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P223L10-P224L06 | P225L01-P226L11-菩提心次第
原文:P223
【(第二)哦修習 希求!菩提之心者!…。由如前說次第所致,便見利他定須菩提,起欲得心…,(然僅有此猶非滿足。)】【如皈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功德,先應盡力增長淨信。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能為引生「發心之心」,(因)雖有多種,然悲為勝!,】【自力所發極為殊勝,(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經》所說。)】P224
【第二依寂天教典而修分三:】【一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的過患,(二若能修習彼心定能發生,三修習自他相換法之次第。 今初)】
【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過患者。《入行論》云:「若有欲速疾,救護自及他,彼應自他換,勝密密勝應受行。」】【又云:「盡世所有樂,悉從利他生,盡世所有苦,皆從自利起。此何須繁說,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觀此二差別。若不能真換,自樂及他苦,非僅不成佛啊,生死亦無樂。」】【謂當思惟,唯自愛執啊,乃是一切衰損之門。嘶愛執他者,則是一切圓滿的(之)根本喔。】
【若修自他換易意樂,定能(發)生起。】【如先怨敵聞名便怖,後若和順相結為友,設無彼時亦能令生最大憂惱,一切悉是隨心而轉。】【故若能修,觀自如他,觀他自如(自)亦能生起啊。】【(即此論云:)「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又云:「自身置為餘,如是無艱難。」若作是念,他身非我身,云何於彼能生嘶如自之心耶?】【即此身體亦是父母精血所成,是他體分,】【然由往昔串習力故而起我執。】【若於他身修習愛執,宛如自體亦能生起。】【即彼論云哪:P226「如汝於他人,一滴精血聚,虛妄執為我,如是應修餘。」】【如是善思勝利過患,則能至心愛樂修習,又見修習便能生起。】
【彼修自他換易之理,次第云何。】【言自他換,或說以自為他以他為自者,非是於他強念為我!,於他眼等念為我所而修其心。】【乃是改換愛著自己,捨棄他人二心地位,】【應當發心愛他自如(自),棄自如他。】【故說改換自樂他苦!...,】【應知亦是於我愛執視為(如)怨敵,滅除愛重我之安樂。於他愛執見為功德,滅除棄捨他身(人)痛苦,於除他苦殷重修習,總當不顧自樂而除他苦。】
【(此中分二:一除其障礙,二正明修法。 今初)
修習此心有二障礙。一謂執自樂他苦所依自他二身,猶如青黃各各類別!。】【啊其次!於依此所生苦樂,亦便念云,此是我者應除應修(應除),此是他者(輕而)應棄應捨。】【能治此者,】【謂觀自他非有自性各各類別,唯互觀待,】【於自亦能起如他心,於他亦能起自覺心(故),】【如彼山此山。譬如彼山雖在(就)此岸起彼山心,若至彼山則定發起此山之覺。】
解說:
097A00’00”
那一兩滴糖汁啊,就加上去要想令它、令它甜哪,097A00’07”哦不可能。
所以我們的內心哪,是「無始煩惱苦味」所薰的這個相續呀,「少少修習慈悲等德,悉無所成」哪,少少修一點,不行。「是故應須相續修習」,所以你要繼續不斷的修習,繼續不斷的修習!。啊凡是這種道理啊,這個你把十二因緣這個前後的觀念弄清楚了,四諦、十二因緣的觀念弄清楚了,嘶你把這個道理用到哪裡,這哪裡這個概念就非常具體,非常完整的現起來了…。不同的,只是你如果只管自己,叫小乘,如果說啊你用這個方法幫忙別人,哦大乘;方法本身無所謂大、小,只是你的發心,啊這一個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所在。那麼講到這裡,這上面哪也就是說我們正修的三樣當中,啊這個「正修希求菩提!心」當中,那第一點啊「希求利他之心」,啊那麼從這個上面已經有了。希求利他之心,再下面的話呢,為了了要「利他」,所以你必然!歸結到,現在啊要「利他」就要有「這樣的心」。第二個呢,
097A 01’40”
啊那麼…這一個「欲得心啊」,還不滿足,這講一下。就像我們照著前面這個次第,嘶啊怎麼樣想辦法策發這個利他的心。說,既然你要利他呀,對不起,你雖然有這個幫助別人的「心」,但是呢!你必定要有幫助別人的「能力!」。你沒有!幫助!別人!的「能力」的話,雖然!你想!利他,不行。同樣!的道理!,嘶欸!雖然我們看見的苦啊,我們呢想脫苦!,但是你必定!要有!脫!苦的「方法!」呀!,這一點!非常重要,啊非常重要。用在別人身上叫「利他」,用在自己身上是「自利」。同時你如果沒有「自利」的話,畢竟沒有「利他」…。這個話,再這麼說一遍!。就是說,你是的,我們現在看見哪啊一切的苦,不管你這個苦!來由什麼樣?,或者是自己自身親身感受,嘶啊或者是身上感受,或者心理上的逼迫。身上感受啊,自己啊種種的啊殘缺、病痛,然後呢啊自己自己病痛啊固然苦惱,殘缺不全哪被人譏笑。嘶心理上的呢,譬如說啊遭到種種心理上的逼惱,從小的時候,是家庭的啊失去溫暖;嘶然後長大了,看見社會的情況,嘶哎呀,這一個啊實在啊不理想啊。所以啊我們感覺得這個痛苦無比啊,嘶要求..。097A03’40”
啊那麼現在我們修行的人呢?,主要的靠我們宿生的善根,啊然後呢了解了這個世間的痛苦,然後就策發我們要跳出痛苦。雖然有了這個「心」,跳得出、跳不出啊?跳不出來,跳不出來。還必定要什麼啊?還必定要跳出的這一個「正確的方法」,對不對?,哪一個人不想「快樂」,哪一個人不想「離苦」,但是你沒有正確的「方法」,得得到快樂嗎?得不到。沒有!正確的方法,您能解決得了痛苦嗎?解決不了…。進一步,為了幫助別人,也同樣的道理。所以現在這個地方說,啊你要真正的這個利他呀!,啊單單這個心還不夠啊,還要發這個心。啊所以單單這個啊,這一點哪是不夠的啊。那麼下面呢告訴我們,啊一定要說這個「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滿」他的「願」,這樣,說你!要幫助一切人的心,嘶怎麼樣才能夠滿幫助人的願---這個時候,叫作「菩提心」。嘶
097A 05’11”
【如皈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功德,先應盡力增長淨信。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
這一個道理,前面說過了。「皈依」,你為什麼要「皈依」呀?現在我們簡單的說一下。嘶自己啊感覺得:嘶「哎呀,生死無常」,嘶然後呢又一切都是痛苦,一無依靠,啊唯一這個時候可以啊,要救我們出來的,只有這樣的一個對象,他也解決一切問題等等!。欸既然!你現在要幫忙人家解決,你當然也必須要!具足這個條件,對吧?,只求自己是「皈依」;也要幫助別人,你不但要皈依,也你要「學!」你「所皈依的對象」,這個是必然的道理嘛。所以這一個地方就告訴我們,啊那就是前面所說的啊。那麼那個時候!,你要幫助別人的時候哈,不僅僅是皈依他;你還要說,我一定要還要學他呀!,然後!能夠幫助一切人解決這個問題呀…。所以這一個時候啊你!對所學的這個對象…,啊又更進一步的!要產生哪淨信心,了解他的殊勝的地方,增長你自己的淨信心,效學他達成這個目標,啊所以「先應盡力增長淨(信)心」。097A 07’00”
在這一個啊《隨念三寶功德經》哪,所以為什麼我們必須要天天念,你天天念哪,你隨時隨地呀啊把這個目標懸在那裡。不要說你要發大乘心,就是你要皈依,你要想:啊,你為什麼要「皈依」他呀,啊原來他有這樣殊勝的功德,這樣圓滿的利益。你!把這個大目標擺在前面的話,那個時候就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你不會為眼前的這種啊小小的一點迷惑所迷惑住了。啊小小的、稍微一點的小小甜頭啊,哎呀,你就跟著它去了。啊所以我們常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要遠大的目標完整的擺在這個地方的,眼前的、小的東西啊動不了你了。平常我們只看見小錢、一點點小的好處,嘖就這樣。所以像一個小孩子,我們說一個比喻,啊他看見了糖啊,他就不肯走了,你怎麼騙、怎麼哄也不行。然後呢!你另外定一個地方啊,他那個地方擺的啊一個一塊一糖,它還不一定很好吃;另外定一個地方喔,擺一大堆最好吃的啊,啊,他那一塊糖他就不要了…,啊這個是…實實在在的情況。097A 08’25”
又佛法真是了不起,它不是以很高的標準哪來責備我們,而是說有完整的一個道理呀引發我們。這是為什麼我們哪一直要經常思惟、觀察這一個「圓滿的好處」,這樣。然後你才能夠把這個要期望的這個心,嘶推向這個高的目標去,啊高的目標去。那麼等到你呀對於這個佛的種種的事業、功德,了解得越深越透徹,嘶那你的那個「淨信」是越增長…,認識也越清楚。所以「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啊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嘶!你了解了,產生了淨信心以後啊,你才曉得:「嘶哎呀,對呀,這個才是我要的啊,嘶我要幫助別人也必須要這一個東西啊」,是啊你那個淨信心一增長的啊,你的好樂心也就起來了。097A 09’40”
哦我們現在的,對什麼呢?我們我們有我們歡喜的東西。然後呢,是的,對於你!真實應該歡喜的東西呀,應該有個深入的了解。嘶你越了解得多,越了解得透徹吧,你的(好)嚮往之心啊就啊增長了,增長了以後,你一心一意要去求它了。所以啊這個「好樂之心」,以前!這個「貪愛」是壞的,啊因為「無明」相應的;現在!呢!,不是!別的!,就!把!那個「貪愛之心」的「轉一轉」,啊以「智慧」相應!的。說!…,不怕你「不貪愛!」,怕只怕你啊「弄錯了!」,「貪!愛!」的結果!,害了你自己呀也害了別人。現在!你就!把!那個「貪愛!的!心啊」轉一轉,結果!啊!你不但自己得到好處,也利益了別人。那個!時候!,這個「貪愛」是越大越好啊,這樣,所以這個叫作「善法欲」。你有了這個善法欲啊,那!一心一意說!啊,「我一定要做到它」,啊那個時候你就了解啊,不但是利他呀,就是自利呀也一定要得到「這一個」,這個就是「佛的智慧」。有了這個智慧呀,才能夠真正解決一切問題,那麼!你幫助那一些人的這個目標,才可以達到。所以這一點哪,是
097A 11’14”
【能為引生「發心之心」,(因)雖有多種,然悲為勝!,】
喏,這一點告訴我們了,是的啊,引發!你!發大菩提心的「因」有很多種,前面說過了。前面主要的啊舉了四因、四緣、四力等等,可是這一個裡邊哪,最堅強、最有力、最殊勝的是什麼?前面告訴我們這個「悲」。
097A 11’45”
【自力所發極為殊勝,(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經》所說。)】
大家還記得吧,四力是哪四力?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這個裡邊哪由於自力跟因力發的是堅固,由於他力跟加行力發的就是不堅固。嘖啊…那麼這一個是什麼呢?《修次初篇》引經上面啊所說的啊。我在黑板上寫了,這個是《華嚴經》上的偈子:「魚!子!菴樹果!,菩薩發大心,三事因中多,結果者甚少。」這個魚呀,啊是那個產卵的時候啊,非常多、非常多,一大堆成千上萬的啊,但是最後那一些也能夠!長出來的啊,很少;菴樹也是另外一種。啊還有呢「菩薩發心」,發心的人非常、非常多,啊所以「因地」當中啊,就是發那個菩薩心的人非常多,但結果的時候啊,非常少、非常少。為什麼呢?…,為什麼呢?。…097A 13’03”
在這地方啊告訴了(ㄌㄧㄠˇ)我們一部份,當然理由很多。所以前面說四因、四緣、四力等等,是由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說法。現在這地方告訴我們哪最殊勝的是什麼呢?「悲心」。而且這個「悲心」還要什麼啊?初、中、後,一直…。不是說你一趟發了(ㄌㄧㄠˇ)就可以的。啊因為!呀!眾生無邊,而且呢剛強難調,所以!如果你不繼續增長那個「悲心」的話,雖然你有了這個心,開始的時候很猛利,嘶磨、磨、磨、磨、磨、磨、磨,慢慢就要磨掉了。我想我們哪一般都有這個,一開始的時候,發一個很猛利心:「哎呀,我想做這個」。大家都有這個:哎呀,一聽見修行好,馬上要去修行;一聽出家好,馬上要出家;嘶一聽見這個好,就要這個..。嘶然後呢跑的去呀,慢、慢、慢弄、弄、弄、弄,越弄越糟、越弄越糟,弄到後來就塌掉了,啊太多的事情這個樣。097A 14’12”
為什麼原因呢?就是這個「理路」不清楚,這個「次第」不明白;乃至於明白了以後呢,也沒有如量:如理、如量的修證,去增上它…。現在這一個地方,每一個地方它那個必然的關係呀,抉擇得、簡別得絲毫無差,所以在「因地」當中沒有一點點遺漏。要不然你「因地」當中稍微一點遺漏,將來你一旦開始走了以後啊,到那時候「漏洞」沒有發現,跑到半路上就「來不及」了,那只有「拋錨」,啊「車子」一樣。所以我們平常啊欸急急忙忙的開始,結果呢「半途而廢」呀,多多少少還走了「一半」諾,哦不管是半途不半途啦,反正你總歸是啊「白做(走)」,這一點我們要了解。嘶所以本論的前面每一個地方的「細辨」,真正重要的就在這一個地方,啊這一點我們要了解。097A 15’15”
那麼在這一個地方啊,它「自、他、因、加行」四力,在前面哪二百一十一頁上面,如果你們要看的話,你們自己可以看,我在這兒說一下。什麼「自力」?就是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這一個地方啊,喏,就以我們的悲心,說:「我啊,曉得這是我母親啊,嘶念她的恩哪要還報,不報真是不行啊」,然後!呢!,這!個完全是(由!自!)由你自己內心!發出來的啊…,啊你一心一意只想:「嗨呀,要做這個,要做這個..」。不是啊別人,別人而告訴你啊:哎呀,這個好啊,或者什麼..,你聽得蠻來勁,但是您內心,心裡面哪,嘶總是被人家..,這個兩個不一樣。097A 16’03”
那麼「因力」呢?就是由於你這樣的這一生修習,到下一生那個心裡面就有很強有的力量。那「加行力」是這一生努力的。但是那個加行跟因力有直接的關係喔,就是你這一生不斷的加行,到下一世變成功因力了。所以你生生把!那個加行,你只要做對的話,每向向上去、每向後去,這個力量就越來越增長…。所以你眼前是以自力,然後呢這個因力,不斷的加行,再加上外面的力量的來配合的話,你四力具足的話,那更是堅固啊,而這個裡邊最主要的!,你把持著這個根本因,嘶然後呢有了根本因以後啊,再輔助於這個圓滿因的話,自然一定成功…。097A 16’54”
啊所以這一個地方啊,我們既然了解了,說這一個大菩提心嘶有這麼個殊勝法!。而!經論上面告訴我們,實際上呢也的的確確如此,哦這麼個難得!。啊現在我們非常幸運,也可以說我們宿生大善根所使,能夠得到這樣的圓滿的教法啊,嘶自己要啊無比的珍惜啊。哎呀,這個無價之寶啊,好好的努力啊,好好的努力啊。所以昨天晚上溫習的時候,大家記得、不記得?,嘶如果我們!善根不夠,力量不足的時候啊,他告訴我們種種不同的方法來加強它。這個裡邊最好的一樣東西,記住:「隨喜」,啊這妙不可言、妙不可言,你在任何時候,少用功力。還有一個:「供養」,這樣。你不要用太大的功力,就可以呀能夠積聚無比的、圓滿的廣大資糧。097A 18’10”
這個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的的確確不大容易…。啊可是呢這個關鍵在哪裡?就是你知道、不知道,就是這樣。我們不知道的時候啊,自己還覺得很對咧。啊所以,第一個啊你正確的、如理了解了,你只要去做。啊我們總是看見什麼啊,欸總是馬上反應到;欸看見的事情是外面的!,然後呢你現在修的,是修你自己的---怎麼樣把外面看見的情況啊,經過你的正知見哪,變成功你的功德。他不對!,你了解了他不對呀,啊你呀要策發你的悲愍心;他對!了!,你了解了這個啊,然後你的隨喜心。所以不管他對呀、不對呀,對你來說啊總是增長功德…。否則你看見不對,啊你就輕視他;看見他對了,你嫉!妒!他。結果同樣的不管對呀是不對呀,你總歸自己是傷害自己…。啊然後!你做!對!了呢,更進一步你還要隨喜。啊別!人!你也隨喜,自己也隨喜,所以!不管!遇見!任何環境一切時處,你一直在增長。當然我這只是隨舉一例,因為已經講過了。097A 19’39”
所以你們只要能夠這樣的善巧的、步步的不放鬆這樣來,啊那個時候,你自己內心上面也會感覺到到了(的),跟以前那種悠遊放任就讓它去,啊,就是這樣,心裡面ㄥ不一樣了,你會戰兢惕(ㄊㄧˋ)厲,為什麼?,嘶你了解了很清楚,嘶說以前那種惡劣的現行啊,欸,不可以、不可以。現在你隨時用那個正知見,因為那個正知見的力量很微弱,你保護那個正知見的力量,那就是啊內心當中必然產生的這種戰兢惕厲。嘶啊所以有很多大而化之的那種人哪,嘶總是覺得:哎呀,希望跑得來啊,那麼嘶念佛,那麼念它幾聲佛;嘶喔然後呢學禪的話呢,最好這麼兩腿一盤哪,就希望開悟啦。那種啊,那的的確確啊,啊實在不曉得差得天差地遠,真正說起來啊,這種都是懶骨頭喔。097A 20’35”
啊所以這個啊所以這個啊明朝末年的四大師啊,紫柏大師就特別的說:嘶「這現代人哪動不動啊說這樣、那樣啊,這呀都變成功什麼啊?嘶那一些懶骨頭的「逋逃藪」。哎呀,他找到了最後的藉口,總覺得這個叫作修行,然後呢躲在這個裡邊,說起來什麼都不知道,說說「哎呀,嘶老僧哪,我是修行關在山裡。」就是這樣,啊那種真是喔非常可憐…。真正的修行人,他可以關在山裡面,身雖然哪在哦隱在那個地方,但是他心哪一直是啊戰兢惕厲,這樣的努力法。097A 21’22”
所以這個禪宗!,嘶那個禪宗!何等的精神啊,他任何一切時候咬緊了牙關,就這個樣的,啊你不妨看看他看。啊所以同樣的,念佛也他咬緊了一句阿(ㄨㄛ)彌陀佛,就是硬是要像金剛王寶劍一樣,抵得過那個生死。嘶(那不)所以不管是若淨、若禪,乃至於持戒也是,雖小小戒啊,嘶看得像大戒一樣。所以你從這個地方就看見哪,凡是正確修行嘶絕對沒有說,哎呀,馬馬虎虎、懶懶散散、隨隨便便,絕沒有這樣的事情…,啊那麼這個啊是發心的第二---增上意樂!。ㄥ最後,
097A 22’11”
這一段修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發這個心,就是發發這個菩提心。嘶哦既然!啊我現在要自己負荷---這個增上意樂,那麼要想自己去承擔這個事情的話,對不起,非佛不可…,為什麼呀?喏!,一定要懂得怎麼方法去做,哦這一個啊只有佛的一切智智,所以你你是你必然說,嘶為利有情是願成佛啊,否則的話,你儘管發了,這個心哪,空發啊、浪費啊!。所以第三說明「總相如前所引嘶《現觀莊嚴》教義!」,那麼這個原則呢,是《現觀莊嚴論》上面說得非常清楚…。啊
097A 23’07”
【其差別者,隨順《華嚴經》義!,】
那麼仔細來說呢,《華嚴經》也是這樣說,所以不管是哪一個大經大論上面說的都是。不過《現觀莊嚴論》是綱領!、把最重要的核!心!,《華嚴經》呢詳細的說明它的內涵!,啊整個的、廣泛的說明!。所以從最!大的綱要,最!仔細的內涵哪,都是這樣說的!。那麼下面是論!,
097A 23’44”
【《入行論》云:嘶「應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別,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此說分為願行(二)兩種!。】
那這個發的這個心大菩提心哪,這個菩提心有兩種,一種叫願菩提心,一種叫(行)行菩提心。那麼這兩個什麼差別呢?,這個就像你還沒有到那一個地方去的時候,要想去,這個叫願菩提心,你想去嘛,所以「應知如欲往!」,你想去。你因為呀想去了,所以就準備呀,哎啊,嘶啊去嘛怎麼個走法,要了解走的路線,找到地圖!,然後呢去的時候用什麼交通工具!,嘶要多少錢!,路上怎麼資糧---所以叫資糧位。然後呢「正往」的話呢,就是正式開始去做啦,這是「正往之差別」,那個是正行菩薩行!,就是這個。這一個啊大菩提啊有願、行兩種就是這樣,「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所以那我們要曉得的,這個兩個的差別,就是這樣。
097A 24’54”
【異說雖多,然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或應成佛,作是願已於施等行隨學未學,乃至何時未受律儀,是名願心。(受律儀已當知此心,是名行心。)】
下面就解釋這個「願心」跟「行心」的差別!,說「願菩提心」是什麼?,「行!菩提心」是什麼?。說啊它是..,是的,有不同的說法!,啊但是我們「總結起來!」,當你心裡邊!如理如量的生起這個「念頭」,說「要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要想利益一切有情,一定要成佛」。啊那麼,在這一種情況之下,你「發了」這個「願!」,但!是!呢你呀!還沒有認識去做!。啊這!一種!時候,啊因為!你還沒有正式去受,或者!雖然正式去受,還沒有啊受這個儀軌,受這個「菩薩戒!」,這個叫作「願菩提心」。「受律儀已!」,受!了這個菩薩戒以後,那麼叫作「行心」,這是開始行菩薩道了。097A26’03”
啊行菩薩道,一定有個軌則可循。就像我們說,啊跑到南普陀來,那麼我們這個寺院裡面,做了一個僧(ㄙㄥ)伽一定有僧相、僧儀、僧行,啊哦乃至於穿衣、吃飯一切、一切,不一樣…。否!則!雖然你想出家!,還是個在家人的行持等等哪,總是以在家人為標準。那現在我們菩薩也是如此,所以受戒以後,叫作「行菩提心」。哦正規的來說!,這一個啊受菩薩戒不是我們現在說:「哎呀,我現在要受菩薩戒,這個菩薩戒有多大的功德啊,我去受一下,就算菩薩啦」。ㄥ不,種一個善根、種一點種子,名字是的!;哦內涵一定要先發了(ㄌㄧㄠ˙)這個願,嘶為了(ㄌㄧㄠ˙)這個願、滿願,那個時候就照著這個軌則去做,那個就叫「行心」。097A27’01”
啊那麼這一個兩點哪,在這個位次上面,從你初發心開始到發那個(願)願心圓滿哪,叫下品資糧位。下品資糧位忙的,所得積的資糧就是這個,所以你要利益一切有情。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那時候你要找說,是的呀!,那麼你怎麼走法呢?當然有各式各樣的!原因使得你發那個心,現在前面又告訴我們,這一種次第,以這個悲心一步一步上來,這是最殊勝,也最堅固。然後呢,最後就策發那個大菩提心…。啊而這個大菩提心的「心量!」呢,在前面已經說過了!,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大慈悲心」,啊那個「大慈悲心」這樣的狀態,而且「大慈悲心」進一步要「增上意樂」,然後呢要「發這一個」。所以這個時候,可是你沒有受菩薩戒,這叫「下品資糧位」。097A28’04”
然後呢,你進一步說:對了,我發了「這個心」,現在要正式做到它,那不是「發了心」夠的喔,要如理如量的去做,那是照著軌則去做的話呢,開始啊就受菩薩戒。所以受菩薩戒開始啊,就開始進入「中品資糧位」,那「資糧位」是這樣判別的…這樣。所以「下品資糧位」,往生的是啊「上品的下生」,乃至於(可)高一點的,可以「上品的中生」。嘶如果進入「中品資糧位」的時候,「上品的中生」,啊乃至於他可以到「上品上生」,就是這樣。啊那個還是啊「世俗」的(ㄉㄧˋ)喔,還沒有到「勝義菩提心」。如果你「勝義菩提心」的就是「初地菩薩」,那十方淨土你要哪裡去,就是說要到哪裡去,這樣的好欸。啊
097A 28’58”
【《修次初篇》云:嘶「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當成佛,嘶初起希求是名願心。受律儀後修(諸)資諸糧,是名行心!。」】
也是這麼說。
097A 29’12”
【此中雖有多種徵難(ㄋㄢˋ),茲不廣說。】
啊別的地方的的確確有各人的說法!,那麼啊原則告訴你,(詳)詳細的啊這個這裡沒有詳細說!。這一個是前面哪,這個是七因果或者六因一果的這一個發心的方法。下面第二個,另外一種叫「自他換!」。
現在我們看第九卷!:097A 29’38”
097B00’00”
[現在我們看第九卷!:]
097B 00’07”
【第二依寂天教典而修分三:】
啊寂天是一位菩薩,是龍樹菩薩的再傳弟子…,那個也是在性宗當中是絕對重要的一位大菩薩、一位大祖師。他所寫的那《入菩薩行論》,那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行持菩薩的嘶根本的原則。那是本論哪很多地方(引)引的那個《入行論》,《入行論》,就是他寫的。哦這個自他換哪分幾部份,分三:
097B 00’42”
【一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的過患,(二若能修習彼心定能發生,三修習自他相換法之次第。 今初)】
啊第一點呢,我們要思惟自己跟別人哪能夠對換的殊勝的利益,什麼?,不換,有什麼特別的禍害…,啊這樣,要去換。那麼但是呢,嘶這個換,哦這個自他怎麼、怎麼換呀?,哎這個東西好像很難哪,欸!,他下面告訴我們哪:是的(ㄉㄧˋ),平常我們一般人哪,自己就是自己,只管自己的、不管別人的,是很難;但是呢!,你!要有了正確的辦法照它去做的話,是一定換得過來。所以第二啊,「若能修習彼心哪定能發生」。你不修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只要你肯修、如理的修,這樣的心量是一定能夠發起的…。啊這一個兩個概念有了,才下面告訴我們哪修的方法…。097B 01’45”
為什麼有這個次第?我們已經了解了,是由於第一個,這樣才會推動我們哪努力,你去做!。啊否則的話,為什麼你不忙自己的,要忙別人呢?每一個人都是只忙自己的啊。欸,現在曉得了說,(忙)啊這個啊!忙自己呀!沒有好處啊,忙別人才有好處啊。你曉得了殊勝的好處,以及反過來不做的害處,推動我們的力量產生了。雖然有了推動的力量,但是你懷疑:嗯?這個自己是自己呀,別人是別人,你怎麼轉得過來呀?。欸,那個時候,如果心理障礙如果不除掉的話,你沒辦法。像我們平常一樣,「哎呀,又要修行啊」,還沒有修行啊,總覺得:「唉,這個事情不行啊」,你還沒有做,已經打了退堂鼓了。現在告訴你,欸你只要……,這個心理障礙除掉了以後,嘶那個時候才告訴你;嘶要不然,雖然你聽到了這個!(辦)辦法啊,沒有用。所以他那個次第所以這樣安立的必然性…。097B 02’54”
說同時也可以告訴我們,喏,這一個次第就是我們的的確確,要想如理如量走上去必然按照的,你按照這個次第是必然走得上去…。否則的話,你必然會產生像黑板上所說的結果:啊,就是啊發了一個心,發了一個心哪就完了,利他固然是如此啊,自利也是如此,啊雖然你想啊跳出苦,但是你怎麼想啊,這苦就是跳不出,還是在痛苦當中…。所以現在我們哪看看,第一個:
097B 03’33”
【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過患者。《入行論》云:「若有欲速疾,救護自及他,彼應自他換,勝密密勝應受行。」】
啊說,你要想很快的救護自己的、救護他人的話,那你必定要用這個方法,啊這一個自己、別人的換一換。這個辦法,啊是非常的奧妙!、非常的深密!、非常的殊勝。這一個是啊我們應該了解,應該去照著去做的啊。
097B 04’15”
【又云:「盡世所有樂,悉從利他生,盡世所有苦,皆從自利起。此何須繁說,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觀此二差別。若不能真換,自樂及他苦,非僅不成佛啊,生死亦無樂。」】
欸,下面這個,喏,他說得非常清楚啊,所有世間的一切快樂啊,你不是要求快樂嗎?,嘿,這個快樂啊都是從利他生起來的;嘶反過來,所有的痛苦啊都是自利呀生起來的,這個不必多講呀,啊下面馬上舉一個例子,那凡夫啊,一天到晚只忙自己,只管自己、只管自己。結果呢,你怎麼管是越管越苦,是越管越糟。佛之所以為成佛,這像啊這樣的恭敬哪,沒有一個地方不恭敬他,他為什麼能夠成佛呀?,嘿,就是沒有別的,利他呀,啊你只要仔細的看看這兩個差別啊,我們就了解啦,就這樣。所以它那個真正的殊勝的利益呀,啊你看看平常我們為什麼要看那個念佛的功德,哎呀,他這個好之說不可盡,讓你羨慕。然後你看,佛為什麼成佛的啊?,他只有一個理由---這利他,而且懂得「怎麼利他」,就是這樣(兩),啊說來說去只有一樣事情。097B 05’44”
那我們呢?就是這樣。而且不妨你隨時觸處體會,你越是一天到晚只忙自己的話,啊越是不行。我們自己容或看不見,但是在我們(周)周圍的人當中,如果這個人自私心非常強,一天到晚只管自己的話,我們任何人一看他就討厭:「這個傢伙,啊唉」,是不是?、對不對?,我想我們人人有這個感覺。結果啊你儘管想自利,周圍的人每一個人看得你,就是把你看成:「這個傢伙」、嘶你說你快樂嗎?,唉你一點快樂都沒有。嘶你能夠幫助別人,因為你能夠幫助別人哪,別人自然而然哪,嘶哎啊,處處地方啊就是說啊以你為中心。哦世間尚且如此啊,這不是很明白嗎?就是這樣。所以它那個殊勝的利益啊…,是啊。097B 06’36”
所以假定你不能真的換..,那麼不但呢不成佛呀,生死當中啊,說實在也沒有快樂啊,嘶啊你一天到晚忙著自己,忙著自己半天哪,結果啊下地獄,是越忙是越苦啊,啊這樣的啊,這一個是啊我們的啊眼前的事實擺在這裡。啊求下士的人,那像袁先生那那樣,欸,他自己呀只是啊稍微幫一點人家的別人忙;但是像俞淨意公這樣的做事情幫一點的忙,他馬上感得這麼好的果報,沒有別的,就是他肯得能幫別人忙呀…。反過來,你只為了(利自)利自己的話,你跑到哪一個,不要說成佛,一個小團體當中,人家一看見:「這個傢伙自私自利的,只管自己的自利。」就是這樣,啊就是這樣呀,啊不是很明白的一個事情嗎?,所以呀,
097B 07’34”
【謂當思惟,唯自愛執啊,乃是一切衰損之門。嘶愛執他者,則是一切圓滿的(之)根本喔。】
喔,這是我們第一點應該了解的啊…。啊所以說這一個是啊,能換的殊勝的利益,以及不換的啊種種的禍害什麼等等!。那麼進一步呢,說:「哎呀,這個道理是對的。但是呢,自己是自己啊,是別人是別人哪」,欸,他就告訴我們:
097B 08’02”
【若修自他換易意樂,定能(發)生起。】
欸,你呀…,這一個概念!你只要肯修!…,懂得如理如法的修!,這個心理一定能生起來的。下面又舉一個比喻:
097B 08’18”
【如先怨敵聞名便怖,後若和順相結為友,設無彼時亦能令生最大憂惱,一切悉是隨心而轉。】
就像我們哪,開頭的是敵人、怨家一樣,看見了、聽見了ㄥ討厭。說不定有一天哪,你呀跟他兩個人好起來了,嘶兩個好朋友,嘶那個時候啊你一天不見哪,哎呀,你就想念他了…。啊真正說起來啊,這個都是「隨心而轉」。所以我們昨天那個比喻啊,這個辣椒,嗨呀,這個辣椒啊你一下一吃得辣得要命。嘶等到你有一天哪你歡喜了以後啊,哪一天沒辣椒啊,啊你真沒有味道…,啊就是我們就是這樣的狀態欸。哦主要的靠什麼呢?就是你怎麼個修習,修習就是多多練嘛,多試嘛這樣。所以沒有一件事情啊例外的,都是啊跟著你心裡面的轉。097B 09’12”
喔我們小孩子的時候啊,每一個人都是這樣,一下跟這個人好起來,好得要命;明天吵了那個架,兩個人的啊你瞪我一眼,我瞪你一眼;欸,再過了一天,大家又好得不得了了,啊就是這樣,天下的事情啊就是這麼做。在我們現在呢,實際上也是如此,你仔細想想的話,千真萬確…。現在呢不是說要我們這樣,就是這一個地方告訴我們:喏!,你不要怕,你只要真正的照著去做的話,一定!可以!換得過來的啊;然後!換過來,有這麼大的殊勝的利益呀…。097B 09’45” (即此論云啊!欸)
【故若能修,觀自如他,觀他自如(自)亦能生起啊。】
所以您只要能夠修!,能夠照著如法的,把別人跟自己呀互相啊應該怎麼換法?,你能夠照著去做,一定能夠生起來。這個論上面說!:
097B 10’09”
【(即此論云:)「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
這四句話,常常記在心裡邊,不要遇見困難就退心,喔不可以,嘶啊要曉得一切事情啊,都是啊由於修行才成功的。後面是舉這個例子,對人!也可以說啊怨家,對東西!譬如說「辣椒」,啊唉,你先一聽見哪,你啊今天..。嘖對我來說,啊我這個印象最深哪,嘶啊一方面我又怕吃辣,一方面又這個胃!..。嘶喔不在這裡有也沒有什麼,啊那時我在印度的時候啊,常常有的時候啊,嘶啊他們哪他們的那一些人啊都歡喜吃,印他是這個非常歡喜吃辣椒的啊。嘶他說:哎呀,今天有辣椒,他們就高興得不得了,我一聽這辣椒啊,哎呦,我心裡面(師父笑),心裡面哦就就就害怕起來了,真是一點都沒錯。那是我現在因為才有了胃病了,所以心裡上這樣,假如我是一個小孩子的話,說不定弄到後來..,我相信他們都絕對不是天生來,在母胎裡就歡喜吃辣椒的對不對?,一定這個樣的,喏千真萬確的。啊這個都靠什麼啊?「皆由修力生哪」,你千萬不要退呀,這一點千萬注意、千萬注意。097B 11’23”
現在我們太多的大毛病都在這個上頭,所以記住,啊所以記住,很多地方的你一定要策勵自己:「我一定要努力,我一定要努力,我一定要努力」。所以在這一個地方啊,有很多同修們常常說:嘶「哎呀,我太笨哪,我太差呀,嘶那說我程度太低呀」這樣。欸,這一點,我!一點都不在乎,啊因為我自己曉得,我也是非常笨、非常差、非常那個。佛也告訴我們,嘶他乃至於以前哪墮落畜生,墮落地獄啊。只有一樣東西重要的,啊就是啊你自己說:「因為我差,所以我努力」,這個最重要的…。你只要!肯努力!,沒有!一件事情轉不過來,而且唯一!的只有這(一)靠這個力量,否則的話,就算你絕頂聰明也沒有用…。所以任何困難當中,哦心裡面不要退。097B 12’21”
那一天我們講那個老和尚的公案,固然是如此,嘶他到那時候,還嘴巴都開不動了,可就心裡還要念呀…。啊我看我們的佛世的那個公案,也是如此喔。啊佛世那個公案,他路上面碰見一個大鬼,啊擋住他,然後呢他就啊那個拳打。欸!,結果一拳打上去,那個那個拳被那個大鬼的那個身體吸住了,啊右拳打上去;(哦左腳)哦左拳打,又吸住了;右腳,又吸住了;左腳,又吸住了,五樣東西都吸住了。啊大鬼說:「你還有什麼本事啊?」他那個頭又頂上去,頂上去又吸住了。「你還有什麼?」「欸,我的心永遠不退呀」,嘖啊那個大鬼一想:「唉,沒辦法,好了、好了、好了,放你。」啊是這一種公案,那我們已經說過很多啊,嘶然後呢,乃至於他要求那個寶珠的時候啊,他就舀水!。你想,以我們的人!拿著這個杯,你能舀得了這個海水嗎?,欸,但是他要舀啊!…,所以啊,我們世俗也有一句話,叫「精衛填海之志」…。這個精衛是個小鳥哇,啊牠因為枉死了以後(編者按:炎帝之女,溺於東海。枉死之後,其神化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填東海。詳見《山海經.北山經》。)一個小鳥銜那個泥巴要去填海?,可能嗎?,但是牠有這個志向。欸!對不起,牠有這個志向,就有這個成就…。所以這一個地方的啊,我們這一點要特別的警策…。097B 13’46”
所以在這一個地方啊,注意啊,啊這個「困難哪不應退」,反過來,遇到困難的時候啊,正是我們真正哪得到功德的時候,這個我們要概念清楚,概念要很清楚啊。所以啊為什麼他前面哪在正講修行的時候,他特別告訴我們:你不要匆匆忙忙的,一碰到了馬上就修。不是,你先要了解你修行內容以後,然後你去做。這個是它有特別的、重要的關鍵,哦下面講到「精進」的時候啊,是特別提到那一點,啊這樣。097B 14’29”
所以大家還記得吧?,我們要脫苦而去皈依,所以在這一種原因之下,找到了皈依的必然對象是佛陀。嘶但是,因為皈依佛陀而皈依三寶,因為皈依三寶了發心,真正皈依的皈依法寶,這是唯一的幫忙我們真正脫苦的。而想脫苦的,必定要這一條路,要分分斷證---過失斷除,功德要做到。你能夠做到多少,你就得到多少好處。既然現在你要求的話,然後你要去做的話,當然,就在克服這個困難哪。所以,當困難現起的時候啊,不但不應該退,而且要咬緊牙關去做;不但咬緊牙關,而且要感到高興:對呀,我現在在進步啦,這是我忙了半天,那個結果就從這一個地方來的啊。所以這個心理建設是最重要的,你能夠從這一個上面認得了,然後下去的話,無有不成功者。啊所以這個基本的概念啊,我們一定要如理如量的建立起來…。啊那麼本論呢處處地方就告訴我們,他每一個地方而且有非常善巧的方法在…。097B 15’49”
啊我說到這裡,我又想起一件事情來,我當年跟我的老師的時候,他常常跟我說一些話。嘶說了話我總是啊不大懂,但是呢儘管我不懂啊,他還是(讓)常常講。結果我現在發現哪,哎呀,受用不盡,欸一生當中,就是說你因為說多了,記在那個腦筋裡面。現在我才發現,嘶你如果說離開了這個環境,那你就完了。你一跑到世間去的話,那這種話一點用場都沒有。你只會想到:「啊唉,這個人一天到晚啊這麼囉嗦」,你只會這樣。結果呢,唯一的種子啊,不但長不出白法之芽,而且因為您腦筋裡起了這個念頭的話,你把自己呀排拒了這個法,送到地獄裡面去。欸,你只要不離開這個圈子,那我的感覺現在這樣---嘶因為你一天到晚在接觸呀,慢慢、慢慢的啊觸類旁通。現在我漸漸的他的話都懂了,覺得:「哎呀,嘶美不可言」,所以內心當中啊就生起這種「嘶無比的感激」。實際上這個感激由什麼來的啊?那就是因為我現在體會到了嘛,得到了好處嘛,你由不得不感激他欸,嘶這個因!就在這裡!欸。097B17’02”
啊所以你現在,你們哪讀本論的時候哈,我也了解的,大部份同修啊對它覺得很辛苦。啊不要怕,不要怕,只要你這一念善念還在。所以你常常用兩方面去想:啊一方面嘛已經懂的地方,你要了解它好在哪裡,策發自己的好樂之心,保持自己繼續下去;難的地方嘛,你不管怎麼樣嘛,多多少少啊,哦哦囫圇吞棗也把它吞下去。嘶你只要這個次第照著它慢慢、慢慢來的話,到那個時候,它自然而然慢慢、慢慢、慢慢的,好結果現出來了。啊現在我們現在繼續下去:
097B 17’42”
【又云:「自身置為餘,如是無艱難。」若作是念,他身非我身,云何於彼能生嘶如自之心耶?】
他下面又說:哦你呀,只要修!,它一定成功的啊。在這種狀態當中啊,你把自己的身體呀看得別的啊,啊這一個啊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情,啊你只要去修。嘶啊假定說,我們想:「對啊,這是我就是我,他是他,你怎麼可以把他看成功我呢?」,欸,他下面就告訴我們,開始告訴我們這個理論的喔。
097B 18’18”
【即此身體亦是父母精血所成,是他體分,】
就是我們的身體,真的是你嗎?不是欸,就是父母的精血欸,就是這樣的,這是別人的東西欸,但是呢,
097B 18’32”
【然由往昔串習力故而起我執。】
那因為你無始的什麼啊?無明習慣的力量,哦執著以為我的。
097B 18’41”
【若於他身修習愛執,宛如自體亦能生起。】
嘶假定你呀,修習別人、愛著執著別人的啊,他你也可以把他別人看成像自己一樣,一定可以的,一定可以的。
097B 18’54”
【即彼論云哪:「如汝於他人,一滴精血聚,虛妄執為我,如是應修餘。」】
啊就是前面所說的,啊說啊別人的一滴精血---就是父母的精血,你因為虛妄的執著以為是你,所以你就把它看成「我」啦。所以對別的任何一件事情,啊這個虛妄的尚且會把你執著,而真實認真去思惟的話,當然力量更強嘛,一定可以生得起來的,一定可以生得起來的,這樣。所以平常的時候啊,那我們眼前的一切的東西,譬如說隨便一樣東西擺在那裡,你覺得好像根本無所謂。欸,假定你說:這個東西啊,哦你把它自己不管是任何理由,或者是(別ㄥ)別人沒有的啊,然後呢你覺得:「欸,這個既然沒有的啊……」你把它自己自己的占為己有,於是你就寶貝得不得了。啊其實這個東西,跟你了不相干耶,你就會這樣生起來了。所以,你只要對於這一個東西生起這個啊念頭,然後呢策發這個念頭的話,你自己啊會那個。097B 20’05”
就現在我們這個身體也是一樣,說實在這個身體他到底什麼東西啊?唉啊說起來真是莫名其妙的很呢,啊你說真的是你嗎?那個頭髮剪掉了,對不起,擺在這個地方,跟你了不相干。啊那當然啦,那個手斷掉了,你擺在馬路上面,欸送給你也不要,對不對?(師父笑著說)。現在的醫生,乃至於把你心臟可以換一個,你說到底是你嗎?,欸!,但是他換了有一個叫……跟你了不相干哪,欸!,但是你就會的這麼執著法。啊所以呀從這個地方的啊我們就了解啊,這個事情哪是你!「概念問題」,以及照著這個「概念的串習問題」。
097B 20’45”
【如是善思勝利過患,則能至心愛樂修習,又見修習便能生起。】
啊你只要能夠如理的善巧思惟這一個自他相換的殊勝利益,嘶以及不換的這個大的禍害的話,您一定啊願意去修的。嘶那麼進一步呢,你要去修,又明明白白擺在這裡,你只要修的話,一定能夠生得起來的。好了,這樣的兩個條件有了以後啊,你就開始,那我要去修了。所以呀,他呀下面告訴我們修的方法...。097B 21'26"
那麼在正說這個修的方法之前哪,我要說一下。如果說,我們對於性空緣起的這個道理,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的話,修那個方法很容易。為什麼?一切法本來沒有天生如此的,都是啊從因緣而生哪,(因)從因緣而現,就是這樣,就是如此而已。天下哪有一個東西例外的呢?你說,這個東西是你的,當你覺得你的時候啊,你就愛著得不得了,一旦---就是你的,你送給別人的話,就跟你了不相干,或者給別人拿去了,這個就了不相干哪。天下的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哪,包括我的身體也是如此啊...,其實,我這個身體跟那個東西也是一樣啊,等到你一死的時候,這個東西譬如一壞了,你再怎麼寶愛它,一壞了,一壞了也就一點用場都沒有。那個身體也是一樣,兩腳一伸,對對不起,到那個時候啊,哈又臭又爛,就是這樣一個東西啊,啊所以你了解了這個緣緣起性空的道理呀,修起來就很容易了。
097B 22'41"
【彼修自他換易之理,次第云何。】
那麼他下面正修的時候啊,又把那個次第又說。
097B 22'51"
【言自他換,或說以自為他以他為自者,非是於他強念為我!,於他眼等念為我所而修其心。】
他所謂「自他換哪」是指什麼呢?它這個分別,並不是說硬把他看成功,我看成功他;於是這個時候啊,本來是愛著我的身體,現在愛著他的身體,這不是要你這個東西。啊把他的身體的啊---眼、耳、鼻、舌、身、意,看成功你的,自己將寶貝得要命,不是這個。
097B 23'19"
【乃是改換愛著自己,捨棄他人二心地位,】
就這樣,平常的時候把自己呀看得重得不得了,把別人都不管,這個兩個心裡邊哪換掉。就是把自己呀,不要去管它,一天到晚管他人,怎麼樣使他人快樂,怎麼使他人離苦,就是這個。
097B 23'39"
【應當發心愛他自如(自),棄自如他。】
這個才是。
097B 23'44"
【故說改換自樂他苦!...,】
這個才是自他換的這個重要的原則。下面:
097B 23'55"
【應知亦是於我愛執視為(如)怨敵,滅除愛重我之安樂。於他愛執見為功德,滅除棄捨他身(人)痛苦,於除他苦殷重修習,總當不顧自樂而除他苦。】
啊除了這個上面所說的以外,要曉得平常啊我們生死的根本,就是我愛執。現在你能夠一換的話,欸嘿,對不起,它不但是啊啟發了菩提心,而且還是什麼啊?對於我愛執,啊你要換,偏偏換不過來,為什麼?就有一個愛我執嘛,現在你要換才曉得:啊原來這個一切的快樂,都是啊利他,嘶一切的痛苦啊,都是自利,但是你偏偏把自利呀看得這麼重要,啊所以換句話說,愛自己正是害你自己的。那個時候啊,你了解了這一個啊,就把這個我愛執啊,看成真正的生死大怨家---就是愛自己,這個心生起來了,啊這個生生起來了。嘶所以他還不是講很深刻的道理,仍舊是從現象上面。097B25'12"
啊那個時候啊你這樣的心情生起來了以後啊,對於愛我!,只求我的快樂的這個心裡面哪就除掉啦、啊就除掉了。然後呢,「幫助別人」這一個心情哪就生起來了,因為看見「你的一切的利益」,都是從「幫助別人」而來。所以上面說這一些東西呀,就說都做到,都做到了,都做到做到啦。平常啊,別人的啊都不管哪,你就不會了。那個時候,你一心一意的啊就是忙啊,怎麼樣幫人家解決「他的痛苦」,幫人家得到「快樂」,這個就是前面所說的「大慈悲心」。它方法是不一樣,但是內涵---所生的心相、特質,卻是達到同樣的效果。啊那麼現在「這個修行」分成兩部份:第一個呢,「障礙」先要除掉;然後呢除掉了障礙以後呢,正式學那個「修法」。
097B 26'24"
修習此心有二障礙。一謂執自樂他苦所依自他二身,猶如青黃各各類別!。】
第一個說,是,啊那個自己快樂,他人痛苦要想換的話,因為這個所依的身體啊,這是兩個---他是他、我是我呀,各是各呀,你怎麼個換法呢?
097B 26’51” 啊
【其次!於依此所生苦樂,亦便念云,此是我者應除應修(應除),此是他者(輕而)應棄應捨。】
其次的話呢,這個快樂本身哪,「對呀,這我的快樂,嗯嘖,怎麼?我的快樂去掉它;他的快樂,我管它幹什麼呢?」。這一般人的心裡面,就是這樣。啊這個是就指著我們平常的特質是這樣,現在你要(留)改過來的這個困難在這一個地方,你怎麼拿掉它?,對啊針對著這個問題。所以他處處地方,先認得你要淨除的內涵是什麼?,然後呢針對著這個內涵,告訴我們正確的方法。他現在說:
097B 27’33”
【能治此者,】
能夠對治它的啊,對這個病,下的藥怎麼樣?。
097B 27’40”
【謂觀自他非有自性各各類別,唯互觀待,】
你要曉得呀,我跟他---自己跟別人的啊,不是天生來就是這個樣的,只是啊互相觀待。什麼叫「互相觀待」呢?就是啊兩個人擺在一塊兒才一下對比出來的,啊兩個人擺在一塊兒對比出來的。你如果說能夠換一個方式去觀的話,
097B 28’10”
【於自亦能起如他心,於他亦能起自覺心(故),】
你把他做對比呀,換一換就可以,就可以。
097B 28’19”
【如彼山此山。譬如彼山雖在(就)此岸起彼山心,若至彼山則定發起此山之覺。】
舉一個譬喻,就像兩個山。我們現在站這個山頭上,欸,我說:「喔,這個山」。看看對面,「那個山」。但是這個山本身,絕對不是說「我這個山」就是我這個山,等到你跑到那個山上的話,你又會覺得:啊那個山---這個是「我這個山」。現在你原來覺得「我這個山」,變成功「那個山」了,對不對?,就是這樣。譬如我現在坐在這個椅子上面,欸我說:「我坐的。」;等到我坐在「那個椅子」上面去的時候,本來我說這個是「那一個地方」,現在呢對換了就完全換過來了,是不是這樣?,那平常平常我們任何事情都是如此。097B 29’01”
現在我們這個身體本身哪,這很明白啊,嘶這個身體本身哪是父母的精血,只是因為你現在這個識心哪所執著攝持的。就是你那個識心所攝持的,就好像我們現在這個椅子,那個椅子本來(別的)不是你的呦,你坐的,你覺得「你坐的」;你換到那裡去的話,你又覺得:欸,不是,現在「你坐的」是那個椅子欸,同樣的那個識心,你現在這個識心,你能夠執持對方的話,它馬上又要改變過來了,這個清楚不清楚?…,啊這個很明白的一件事情。097B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