確的 見解 然後 去 做,所以 我們 常常說 先得 根本因,然後呢 再去 圓滿 它欸,記住喔,所以 一字之 差欸,啊 他 大 修行人 尚且 五百世 墮 野狐啊,我們 現在 這個 凡夫啊,再 一念 之差 的話,那 不曉得 錯到 哪裡 去啦…。這個 是,喏 就 禪宗。106B 16’02”
實際上 拿我們 前面來 說,前面那個 經 上面,《攝研經》上 也說得 很 清楚嘛,他 六十劫當中 修 這個、六十劫當中 修 這個、六十劫當中 修 這個啊 。所以 我們 這些 祖師啊,他在 這一個 多生多劫 當中,那一段 時候 是 專修 般若 波羅蜜多,所以 他 重視的 是 那一個啊,那一個 時候 他其他的 不管,這樣啊。所以 我們 還 記得吧,一開頭的時候 告訴我們 很清楚,我們必定 下腳 第一步,最圓滿的 教法 怎麼 走法? 就是 下腳 第一步,把 這個 整個的 輪廓 認識了,然後呢 找到 自己 進去的 這個 方便。那時候 你 進去的 時候,一點 都 沒錯,一門 深 入,可以 不管 其餘。等到 你 這個 做到了,然後呢 更 進一步,啊 一一 一樣 一樣 的 加起 來。正因為 如此,所以 我們哪 只能 說:啊 我 現在 條件 不 夠啊,只能 在 這一個 上頭啊!!。106B 17’02”
哦 同樣的,正因為 我們現在 如此啊,所以 現在這個時候 我只能 念佛啊,看見你 參禪啊,「嗨喲,我 讚歎不已」;看見你 學 教,我 讚歎不已;看見 你 持 戒,我 讚歎不已;看見 你 學 密,我 讚歎不已。然後 我我 我們 互相 讚歎、互相 幫助的話,那麼 靠著 每一個人 盡一點力 的話,這個 佛法 完整的、完整的 內容 還啊 可以 具體 而微的 存在 世間。雖然 我們 個人 做不到,確是 靠 不同的 人,把 那個 圓 圓滿的 佛法 還 撐 起來,這 個是 必然的 結果。反之,你 得不到 的話,大家 偏在 一方面,啊 就覺得 修行 就要 這個了,別的 也 不要 了。然後呢,哦 我學 淨土嘛 謗 禪!,欸 學 禪 的人嘛 謗 淨 土,你謗 他、他 謗 你,哦 不要 等到 外面 人哪 來 損害 你,我們 自己就 裡邊哪 弄得來 支離 破碎呀。這個是 千真 萬確的,絕對 重要的。(大) 假定 你能夠 這樣 做 的話,你 會不會 說 四眾 過啊?,會不會 自讚毀他?,哦都 沒有 啦,都 沒有啦。所以 你 得到了 正確的 認識,跟 不得到 正確認識 就差 這麼的 大 法。啊,所以 他們 告訴我們 說 大 邪見!。啊 緊跟著,他 一步 一步的 深入 廣泛的 來 辨明 這個 事情。106B 18’33”
【此若 是 實,則已獲得 無分別智,證 勝義諦 大地 菩薩,及 諸 特於 無分別智 獲得自在 八地菩薩 不須 修行,然 此 非理!。】
更 進一步 說,我們 凡夫 先 不談,啊 乃至於呀 證得 加行位 或者 見道的 那些 先 不談,哦 特別 到了 八地菩薩,說:假定 像你 這樣說 是 對 的話,你只要 證得 空 性,其他的 說 不要 修 的話,假定這個 實在 的話,有 什麼 錯誤? 請 看,說 「獲得 無分別智,證 勝義諦 大地菩薩」,大地菩薩 證了 空性了,特別 是啊… 「於 無分別智 得 自在」的 --- 啊 八地菩薩,那個 換句話 說,達 空性 是 徹底的、徹底的,啊 所謂「不動地」。不動地 的話,能夠啊 真俗 二諦呀 圓滿 證得的 那個。啊 第五地 啊「極難勝地」,第六地 叫「眼(現)前 地」。極難勝 地呀 是 能夠啊 真俗 並觀;然後呢,六地的時候啊 真俗(現)眼前;七地是 遠行 地;八地 是 不動地。那個時候,的的確確 對 這個 無分別智 獲得 自在 的時候,那個時候 他 應該就 不要 再 修了。但是,這個 不對,這個 不對。下面 又引 經上面 說:106B 20’00”
【《十地經》中 說呀:「於十地 中啊 雖 各各地,於 (施等 (行) 分別) 施等行 別別 增上,然於 餘行哪 非 不 修行喔。」】
它 每一個 互相 攝的。106B 20’12”
【故 一一 地中 (說) 皆說 要修 六度 或 修 十度,此等經義,無能勝 尊 龍猛 無著,皆 如是 解釋,定 不可 作 餘義 解釋(故)。】
上面 在 任何 一地當中,這個啊 都 要 廣修 六度 或者 十度,只是 那 一地呀 這一部份 是 特勝,初地 是 布施 特勝,二地 是 持戒 特勝。關於 這個 道理呀,喏 從 世尊 經上面 下來 以 以後,說 無能勝,是 彌勒菩薩,不管是 再 傳下來 的 性宗、相宗,沒有 一個 例外的,都是 這樣 解釋,絕 不可能哪,啊 解 解錯,絕 不為 其他的 意義。換句話 說,凡是 正確 有 傳承的 菩薩、祖師 都是 這樣 解釋的。那個地方,反正! 凡是 像 前面 所說的 那 都是 錯了。緊跟著 關於這一點 又 特別 說明,106B 21’18”
【特 八地 位】
就是 八地菩薩。 106B 21’20”
【滅盡 一切煩惱,以及 安住 寂滅 一切戲論 勝義之時,】
看 喏! 他 那個 時候 106B 21’27”
【諸佛於彼 作是 勸云!:】
啊 佛 出來 勸 他 的啊,啊這 八地菩薩 證得了 這個呀,覺得,哎呀,他 已經 徹底的 解決了 問題啦,那就是 涅槃 啦!。欸,那個 時候 啊,佛 就會 起來 彈指啊,就 警覺 他, 106B 21’44” 說:
【「唯此 空解 不能 成 佛啊,】
你 單單 到 這個地方 是 不能 成佛 啊 106B 21’50”
【聲聞 獨覺,亦皆得此 無分別啊 (故)。】
喏!,你 別看那 小乘喔,啊 小乘 聲聞、緣覺 也得到 這個,不過 這 量沒有 八地菩薩 那麼 大,啊 是,就 驗證的 質 來說 是 一個 內容。關於 這一點 哪,性宗 跟 相宗 所見 有 不同,這個 我們這裡 暫時 不談 它,總是 這是 經上面 佛陀 親口 講 的啊…。所以 說,你得到 這個,嗯,不。 106B 22’20”
【當 觀 我身 及 智土 等,此 無量 功德,我之力等 汝亦 非有,故當 精進 啊。】
啊 說 你的 目的 不是 要學 成 佛嗎?,那麼 你呀 不要 看他們,要 看 我呀,我的這個 智慧 你 有嗎?,我的 報土 你 有嗎?,我的 無量的 功德,我的 十力、四無所畏,你 還沒有啊,所以 你 還要 精進 啊!!,就你 自利 來 說: 啊 是 這樣,進 一步呢? 106B 22’50”
【(又當思惟),未能 寂靜(寂) 諸 有情 類 種種 煩惱 之所 逼惱,】
你 要為(ㄨㄟˋ)、不是 要為(ㄨㄟˋ) 利益 有情 嗎? 欸 一切有情的 煩惱啊 等等啊 還 在,哦 利益 人 來說 你 也 沒有。106B 23’02”
【亦復 不應 棄捨 此忍。」】
再說,你也 不必 離開 你現在 證得的,哦 正在 你 證得的 當中 廣行 這一些,自利、利他。這 佛 親口 說的啊,欸 絕對 不是說: 啊 要 空啊,就 可以 啦。所以 剛開始 初地菩薩、八地菩薩,沒有 一個 例外的,現在 我們 單單 居然 說,修個 空 什麼 都 不要 了,那 完全 是個 錯誤。所以 說,這樣的 八地菩薩 到了 這種 地位啊, 106B 23’ 34” 啊
【尚需 修學 菩薩 諸行啊。】
啊 還要 努力 學 這個 啊,我們 現在 106B 23’42”
【得 少 三昧 便生 喜 足,棄捨 餘 德,誠為 智者 所 輕 笑 處。】
喏,這個地方 最後 一句話,我們現在 稍微 得到 一點點 相應 的啊 就 已 喜足了,然後呢 其他的 都 棄捨 掉啦,真正 有 智慧 看的 人哪,真 覺得啊 可笑、可憐哪。這一點哪 大家 千萬 注意 啊,千萬 注意。我們現在 真正的 大毛病 始終 在 什麼 地方?,就是 自己的 障礙。啊 總歸 得到了 一點點啊:
「哎啊,好了,好了,我就 這個樣了,好囉,好囉,我就 這個樣了。」所以 真正 要 懺悔 的話,第一件事情 一定要 把 這個 拿掉。啊 當然,畢竟 自己 不行,畢竟 自己 太 差,那也 不 勉強,那 只好 只有 走 這條 遠 路。啊 尤其是 想學 大乘 佛法 的 人,這個 概念 不拿掉,是大乘 根本 談 不到,大乘 根本 談 不到,這樣。106B 24’38”
不過呢,我們也 並 不 要 去 否定 別人,啊 他 雖然 沒有 這個 力量,哪怕 那個 大乘、大乘 唸一唸 的話,遲早 那個 大乘哪 種子 引發,他 還是 會 回來的。可是 那個 注意呦,他 要 回來的 時候 還要 走 這個 老 路子,還要 把那個 以前哪 這個 障礙 把它 拿掉。所以 我們今天 如果 懂得了 以後 啊,真正 重要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 把 眼前啊 那個 障 礙 就 拿 掉。你 拿掉了 很快 就 上去 啦。何必 吃盡了 千辛萬苦,然後 到 那個時候啊,唉呀 再 痛苦的 再去 同樣的 要做 這種 事情。而且 你 越到 後來,你的 積習 是 越來 越重。積習 越來越重啊,然後 你 到 那個時 淨 除 那個 障礙 是 越來 越辛苦,越來 越吃力啊。說 這個 道理呀,必定要 事前的 時候啊,先要 深思 熟慮,你 了解得 越透徹,那 剛開始 去 做的話 越省力。現在 做的時候 是有 障礙的,因為 你 以前嘛,但是呢 現在 畢竟 那個 障礙 比較 輕喔,所以 容易 除 喔,啊 這一點哪 我們 應該 認 識。下面 繼續的 再 引 這個《十地 經》。106B 25’51”
【如《十地 經》云:「佛子,若有 菩薩 安住 菩薩 此 不動地,諸佛 世尊 於此 安住 法門 之流啊,發 宿 願力,為 令 善修 如來智慧,作是 教言,】
看諾,親自 在,佛 這麼 說,這個 經上面 說 的。說 這個 這一些 佛子 這 大乘 行者 啊,一直 到了 不動地,啊 那個是 高的 不 得了。那個 時候啊 諸佛 世尊 --- 十方 一切 諸佛,在 這一個 情況 之下 就 他 發 宿 願力,就 告訴 他、啟發 他,告訴他:某人哪,你的 目的 不要 忘記 掉啦,你現在,就是 前面 說 那個,你現在 這一個啊,不對 啊。哦 106B 26’37”
【善男子 善哉 善哉,】
說:好極啦,你現在 難得了 到了 這個 地位啊,可是 你要 注意啊,有一個 關鍵 問題啊 106B 26’47”
【當 隨 證悟 一切佛法啊,此雖 亦是 勝義 法忍,】
這個 是 無生 法忍,真正 殊勝 的啊。106B 26’55”
【然 汝啊】
但是 你呀,106B 26’59”
【是 讓 尚無 我之 十力 及 無畏 等 圓滿 佛法 呀。】
十力、四無所畏 圓滿佛法 你都 沒有 啊。106B 27’07”
【為 徧求 此 圓滿佛法故,當發 精進哪,亦不 應 捨 此 法忍 門。】
那個時候 你要 正精進了,那 也 不必 棄捨 這個啊 無生 法忍 之門。他 那 兩句 話,實際上 就是 什麼呢? 那個時候啊 發的 精進,就是 慧 攝的 方便;然後呢,不捨 此忍哪,就是 方便 所攝的 智慧,所以 八地菩薩的 修持的 精進,我們 無法 想像的。下面 他 馬上 又 緊跟著 來了,106B 27’41”
【善男子,汝 雖得此 寂靜(寂)解脫,當思 此諸 異生 凡夫 未能 寂靜(寂),起 種種 惑 種種 (損)煩惱 啊。】
哦你 雖然 得到了 這一個 解脫了,但是啊 很多凡夫啊 還 沒有 啊,因為 你的 原來的 目的 不是 要 利人 嗎? 你現在 得到了,你 還沒 利人 啊。106B 28’02”
【又善男子 當念 宿願,饒益有情,不可思議 智慧之門 哪。】
欸 你 要啊 (去) 回想 你自己的 願力喔,你的 願力是 什麼 啊?, 啊 為利有情 願成佛 喔。不管 對你 自利 也 好,不管 是 利益有情 也 好啊,你 一定要 得到 那個 不可思議 智慧之門 喏,你現在 還沒 得到喔…,而且 下面 又說:106B 28’28”
【又 善男子,此乃 諸法 法性,】
這個 八地菩薩 所 證得 的啊 --- 一切 法的 法性,法爾 如是。106B 28’35”
【隨諸 如來 出 不 出世,然此法性(界) 恆常 安住,謂 一切法 空性,一切法 不 可得 性。】
那 就是 這個,說啊 是 一切法,「法住 法位,啊 世間相 常住」,就是說 你現在 就是 證得了 這 一點 而已,這樣。一切法 本來 空的,一切法 本來 不 可得,這個 特點。下面 一句話 很有意思。106B 29’02”
【非以此故 差別如來!,】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