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三十八攝頌
原文:
【總祈加持 生諸功德(誦 菩提道攝頌 共三十八頌)】
【一、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彈指)良田,依止違法善根斷,如理事師求加持。
【一、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彈指)良田,依止違法善根斷,如理事師求加持。
二、一切時處普攝護,諸善知識真佛身,但觀功德毋尋過,並念大恩求加持。
三、殷重敬信為意樂,身命財物啊如教修,殊勝供養作加行,唯令師喜求加持。】
【四、八難既離十圓滿,小大顯密總能修,後恐此身難再得,願受心要求加持。】
【五、死仇決定終須到,容或今日便降臨,死時世事均當捨,速修妙法求加持。】
【六、無始所集不善業,死墮惡趣不自由,若墮當受寒熱苦(等),思苦難忍求加持。】
【八、黑白業感苦樂果,個別應受勤止作,別於無始所集罪,四力對治求加持。】
【九、此生勤修白業因,一得人天賢善身,自性之苦不能越,願出輪迴求加持。
十、有海漂流不自由,作此惡劇是惑業,業復依於煩惱起,誓誅惑仇求加持。
十一、業惑增上成流轉,結生相續繫縛堅,離此當得無漏樂,勤希解脫求加持。
十二、為脫有苦依三學,出家身德佛所稱,生生願持解脫戒,如護眼珠求加持。
十三、但求解脫雖可得,惜於自利且未圓,願修能滿二利行,入大乘道求加持。】
【十四、恩怨中庸今雖現,思量各各無決定,不應虛妄分愛憎,勤修捨心求加持。】
【十五、生死流轉無其始,入胎受生亦無初,故知有情皆是母,願生斯見求加持。
十六、今生愛我母為最,眾母愛護亦如是,思此厚恩未能報,憶念母恩求加持。
十七、若知有恩猶(捨)棄捨,似我下劣更有誰,是故圖報當拔苦,並與勝樂求加持。
十八、有恩母等乏安樂,我以身財善根施,願諸有情皆得樂,一切圓具求加持。
十九、母等眾生苦所逼,苦因苦果願盡離,縱有餘殃我代受,勤修悲心求加持。
二十、一切世間諸有情,獲無漏樂斷苦根,我應決定如是作,願速堪能求加持。
二十一、任運成辦自他利,世尊而外更有誰,以此為利有情事,願速成佛求加持。】
【二十二、自他於苦皆不欲,願得安樂此心同,他之求樂亦如我,自他等視求加持。
二十三、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生佛差別從此出,自他相換求加持。
二十四、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此發心求加持。
二十五、為令發心長不退,念其勝利日六修,斷四黑法依白法,如理勤行求加持。】
【二十六、成就利他發弘誓,為速圓滿此誓願,進受大戒起大行,勤勇修學求加持。】
【二十七、身命資具三世善,各隨所願施有情,從心變現以布施,捨心增廣求加持。】
【二十八、別解脫等諸律儀,捨命不犯眾惡行,若遮若性微細罪,羞恥防護求加持。】
【二十九、人及非人四大種,所作損惱多相逼,斷除瞋恚不與較,觀業忍受求加持。】
【三十、既為利他求菩提,無量艱辛經劫海,於諸難行無怯倦,著精進鎧求加持。】
【三十一、念知堅固除沈掉,心緣一境生輕安,身心於善有堪能,隨意得止求加持。】
【三十二、以分別智觀法性,即由觀力引輕安,復從輕安發深觀,願生此慧求加持。】
【三十三、由施攝眾成眷屬,說如法語示利行,以身作則現同事,四攝利他求加持。】
【三十四、已修共道成法器,當求具德阿闍黎,為入秘密勝上乘,受四灌頂求加持。】
【三十五、所受真言諸密戒,若善守護易成就,不守決當墮地獄,捨命珍護求加持。】
【三十六、密部肝心哪二次第,達精要已起勇進,一日四座無間斷,依師教修求加持。】
【三十七、示茲妙道善知識,如理薰修同行人,願持正法久住世,內外災息求加持。】
【三十八、願我生生遇明師,飽餐妙法甘露味,十地五道功德滿,速疾證得金剛持。】
【此頌啊自「萬善根本從師出」至「速疾證得金剛持」,共三十八頌。啊如能全誦,至誠請求求加持,尤為圓滿,啊倘行者凡聞(萬分)不暇,(亦)也聽其便。】159BP011【是故應當依善依怙,於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數取趣成佛支緣,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遮趣(遮)門,而現修學耶。遂於其因,集(積)聚資糧,淨(治)除罪障,廣發正願。以是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P556【此復若能修習下下,漸於上上增欲得心,聽聞上上而於下下漸欲修行,是最切要。】【若於前者全無所有,專修心住專樂見解,難至宗要,故須對於圓滿道體引生定解。】【修彼等時,亦當聰利令心平等,謂於引導修道知識,敬心微劣,則斷一切善法根本,故當勤修依師之法……。】P557【已釋上士道次第中學菩薩行,應如何學慧性毘缽舍那之法!。】【第二特學金剛乘法。】【如是善修顯密共道,其後無疑當入密咒,以彼密道較諸餘法最為希貴,速能圓滿二資糧故。若入彼者,如《道炬論》說,先以財敬奉教行等,令師歡喜。啊較前所說尤為過上,然是對於能具咒說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然是對於能具咒說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其次先以清淨續部能熟灌頂,成熟身心。次當聽聞了知守護,爾時所受的三昧耶律。】【若為根本罪犯染著,雖可重受,然於相續,生道功德最為稽留,故常勇猛莫令染著。又當勵力莫犯粗罪,設有誤犯,亦當勤修還出方便,彼等皆是修道基礎,若無彼者,則如牆傾,諸危(屋)是故。】【《曼殊室利根本教》云:「佛未說犯戒,能成就諸戒(咒)。」此說全無上中下品三等成就。】【無上瑜伽續說,】【若不守護諸三昧耶,下劣灌頂,不知真實,此三雖修啊終無成就,】【(故若不護三昧耶律而云修道,是極漂轉咒理之外)。】
解說: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第159卷
189舊版.第一五九卷A
159A 00'03"
剛才我們這個回過頭來,再運用十二因緣當中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這個十二因緣講前面所謂無明、行、識,那個識的種子啊它是不是很快地感果啊,看你是不是相應的這個助緣哪加強它,使它成熟。如果你沒有後面的這個緣去成熟它的這個因種啊,它將來不會感果的。那麼然後經過啊很久以後,它要感果的時候,還是要有這個助緣哪把它輔助成功。所以平常我們說啊種一個善法種子啊,那個善法種子的因哪,如果說你不拿跟善法相應的,繼續不斷的這種正知見、如理行去推動它的話,它永遠就停在這裡,啊乃至於停無量無邊劫以後。可是它種下去以後遲早會的,所以以後還是要會這個因緣啟發,還再成就。這是我們講前面為什麼有的人慢,有人快。那麼快的原因呢,就是他能夠聽從善知識正確的指導,而不照著自己無明相應的。這個地方我們也就了解了說:哦!所以我們要要依靠善知識,了解自己在病當中,那麼不依靠自己的這一種認識、主張、認為、習慣,這樣才能夠修學佛法。啊這個是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190
說當我們得到了這個圓滿的教法以後,自己心理上應該準備的。啊那麼同樣我們把這個,這一個道理啊運用一下,我們馬上就看看,看出結果來了。
159A 02'01"
剛才這個舉的幾個啊經論上面的證成,說:有的人啊很快成就,有的人很慢成就,那麼最主要的呢就是什麼啊?因為啊大善知識。這個《法華經》上的一開頭的時候就是:「欸?這個佛陀說的法我們也得到啦,他為什麼還是這樣呢?」這個是什麼心理呀?佛法上面通常有一個說,叫「增上慢」。什麼叫增上慢呢?「慢」就是他以為覺得對,實際上呢,實際上真的對嗎?不夠!,啊因為這個慢心作使,啊他以為對。所以由於這樣的一個慢心存在的話,他好的東西再不能進入了。所以《廣論》上面,前面曾經引過啊敦巴尊者一句話,啊這個這一句話也是經論上面說「我慢高山,法水不入」,只要你這個慢心一起來,像高山也就高起來啦!,那個佛法的甘露水落下來,你這個蓄不住啊,就跑掉啦!就是這樣。所以我們一開頭時一定要這個。
159A 03'11"
那麼同時我們剛才引的《法華經》上面不是嗎?說啊像阿若憍陳如他就:「我已經得到啦!,那個不是……?」他心裡面啊自然而然覺得已經得到了嘛,覺得不願意再去進入它了。這個正是什麼?正是我們前面的「斷三過」,那個過失存在;還有呢,「具六想」,他並不覺得自己病,他覺得已經得到了嘛,他覺得已經對了嘛!,他當然不願意再去找醫生去啦!。
191舊版.第一五九卷A
通常我們說慢有兩種:有一種啊叫是增上慢,還有一種叫卑劣慢。卑劣慢又反過來,哎喲,自己覺得太差了。說來說去這個原因是什麼啊?還是有「我」,有我的話,這個我相應的這個慢就現起來了。過份了,增上慢;然後呢他自己覺得畏縮了,叫卑劣慢,他總是因為這樣的因緣哪沒辦法進入。
159A 04'04"
所以我們如果一開頭的時候就先了解了這個,喔!說我們現在這個無明大病當中啊!,你自然而然會把它依法地徹底消除,一心一意接納善知識的引導的話,那不是像龍女一樣,就自然而然哪會像啊《華嚴》上面的善財一樣,以最短的方式達到最高的成就,這麼我們前面一再說過了。而實際上這一個過程當中啊,確實省去太多太多的事情。結果我們是為了啊說找一點點的好處,結果呢不但找不到好處啊,反而啊遭到了大損害,啊遭到了大損害!。現在呢我們在這個地方啊,就不再深入地說《法華》跟《華嚴》,啊只是我前面舉一個簡單地、約略地說明,啊將來有機會我還是願意詳細地說明。以我們南普陀來說的話,我們將來啊會啊很認真的啊有機會呀再去呀,去共同地研閱一下《法華》跟《華嚴》的這個綱要內涵,作為我們修行的指導。
159A 05'28"
那麼在這個地方呢,我現在把所有前面說的道理呀,再總攝地啊來統攝起來。這個仍舊是宗喀巴大師所寫的,他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寫了所謂《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及《略論》,還有這個最精要的,他把那個整個的《廣論》,就是說我們修行的步驟啊濃縮起來,一個一個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192
段落分三十八個頌子,那就是我們下面要講的。那麼這個頌子啊現在我要附在我們這個錄音帶當中,這個名字叫「總祈加持生諸功德」,那平常我們說「攝修求加持頌」。「攝」就是啊總攝一切修行綱要的一個頌子,那麼因為它這個三十八個頌子當中啊,每一個頌子後面是啊祈求加持,所以這個名字叫作「攝修求加持頌」。現在我們看這個文,啊看這個文哪,我第一個先把它唸一遍:
159A 06'47"
總祈加持生諸功德(誦菩提道攝頌共三十八頌)
那個括弧裡邊說,「誦菩提道攝頌共三十八頌」,下面看本文:
159A 07'02"
一、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彈指)良田,依止違法善根斷,如理事師求加持。
二、一切時處普攝護,諸善知識真佛身,但觀功德毋尋過,並念大恩求加持。
三、殷重敬信為意樂,身命財物啊如教修,殊勝供養作加行,唯令師喜求加持。
這個是關於善知識一部分的。下面有了善知識,自己修行的時候啊,就勸取心要。那麼下面那個說:
159A 07'42"
四、八難既離十圓滿,小大顯密總能修,後恐此身難再得,願受心要求加持。
193舊版.第一五九卷A
這個就是道前基礎的暇滿這一段的。那麼有了道前基礎,正入修學的時候,那麼這個是共下士的時候開始,說下面:
159A 08'05"
五、死仇決定終須到,容或今日便降臨,死時世事均當捨,速修妙法求加持。
這個就是念死。啊再下面:
159A 08'20"
六、無始所集不善業,死墮惡趣不自由,若墮當受寒熱苦(等),思苦難忍求加持。
這就是念死以後啊,由死而推進到念苦的。再下面:
159A 08'35"
七、能除眾怖作依怙,真實不虛無他方,虔皈三寶受學處,總別遵行求加持。
這個是由於受了苦以後啊,然後呢就緊跟著找到皈依之處的,以及皈依以後應該學,應行的這一個部分。再下面:
159A 09'00"
八、黑白業感苦樂果,個別應受勤止作,別於無始所集罪,四力對治求加持。
那麼這一個啊就是共下士道最後,由於皈依了以後,那麼從皈依佛而最後找到皈依法。皈依法嘛,法最主要的就是啊說明這個業感。說明了業感以後呢,就又特別告訴我們叫四力對治。到此為止這個是共下士,再下去呢是共中士了進入。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194
159A 09'35"
九、此生勤修白業因,一得人天賢善身,自性之苦不能越,願出輪迴求加持。
十、有海漂流不自由,作此惡劇是惑業,業復依於煩惱起,誓誅惑仇求加持。
十一、業惑增上成流轉,結生相續繫縛堅,離此當得無漏樂,勤希解脫求加持。
十二、為脫有苦依三學,出家身德佛所稱,生生願持解脫戒,如護眼珠求加持。
十三、但求解脫雖可得,惜於自利且未圓,願修能滿二利行,入大乘道求加持。
到此為止,這個是所謂共中士的,啊共中士的。那麼共中士那一部分最主要的,就說明一個─出離心,這個是整個佛法的下腳第一步,三乘的共基。啊正式開始進入佛法,這個是個最重要的,沒有出離心就沒有佛法。那麼不過出離心對究竟佛法來說,是一個基礎,不是圓滿的,我們更要從這個出離心上面策發菩提心。所以他下面呢,進入菩提心,那就是說啊上士部分。那個菩提心又分兩部分:一個是阿底峽尊者啊傳的,這個所謂金洲大師的這個啊啊「七因果法」或者是「六因一果法」,知母、念母……。還有一個呢,寂天菩薩所傳的「自他相換法」。先看那個七因果:
159A 11'28"
十四、恩怨中庸今雖現,思量各各無決定,不應虛妄分愛憎,勤修捨心求加持。
195舊版.第一五九卷A
那個是在七因果之前,我們先要做的準備的。所以先要「等捨」,心裡面啊把怨親、是非,把它調柔,那個時候才可以進一步啊修這個七因果法。下面正式進入,就是從知母、念母開始。
159A 11'55"
十五、生死流轉無其始,入胎受生亦無初,故知有情皆是母,願生斯見求加持。
十六、今生愛我母為最,眾母愛護亦如是,思此厚恩未能報,憶念母恩求加持。
十七、若知有恩猶(捨)棄捨,似我下劣更有誰,是故圖報當拔苦,並與勝樂求加持。
十八、有恩母等乏安樂,我以身財善根施,願諸有情皆得樂,一切圓具求加持。
十九、母等眾生苦所逼,苦因苦果願盡離,縱有餘殃我代受,勤修悲心求加持。
二十、一切世間諸有情,獲無漏樂斷苦根,我應決定如是作,願速堪能求加持。
二十一、任運成辦自他利,世尊而外更有誰,以此為利有情事,願速成佛求加持。
那就是七因果當中從知母,然後呢念母恩,然後呢報恩開始,一直到這個啊啊增上心,由增上心而啊發成佛的這個願心─大菩提心,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呢就是啊自他換那個啊,下面依寂天菩薩所修的、所傳的修菩提心法: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196
159A 13'39"
二十二、自他於苦皆不欲,願得安樂此心同,他之求樂亦如我,自他等視求加持。
二十三、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生佛差別從此出,自他相換求加持。
二十四、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此發心求加持。
二十五、為令發心長不退,念其勝利日六修,斷四黑法依白法,如理勤行求加持。
這一個啊一個頌子是已經是在發了心以後,那個時候啊念念增上這個啊菩提願心的,所以這一個頌子通於上面的二者。有了這個菩提願心以後呢,下面就是進入行心的。那個行心啊就是受菩薩願,那就是下面那個:
159A 14'45"
二十六、成就利他發弘誓,為速圓滿此誓願,進受大戒起大行,勤勇修學求加持。
那麼這個地方為止呢是發菩提心,發菩提的由願心而進入行心。進入行心以後呢,就是啊就行六波羅蜜的菩薩行。所以下面這幾個頌子,啊頭上六個是啊六度,自成熟的啊;第七個頌子是啊四攝,他成熟的。現在我們哪依著文把它唸下去。
159A 15'24"
二十七、身命資具三世善,各隨所願施有情,從心變現以布施,捨心增廣求加持。
那個啊就是啊布施波羅蜜。
197舊版.第一五九卷A
159A 15'39"
二十八、別解脫等諸律儀,捨命不犯眾惡行,若遮若性微細罪,羞恥防護求加持。
這是持戒波羅蜜。再下面是忍辱波羅蜜,看這個頌:
159A 15'55"
二十九、人及非人四大種,所作損惱多相逼,斷除瞋恚不與較,觀業忍受求加持。
再下面是精進波羅蜜,看頌:
159A 16'09"
三十、既為利他求菩提,無量艱辛經劫海,於諸難行無怯倦,著精進鎧求加持。
再下面哪是這個啊禪定波羅蜜,啊看:
159A 16'26"
三十一、念知堅固除沈掉,心緣一境生輕安,身心於善有堪能,隨意得止求加持。
這個地方說一下,這個啊這個頌子啊,整個地就把那個啊說啊奢摩他那一章啊說明。不過這一次我們講奢摩他的時候啊講《略論》的,沒有講《廣論》的。這是因為我們在基礎當中,基礎沒有建穩固的話,學《廣論》的止,可能不一定懂,啊然後談修行更談不到。那麼這個頌裡邊說「念知堅固」是什麼呢?就是真正學止的時候,最大的兩個毛病啊是掉舉、昏沉。而要想淨除它的最主要的靠什麼啊?靠正念、正知,啊正念、正知,所以這個地方的特別說明。啊大概的內容呢,我們仍舊啊衡準一下我們前面所學的啊這個,這個《略論》當中的啊止那一部分。再下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198
面是觀那個啊:
159A 17'33"
三十二、以分別智觀法性,即由觀力引輕安,復從輕安發深觀,願生此慧求加持。
那麼這個就是啊毗缽舍那,這一次我們講的呢也只是《略論》部分。關於止觀的詳細的內容啊,一直要等到我們將來有完整的基礎,建立穩固了以後。啊原則上面在我們這個地方呢,希望能夠在第三個學年的最後那一個時候啊,就再詳細講那個止觀部分。那麼以上這六個頌子啊都是屬於六度,啊屬於自成熟的。下面那個頌子的話呢,就是成熟他的啊,啊所謂攝有情戒裡邊的。
159A 18'26"
三十三、由施攝眾成眷屬,說如法語示利行,以身作則現同事,四攝利他求加持。
那個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個四攝。上面所有的這個,就是啊我們學大乘行者應該學的,再下面這個就進入金剛乘。那麼在《廣論》上面,那個金剛乘那一部分哪他並沒有說,只是說當你有了前面這個共道,能夠在身心上面呢善加積集資糧,調柔身心,那一個時候要想正式地成就的,很快成就的話,就這個路。實際上的,下面這幾點哪,也正是我們剛才引的《法華》、《華嚴》當中,前者是龍女,後者是善財,他為什麼能夠一生圓曠劫之因,真正的內在的特質、密意,在這個裡邊說明。說我們現在看那個頌子,說:
199舊版.第一五九卷A
159A 19'44"
三十四、已修共道成法器,當求具德阿闍黎,為入秘密勝上乘,受四灌頂求加持。
喔前面我們已經修了這個共道,這個地方共道分兩部分:一個呢是共下、共中,作為上士的這個啊共同的基礎,就是這樣。還有一個呢,上士部分的話,它對中、下來說是不共的,但是對於上士的兩種走法,一種是普通的顯教,那麼《廣論》上面叫波羅蜜多大乘,還有一種呢是特別的金剛乘,不管是這兩類當中哪一個,從發菩提心開始,到六度四攝這一段為止啊,這個兩類當中,不管哪一個都要學,在《廣論》一開頭的時候就特別說明。所以說現在假定你把前面這個共同要修的,已經修習了成就了以後,成就自己是個法器。那個時候啊,如果你要快速成就的話,欸,那要重新來。怎麼呢?求具德的阿闍黎。這個阿闍黎啊是就是我們的善知識,而這個阿闍黎前面是特別說明「具德」,要具足圓滿德相的。那麼求了阿闍黎幹什麼呢?你要真正哪進入,這個是秘密當中最秘密的殊勝的大乘法門,那時候就要求這個四灌頂,求這個四灌頂。
159A 21'28"
啊剛才我們曾經簡單地說這個《法華》的龍女、啊這個《華嚴》的善財,表面上面我們看不出來,實際上裡邊有它有深刻的內涵在。那麼這個內涵呢,真正說起來,現在《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介紹我們這個裡邊哪,都屬於在這個金剛乘裡頭。金剛乘裡頭,等一下我們回頭啊,會簡單地說明一下。啊那麼關於金剛乘裡邊呢有什麼樣的呢?看下面啊!就是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00
這餘下來幾個頌子。說你現在受了四灌頂了,那麼應該怎麼辦呢?說看:
159A 22'13"
三十五、所受真言諸密戒,若善守護易成就,不守決當墮地獄,捨命珍護求加持。
在我們受灌頂的時候啊,密教當中第一個,一定要啊受這個三昧耶戒,這個三昧耶戒啊就是說金剛乘的這個戒。在任何受一個灌頂,學一個真言乘的這個金剛乘的特別的法門之前哪,它都有它的相關的這個戒。所以說所受這個啊金剛乘的密戒啊,這是非守不可的,如果你能夠啊很精細、善巧地守護這個戒的話,那麼這個成就就很容易。反之,如果說是你不能守的話,不但哪自己學的不得成就,而且一定墮地獄。啊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哪寧捨身命哪一定要哇非常珍重、珍惜地護持。
159A 23'22"
因為你捨命,儘管你生命送掉了,最多喪失一生的生命,啊但是一墮地獄的話,那不得了的了!,修行的沒有成就,不但沒有成就,而且受無量無邊的大痛苦。你現在因為(由於)護戒了而成就,於是你……這個戒的特質,它能夠保護你,下一世呢馬上有得到如理可以修學的人身,而且是暇滿的人身,又可以得到善知識的攝持,所以這一點哪特別重要!。那麼你啊把這個啊密戒持好了以後,啊下面應該做的呢,從這個上頭啊,才可以呀修這一個真言乘的特別的─這一個地方就是指所謂無上密的啊!,無上密的最重要的中心是什麼呢?下面說:
201舊版.第一五九卷A
159A 24'22"
三十六、密部肝心哪二次第,達精要已起勇進,一日四座無間斷,依師教修求加持。
這個無上密,這在密教當中最中心是無上密。無上密當中的特質是什麼呢?所以它「肝心」,就是它的中心部分,就是「二次第」。哪二個次第呢?一個就是生起次第,一個是圓滿次第。這個地方我們哪不特別地介紹,啊因為我們條件不夠,我們只要認識一個常識就夠了。關於這兩樣東西啊,他說啊,你呀正確地得到了灌頂,得到了它的這個重要的內涵,修行的時候啊要真正勇猛精進。啊那個時候才是真正修行,修行的時候啊一天哪有四座。這個四座我以前也簡單地說過,這個四座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間斷。而且這個不間斷有兩種,不是說這個四座斷斷續續喔!,還有啊,上座既然不可以馬虎,下座還在繼續當中。啊這個在《廣論》一開頭的時候啊,我們曾經說明過。啊總之無時無刻都繼續努力,精進地,叫「依師教修求加持」。
159A 25'42"
關於這個地方的「依師教修」,依照著師長真善知識的教誡。大家回頭還想一想看,我們前面所說的,善財童子去參善知識的時候,文殊菩薩怎麼告訴他?說一定要依靠善知識的教誡的隨順,一點都不可以馬虎。這個是,啊看見沒有?所以說我們哪了解:噢!原來啊文殊師利菩薩在《華嚴經》當中,啊教善財童子指的這個特質啊,在這一個我們《廣論》上面,到這裡才圓滿地派上用場。前面要不要?要,當然絕對要!,啊不過前面要的話,所謂作的基礎,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02
現在呢的話究竟結果了,還是同樣地需要這個,啊同樣地說這個。啊《華嚴》上面也是,一開頭的時候,前面固然要善知識,到後來信解行證要修證(的)部分,進入的又要善知識。進入的第一個善知識,固然他給他說明這一些道理;最後啊在開彌勒樓閣之前哪,德生、有德童女又特別提醒他,說:「喔!對善知識要怎麼、怎麼啊……」這個地方有它特別意義喔!,這我先簡單地說明一下。啊那麼再下面說:
159A 27'09"
三十七、示茲妙道善知識,如理薰修同行人,願持正法久住世,內外災息求加持。
那個自己的願望。
159A 27'21"
三十八、願我生生遇明師,飽餐妙法甘露味,十地五道功德滿,速疾證得金剛持。
這個最後一個願。最後一個願哪妙極了!說怎麼呀?願我生生遇明師喔!。嗯,為什麼原因哪?因為我們整個的修行,必定要依靠這個大善知識,如果沒有大善知識啊,你根本不可能成就。啊剛才我們在重新溫習這個道前基礎當中,在《廣論》的所謂初開的主要的科目,第三,甲三那一科,如何說、聽這個相應正法之前哪,說生六種想,啊自己在病想當中,是特別說明什麼啊?,特別說明:欸,我們在無明當中喔!唯一的真正能夠引導我們的,一定要在得到了智慧的明眼人喏!。啊所以呀從一開頭就說「萬善根本從師出」,而最後歸結的時候又
203舊版.第一五九卷A
說。所以我們要了解這一個特質,這一個的重要,啊那個是總攝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綱要。最後又說:
159A 28'44"
此頌啊自「萬善根本從師出」至「速疾證得金剛持」,共三十八頌。啊如能全誦,至誠請求求加持,尤為圓滿,啊倘行者凡聞(萬分)不暇,(亦)也聽其便。
這是集這個三十八個頌子的一位善知識,啊特別加以說明的。那麼現在我這個頌從哪裡(來)呢?那個是尊法師,就是法尊法師啊,在實際地在收集的這個啊裡邊哪,就引證出來的一段的內涵。那麼下面呢我再把這個三十八個頌子啊,再約略地一一說明一下,把它個內涵哪,再回歸到我們前面所學的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頭去。159A 29'50"
205舊版.第一五九卷B
159B 00'03"
剛才啊我們把那個三十八個頌子啊,全部啊從頭到尾呀唸了一遍,那麼現在呢大概地解釋一下,解釋一下。啊總共的這個本論哪是分三部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呢就是講出離心,講出離心,這個出離心哪也可以說,就是到前面的共中士道為主。這個關於三十八個頌子當中到哪裡呢?我們不妨去數,從「萬善根本從師出啊」這個算為第一頌,然後呢「一切時處啊普攝護啊」是第二頌,我們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到那個第十三頌為止。那麼這一個部分的最主要的中心,我們要指出來,這是什麼?就是啊學出離心,學出離心。
159B 01'09"
那麼由於這個出離心,再把它推廣、推深,那個時候啊我們就要追下去啊達到發菩提心。普通我們很多人哪,修學佛法的人啊因為不了解真實相,總覺得出離心跟菩提心啊是兩件事情,或者把它看成是大、小兩乘各各不同。乃至於很多人說:「哎呀!我是大乘啊菩提心啊,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06
不要出離心的。」那麼這個我們學過《廣論》的人哪就了解了,啊!這是完全錯誤、完全錯誤。這個出離心是菩提心的真正的鋼骨,沒有出離心絕對沒有菩提心。啊同樣地我這裡順便一說,儘管我們現在說大乘、大乘,也讀《法華》、也讀《華嚴》,所以沒有辦法真正地去深入─所謂深入的話,就是如理、如量修持那個感得圓滿果報的原因,就是對它真實的內容你不了解嘛!,啊這個不了解你怎麼行呢?。所以說我們現在從那個真正的根本的出離心,啊再推深、推大、推及法界一切眾生,也要幫他們出離這個生死的大痛苦,那一部分叫作什麼呢?叫作菩提心,發這個菩提心。
159B 02'37"
啊那麼這一個菩提心的話呢,啟發這個菩提心了以後,再行菩提行。啊這個從哪裡開始呢?從下面這個表上面啊有個小括弧,「(依阿底峽尊者所傳修菩提心法)」那下面開始。換句話說,第十四頌,啊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到二十一為止,那個是啊所謂金洲大師傳來的,啊七因果的。再下面的話呢,這一個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啊是寂天菩薩傳的自他換。第二十五啊,就是發了這個心為了堅固,所以第二十五個頌子的話,仍舊是屬於發菩提心的。那麼這個地方為止呢,就是說菩提的願心。
159B 03'32"
由於願心從第二十六頌開始這是菩提行心;然後呢下面就是啊所謂啊這個啊成就這個啊菩提的
207舊版.第一五九卷B
資糧。至於說,啊這個我們數下去啊,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二十九就是忍辱啊,三十那麼就是啊精進。三十一、三十二這兩個頌子的話,這是什麼呢?這個啊就是一般說起來的話,就要得到真正的正知見,啊正知見,或者說我們能夠證入這一個啊真如實相,或者是空緣起,喔不同的我們的派系,不同的名詞,可是內容是一個。哦整個的佛法哦三部分:第一個呢出離心,第二個是菩提心,第三個呢就是怎麼去證得這個空正見,圓滿這個菩提願心。那麼說,三十三以後的這幾個呢那都是包含在這個裡邊,怎麼去圓滿它,因為顯密二教的不同,而分出這兩個的差別,這兩個的差別。啊那麼關於這個頌子的話,我們只要對著我們前面所學的《廣論》,這個一部、一部分下去的話,就可以正確地了解了。
159B 05'03"
那麼現在這地方呢,請我們大家翻開《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第十一頁,啊第十一頁。我要說明的是什麼呢,十一頁啊看那個啊第二段,啊如果算行數的就是第七行,第七行這個上面有一段話:
159B 05'29"
是故應當依善依怙,於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數取趣成佛支緣,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遮趣(遮)門,而現修學耶。遂於其因,集(積)聚資糧,淨(治)除罪障,廣發正願。以是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08
這一句話前面已經說過,而且不止一次,為什麼今天在這地方又提醒一下呢?因為我們對於本論哪從頭至尾學過,而且到最後啊用《華嚴》、《法華》來證成,證成了以後啊,這個意義對我們就又不一樣了。前面我們說是膚淺的,不了解它透徹的,現在經過了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把它那深義抉擇出來。這個四句話,平常我們哪可以呀用不同的方式來分類,說譬如說,經常我們說的「涅槃四因」,這個是這個《涅槃經》上面引的。就是說我們要證得最後圓滿的大般涅槃的話,需要這樣的幾個條件。哪一個呢?第一個是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幹什麼呢?從他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法隨法行呢就是講修。那麼就證得那個無上的啊菩提─啊大涅槃的果。
159B 07'22"
這個裡邊第一句呀是告訴我們,喔我們要依靠善知識,這個善知識啊我們大概都有一個了解了。那麼善知識幹什麼呢?欸,他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所以他下面說,「於其一切正言」,這個道理呀我們哪要整個地生起確定不疑的見解。前面已經說過,這個地方的意義有它很不同的內涵,而這個我們特別一方面回憶《廣論》前面告訴我們的,說:所以稱為下士所以稱為共,中士又是共,而進入上士。乃至於《妙法蓮華經》當中、《華嚴經》當中,快、慢成就的不同,我們立刻就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啊一個結論了。
159B 08'19"
為什麼原因快,為什麼慢呢?就是:喔!如果我們一開頭的時候,能夠把成佛所有
209舊版.第一五九卷B
的圓滿的道理,從善知識這個地方聽聞了解了以後,然後按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上去走的話,那就快了,那就直了!,不會在任何地方停頓。因為我們不會執著:喔,這個是,啊,我以為如此啊!得少為足這種現象整個地就消除掉了。結果呢,前面哪雖然好像啊慢一點,你得花很多時間哪認真去學啊這個東西啊,最後啊卻是占了絕大、絕大的便宜。這個便宜啊絕對不是我們世間所能夠想像的,絕對不能世間所能想像的。所以這個上面哪,這一句話對我們有非常重大的特別意義呦!。
159B 09'16"
所以,找到了善知識,不必忙著啊馬上去啊去修證,而必定要把最圓滿的教授啊應該有正確的認識。而不但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喔,還要啊生起定解。那麼這一個是說明什麼呢,在什麼地方呢?就是聞、思。啊「聞」那是善知識的,他儘管聽懂了,但是啊你是不是能夠確定不疑地、確定不疑地,產生啊實殊勝的見解,而不為外面的隨便一切事情來動搖呢?這個啊要經過自己的如理思惟的。啊所以這一個地方告訴我們哪,要「令起定解」喔。看噢!在這個道前基礎一開頭的時候,已經說明了這個關鍵。啊所以我前面曾經說過,如果說你條件夠的話,前面學,欸,你已經能夠把握住重點了。可是如果我們條件不夠,沒關係啊,我們哪整個地圓滿認識了,回過頭來啊,仍舊可以啊走這個最快速的路子。
159B 10'28"
那麼有了這個認識以後呢,於是我們就找到,喔!整個成佛是這樣的,那麼從哪裡下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10
手呢?於是啊下面是找到現在現的下手之處,所以說「諸現能修」的啊就修習。平常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一點的話,我們往往:欸,現在是這樣囉,其他的什麼都不要囉!。喔,這個持戒嘛也就是執著在戒上面;念佛的話呢,執著在念佛上面。乃至於學教,本來學教是要圓滿認識這個教理,希望走最直接像龍女、善財這種路線,結果我們也走偏了。啊偏到最有趣的是,現在譬如說有一派叫這日蓮真宗,啊他其他什麼都不要了,只要念「妙法蓮華經」這六個字。這種現象都沒有了。那會怎麼呢?說:我現在找到了,現在能修就修。那麼不能修怎麼辦呢?我們絕對不會排斥它。
159B 11'28"
啊因為我們現在排斥的因,種下去了以後,將來你這個感得惡果啊,你注定你要走遠路。而我們有了正確的認識,認識,現在之所以不能修,正因為障礙未除,資糧未具,我們怎麼可能再排斥它增加自己的障礙呢?。啊我們現在修習無非是要淨除障礙、積聚資糧,當障礙除掉,資糧慢慢地積聚了,你慢慢地就能夠深入,那個時候就照著它一步一步去做呀!。所以眼前做的正是為一步一步昇上的準備,所以他說「諸現未能實在進止(者)」的啊,絕對不可以因為不能做的原因哪就棄捨它。而應該怎麼辦呢?「應作是思願於何時」,就是正是我們內心當中發的願哪:我們要努力啊,好好地現在努力啊!,到什麼時候嘛希望能夠去做啦!,這樣。
159B 12'28"
因為有了這樣的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認識,所以呀我們在沒有做到之前哪,先已經積這個因,
211舊版.第一五九卷B
有了這個因,將來感得這個能夠做的果。那麼這個因是什麼呢?就積聚資糧啊,淨除罪障啊,廣發大願哪!。你能夠這樣的話,不要多久,罪障既除掉了,資糧就(積)集聚了,那麼智慧也增長了。你的願力在這一個地方啊,所以不要太久啊,「增長智慧、能力」呀,到那個時候啊什麼都學,所以很快的啊就能夠啊成就,像龍女或者善財童子這樣的成就。啊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去一看的話,哇!這個才是了解,原來《廣論》的的確確是說明啊《華嚴》、《法華》上的,最究竟圓滿的道理,是千真萬確啊,是千真萬確啊!。
159B 13'30"
啊,現在呢看了這個以後,我們哪再翻過來,啊再翻過來。翻到哪裡呢?還是啊《菩提道次第廣論》,《廣論》看什麼?看五百五十六頁,那是靠最後頭了,最後頭了。這個也說過,最後頭啊我們看,啊先數一下啊,一、二、三、四、五,先看那個第五行,那個第五行啊下面,最下面一句:
159B 13'58"
此復若能修習下下,漸於上上增欲得心,聽聞上上而於下下漸欲修行,是最切要。
這個以前講過了!,啊現在如果我們整個地圓滿了,回過頭來再去溫習一下的話,那時才發現:啊!千真萬確。以前聽人家講,這是人家的,如果說我們能夠在聽的過程當中,自己如理思惟、觀察,而且隨分隨力去行持。那樣過來的話,你那個時候再去回頭一看這兩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12
句話的話,啊!千真萬確,千真萬確。所以我在這裡呀重新把它再看一下,這個次第這麼重要!。下面說:
159B 14'50"
若於前者全無所有,專修心住專樂見解,難至宗要,故須對於圓滿道體引生定解。
這幾句話呀,不但我們《廣論》哪,馬上派得上用場。剛才我們說,我們看《法華經》乃至於我們哪啊看《華嚴經》,儘管說:哎呀!《法華經》啊佛一再說啊這是經中之王,說「我自己呀以往說的經啊,沒有一個比得上這個《法華經》的」;又說它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又怎麼樣、怎麼樣。啊,乃至於我們現在很多人天天念誦,有沒有功德?當然有!,但是這個功德啊最多只是感得說,哎喲,這個人有什麼樣的好的現象,它《法華》上面真正的意思教你很快成佛,你有嗎?沒有。那麼為什麼呢?喏,就在這裡了,就在這裡!,所以這兩句話:假定你不懂得這個必然的次第,不照著這前面的一步一步地來,你單單在某一個地方啊,或者修定,或者是乃至於念、或者是拜的話,啊!這個啊很難得到它的中心最主要的。這個中心主要的就是啊,要你最快速地成佛。那個時候我們才會了解,才會了解。
159B 16'10"
欸再不然的話呢,我們哪不容易把握得住這個特質,以我來說我以前也是這樣。有一段時候啊我看見有一個人哪,喔,很認真,那個時候剛出家啊,人家天天拜《法華經》,都覺得:哎
213舊版.第一五九卷B
唷,這個啊無量無邊的功德啊!,我也想:對呀!,嘖我現在一心一意要求。當初因為是念佛也不管它,後來心裡確實也想過了:欸,我也這麼拜一下。乃至於更多的啊,就拜《華嚴經》喔,啊!這個時候我也心裡想這樣想。啊有沒有感應?有感應。可是一直等到我學了《廣論》以後才曉得:唉!這個感應是感應哪,可是《法華》啊、《華嚴》真正的宗要是什麼啊?要你最快的方式成熟啊!,但是對不起,我怎麼翻、怎麼看,就是不懂。
159B 16'59"
啊我自己還有一部啊《華嚴疏鈔》,十本喔,非常厚喔!。那個書二十幾年以前,因為我看了《華嚴》很感動,也想學。啊!我師父啊他老人家啊就特別買了送我一本。現在算起來這個不什麼稀奇啊,啊那個時候一本《華嚴疏鈔》,哇,那好不簡單喏!,啊我很珍貴地去看,看了半天哪,也看不出個頭面來,看不出個頭面來。啊一直等到我把《廣論》從頭至尾學過了,那個時候才曉得,我要這一點哪我在前面一再跟大家說明過的。
159B 17'36"
啊所以今天大家我們每一位同修啊,經過這樣的一個層次學下來的時候,我想重提這兩句話的話,就有很不同的內涵。啊所以在這個時候啊我們自己曉得願意怎麼啊,怎麼聽聞、怎麼思惟,怎麼樣使得我們對於這個圓滿的道體啊,產生決定不移的定解。有了這個定解以後,那個時候才談得到修。那麼在這個修的時候,他下面告訴我們哪,我們繼續看那個《菩提道次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14
第廣論》五百五十六頁,繼續下去,文啊:
159B 18'12"
修彼等時,亦當聰利令心平等,謂於引導修道知識,敬心微劣,則斷一切善法根本,故當勤修依師之法……。
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的三十八個頌子當中,他一步、一步、一步告訴我們。下面我們繼續看下去,看到五百五十七頁,五百五十七頁呀它看第二行。啊前面那個就是簡單、扼要地說明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幾個啊重點,那麼也就是這個三十八個頌子當中的,前面那個共道部分的。最後他說:
159B 18'59"
已釋上士道次第中學菩薩行,應如何學慧性毘缽舍那之法!。
到這裡為止,就是這個《攝修求加持頌》當中,一直講到第三十三頌為止,講圓滿了,乃至於呀把共道修圓滿了。下面說:
159B 19'30"
第二特學金剛乘法。
欸,這個在以前是只是簡單扼要地說了一下,也沒有說內容。那麼今天同樣地不說,可是呢今天我要說的,怎麼樣進入金剛乘的關鍵在哪裡,在這裡說一下。我們看文:
215舊版.第一五九卷B
159B 19'50"
如是善修顯密共道,其後無疑當入密咒,以彼密道較諸餘法最為希貴,速能圓滿二資糧故。若入彼者,如《道炬論》說,先以財敬奉教行等,令師歡喜。啊較前所說尤為過上,然是對於能具咒說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
這裡簡單地說明一下。說前面的共道啊已經善巧地修學了,那個時候我們哪毫無疑問地要入這個一個金剛乘,這是因為這個啊最快速。在所有的一切當中這是最快速、也最希貴,為什麼呢?它因為用最快速的方式能夠圓滿兩種資糧。我們以前雖然說過很多(彈指)次啊,但是啊總心裡面有懷疑說:嗯?平常人家都說要三大阿僧祇劫,實際上動不動無量阿僧祇劫,現在你很快速地圓滿,有可能嗎?總覺得這是啊密乘當中的好像特殊的說法。現在呢,我們引證了《華嚴》、《法華》,欸,結果發現《華嚴》、《法華》真實的內涵,卻也是啊教我們以最快速的方式,不管是《妙法蓮華經》當中的龍女,以及《華嚴經》當中的善財童子,那個善財童子更是特別地詳細說明。
159B 21'35"
譬如說,《法華經》上面,容或有人還說:欸,那個龍女她到底成了什麼佛?因為圓教當中判的所謂說啊:「啊!這個啊圓教的這個初住以上的話,他都可以、都可以……或者別教的啊初地以上,都可以八相成道喔!」這個我們先不談。而圓教來說,那麼沒錯啊,圓教善財童子所參的五十三員大善知識,那確實百分之百的最後的等覺後心,乃至於成妙覺位吧!。這個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16
上頭不是普賢菩薩親自給這個啊善財童子說的?說:「你現在經過了這個啊文殊師利菩薩大善知識的攝持,聽從他,由於你自己的發的願心,勇猛精進地行持。以及五十幾參,啊經過這麼多的百城煙水呀,依善知識的指授、加持,你現在所證得的那個內涵哪與我(說換句話說普賢菩薩)相等,與諸佛相等。這一個所證得的內涵,一般來說,普通啊那一些修大乘行者的菩薩,要都要經過無量阿僧祇劫才能證得,你卻在一生當中證得。」不是嗎?,所以這個絕對不是說單單金剛乘當中,實際上呢這個顯教當中啊也完全說明。
159B 23'16"
雖然說明了,剛才我說:欸?《法華經》上面怎麼個行持卻沒有了!。《華嚴經》上面怎麼個行持卻沒有了!,這樣。真的沒有嗎?有的!,啊那麼在這個整個的教授當中,現在歸納起來,歸納在哪裡啊?說這個叫密教當中啦!,所以我們首先有了這個認識啊,才我們不會拿我們的知見來排斥它。而我們的知見偏偏又是什麼啊?凡夫的,啊是無明的相應的。所以我們前面了解了這一些道理以後啊,那我們才知道,得到了正知見,你如理去抉擇,那就對。反過來你說:「啊,那我們不要啦!不要聽自己的,總是聽善知識的。」但是你沒有正確的知見,你沒辦法判別的這個善知識,偏偏就是惡知識你跟了他,那又完啦!,那又完啦!。
159B 24'10"
所以這一個地方又告訴我們哪,說啊:你無疑地要進入啊這個啊密乘哪!。那麼進入密乘的話,它能夠最快速地圓滿哪兩種資糧啊!,那個時候啊第一個還是要依靠善知識啊!,這個善知識太重要
217舊版.第一五九卷B
啦!。但是再說這個善知識的行相,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他下面又特別叮囑我們一句話喲!,這一句話什麼呀?「然是對於能具咒說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就是這一句話。
159B 24'40"
說這個善知識沒有錯,但是你必定要怎麼樣呢?要說具足這一個善知識的德相的才可以。啊萬一!因為啊條件不具足,大家還記得吧?,啊說不能十全十美、百分之百,那麼至少要在起碼的─在《廣論》上面告訴我們起碼是「八分之一為下邊際」。而這個前面說的這個八分之一的下邊際啊,是指前面的顯密共道喔!,現在這一個地方是說什麼啊?乃至於你進了密教還要最下的這個,這個條件的話,那個條件就很高、很高囉!,那個很高、很高囉!,他這個真正的條件哪,都是要啊所謂的相當的證量相應的內涵。你有了這樣證量相應的善知識,你才去依靠他,那就對了。啊所以這個地方啊我們先要了解的啊,啊這要了解的。所以我這個地方的啊,只簡單地說一下,簡單地說一下。那麼關於這一段文當中啊,啊我把它唸一遍,啊唸一遍,重要的地方我再說一下。說:
159B 25'57"
然是對於能具咒說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其次先以清淨續部能熟灌頂,成熟身心。次當聽聞了知守護,爾時所受的三昧耶律。
就是剛才我們唸這個三十八個頌子當中的,說「所受真言諸密戒,若善守護易成就,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218
不守決當墮地獄,捨命珍護求加持。」那麼我們繼續下去,看那個《菩提道次第廣論》五百五十七頁這個文:啊
159B 26'37"
若為根本罪犯染著,雖可重受,然於相續,生道功德最為稽留,故常勇猛莫令染著。又當勵力莫犯粗罪,設有誤犯,亦當勤修還出方便,彼等皆是修道基礎,若無彼者,則如牆傾,諸危(屋)是故。
啊他就告訴我們:這個是基礎喔,沒有這個基礎的話什麼都談不到喔,啊你在這個上面建房子的話,造牆牆塌,造屋屋坍。是啊他下面就引證:
159B 27'17"
《曼殊室利根本教》云:「佛未說犯戒,能成就諸戒(咒)。」此說全無上中下品三等成就。
那不管是什麼樣的成就,最起碼的都不成功。
159B 27'34"
無上瑜伽續說,
這無上瑜伽續就是說無上密續,密教的經典說:
159B 27'42"
若不守護諸三昧耶,下劣灌頂,不知真實,此三雖修啊終無成就,
我們修學密教需要三個條件:第一個呢,要能夠善巧守護這個三昧耶戒。所以這個密
219舊版.第一五九卷B
教的戒是非常嚴持、非常嚴密。在我們一開頭的時候,談到這個啊所謂善知識的行相,講阿底峽尊者的時候,那個時候曾經提過,大家回憶一下。不要以為說,喔,你隨便哪灌了一個頂就可以囉,你如果說不能善巧持的話不行。而要想持那個三昧耶戒的話,它基礎一定是在別解脫戒,在菩薩戒。啊如果我們哪馬馬虎虎隨便受的話,欸有很多人覺得灌了頂不知天高地厚,總覺得我是學密教的。如果你了解了《廣論》去一衡量的話,我們怎麼夠資格啊?連它得不得三昧耶戒都不知道!,因為你前面的沒基礎,你就得了三昧耶戒了嗎?菩薩戒都談不到,別解脫戒就得不到。所以有很多人哪,這個地方我們值得我們哪小小地要停一下,觀察一下。緊跟著要還要灌頂啊,說要圓滿的灌頂喔,下劣的灌頂也不行。灌了頂以後,修法的內涵你不知道還不行。所以它具足三個條件喏!,要第一個要守護三昧耶戒,第二個灌頂要圓滿,第三個啊它的內容啊要一點無誤地把握得住。有了這個三個才可以談修習,是這樣。嗯你沒有這三個,再怎麼修沒有用。所以有的人以為學密教了,根本談不到!。
(故若不護三昧耶律而云修道,是極漂轉咒理之外。)
159B29'33"
下面告訴我們哪說,假定不能善巧地守護三昧耶,說是修道的話,對不起,他根本哪說「是極漂流(轉)咒理之外」。他就說啊,對不起,你根本就是說啊連它這個真正的道理你都不知道,你完全是個外行,外行你談什麼修行呢,那不是開玩笑嗎?。
159B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