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P320L06-P321L06|P321L06-P322L03-精進-靜慮波羅蜜
原文:P320 136A
【總須多聞善辨菩薩學處取捨,】【次於所知法義,一切威儀呀,恆依正念是發勤精進,】【故於所精進處哇要無錯誤哇。】
【(第四)哎!身心由此堪能之理。】【謂自在之力,】【如〈不放逸品〉說:「必須善學菩薩學處,及受已不學過患極重,當視煩惱猶如仇敵,於諸難行莫覺為擔,應發心力視為莊嚴!。」】【啊於未修業前啊先修此等!,】【破除身心於諸善事無堪能性一切怯弱,學菩薩行令成輕利!。】【如云:「定於修業前,令一切有力,憶不放逸論,令自成輕利呀。」】【如是勵力能發何等精進耶?】【謂如棉樹(棉),去來飄動隨風而轉,自內身心於善勇悍哪,隨勇悍轉,】【此後精進啊能善成辦。】【由生精進乃能成辦一切資P321糧!。】【如云:「如樹棉去來,隨風飄動轉,如是勇悍轉哪,由是事皆成哪。」】【又諸難行哪唯應策勵不應棄捨,】【如吉祥敬母云:「不修難行業,是(不得)不獲難得果(位),故佛不自顧,令精進增長。」】
【第五此等攝義。】【應當隨念,發菩提心為諸行依而勤修習,啊則於精進為欲安立諸有情故,策發修學是漸令增長!。】【次於大地所發精進修為願境!,】136B【於初發業所行精進隨力勤學,尤應斷除精進不共所治諸怯弱品(等)。】【又於所得菩提及為一切有情與樂拔苦,經極長時,集無邊資糧,行無量難行,先當勇悍 擐精進誓甲!。】【《妙手問經》說:「若略發此廣大意樂,即已積集廣大資糧。」故當勤學。】【若不學者,】【就 不能增長 種性堪能,恆為眾多惡行染著,】【(於)餘生中啊 亦極難學 諸菩薩行啊。】
【說 如是知已呀,雖尚未能 如實修學,然心亦應 趣向彼品,】【隨力隨能哪 發勤精進,如《妙手請問經》說,】【則於餘生 少用(以)功力 無諸苦難哪,速能圓滿 精進波羅蜜多。】
【說 如是知已呀,雖尚未能 如實修學,然心亦應 趣向彼品,】【隨力隨能哪 發勤精進,如《妙手請問經》說,】【則於餘生 少用(以)功力 無諸苦難哪,速能圓滿 精進波羅蜜多。】
【(學習 靜慮波羅蜜多 分五:)
第一靜慮的自性,
第二修彼方便,
第三靜慮差別,
四正修彼時 應如何行,
五此等攝義。
( 今初)、】P322
第一靜慮的自性,
第二修彼方便,
第三靜慮差別,
四正修彼時 應如何行,
五此等攝義。
( 今初)、】P322
【住所緣境 心不散亂,善 心一境性。】【如〈菩薩地〉云:「謂諸菩薩 於菩薩藏(ㄗㄤˋ) 聞思為先,所有妙善 世出世間 心一境性,心正安住 或 奢摩他品,或 毘缽(ㄆㄛˊ)舍那(ㄋㄨㄛˊ)品,或 雙運道 俱通二品,當知 即是菩薩 靜慮自性嗯!。」】
解說:
136A00’00”
〔善知識。
然後 依止了善知識,照善知識 所正確的引導 行「如理之行」,那樣 你漸漸積累 就對。〕
然後 依止了善知識,照善知識 所正確的引導 行「如理之行」,那樣 你漸漸積累 就對。〕
136A00’14”
所以他下面總結的又說:
136A00’17”
【總須多聞善辨菩薩學處取捨,】
一句話。這個總結起來最重要的事情,就必須要做這個事情---多聞…、多聞要善巧的辨別,這個多聞不是說,嗨呀,又看報紙,又要什麼樣的。這個不,這個沒有用。佛法裡邊的聞的特質,什麼?一定是如理的正法,是對治煩惱的,所以要善巧的辨別,辨別得非常清楚,哪一個是我們修學菩薩的人哪該學的、該取的,哪一個是我們學會了以後不該做的,該捨的。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如法行持,所以說:
136A01’02”
【次於所知法義,一切威儀呀,恆依正念是發勤精進,】
哈你了解了,那一個時候下一步啊,在任何狀態當中,「一切威儀」就是不管是行、住、坐、臥任何時候,一定把這個理念提持來了以後啊,努力行持,努力行持。所以最後,
136A01’27”
【故於所精進處哇要無錯誤哇。】
最後又特別告訴我們,嘿這個精進啊,要不要錯呦。所以現在很多人說:喔唷,這個人好用功,嘶喔唷,這個人怎麼樣喔,欸,沒有錯,這個是好事情,可是他努力了半天,這個內涵有沒有錯啊?這還是個大問題呦。啊是不但你要努力,而且你努力對了沒有,努力對了沒有。啊所以啊當年一個善知識提醒我,我現在也一直提在這個心裡面,我們別以為我現在,哎喲,做了、忙了很多喔,啊忙了很多,有的時候啊是好的,有的時候卻是壞的。你做對了是必須要的,做錯了是不如不走。因為你忙了半天在這兒原地踏步啊,是浪費時間,啊那一些呀信施白消耗掉了。原地踏步還小事喔,你還站在那裡踏踏喔,浪費你的精力了。結果你是越跑越遠,你還做得很起勁,等到你發現了,再回過頭來的話,嗨呀,又不曉得哪一年,然後呢你又感得多生多劫才感回來喔,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喔。
136A02’45”
啊所以別我們以為現在,哎呀,我們在那兒修行喔,第一個你要根本因啊有沒有弄對啊,所以在這裡呀,很多經常大家說,哎呀,你有什麼樣的好的,這個這個大的希望擺在這裡,我總是戰戰兢兢。啊今天不是說,哇你這個名氣很大,不是說你這個房子很大、地方很大,然後呢這個團體很大、事業很大。不單單是這個,先問:你辦的事業是什麼事業?佛法事業。根本因是佛法,如果說是「佛法啊」兩個字錯了話,對不起,這個事業絕對不能要,我們現在一個不小心弄錯啦,事業是越辦越大,佛法是越來越遠…。(啊)對外面是如此,對裡邊哪也是如此啊,這一點是我們特別應該注意的事情啊…。
136A03’43”
所以再說一遍,「故於所精進處啊要無錯誤哇」,啊要想無錯誤啊,記住前面這一段話呀啊…。啊所以第一個,要把正知相應的這個念提起來,啊一方面不要讓煩惱所傷,還要進一步要克制這個煩惱!。那麼您能這樣做的話,
136A04’15”
【(第四) 哎!身心由此堪能之理。】
對了,那個時候啊你要想做什麼啊,欸,就能夠像你這樣做到了…。現在我們哪有個情況:我們也未嘗不想做,但是對不起,我們想做的事情啊總做不到。總做不到,為什麼呀?就是我們這個身心無堪能性。說早晨起來了以後啊,欸,早晨哪,啊說打了板起來倒還可以;教你上早殿的時候啊,這個心裡面要想啊能夠專一,這個很難;如果打坐的話,啊是要想啊或者把所觀想的觀得起來,乃至於不要昏沉,很難;要想這一個也很難,這身心的啊無有堪能,我們要的東西都得不到。哦那為什麼呢?就因為我們哪沒有如理如法了解前面所說,你能夠了解前面所說如理如法的話,那…一定沒問題。下面說:
136A05’17”
【謂自在之力,】
啊那個所謂身心堪能,就是你所想你希望的,你能夠做得到。
136A05’26”
【如〈不放逸品〉說:「必須善學菩薩學處,及受已不學過患極重,當視煩惱猶如仇敵,於諸難行莫覺為擔,應發心力視為莊嚴!。」】
這個告訴我們哪,我們哪一定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訴我們哪「善學菩薩學處」,啊我們現在已經了解了菩薩的內涵是什麼?,那麼既然你了解了,所以這麼殊勝大的利益的話,你必定要好好的去學,好好的學。
136A06’07”
(啊)所以大家再回憶一下,我前面講過很多次的---大家不要學「我」啊,要學佛啊。我們表面上面人人說:哎呀,在學佛、學佛,結果學了半天都在學我,學了半天因為學我,這個我是越學越大。啊儘管你在經論當中轉,儘管你在拜佛、念佛、打坐、參禪,然後呢持戒,對不起,實際上欸學我。欸所以你第一個,一定要根據這一個善知識的教授,依據無垢的經論,這個裡邊辨別得清清楚楚以後,那時候你才曉得,這個我跟佛之間的行相是非常細微、非常細微。你這一點哪要學對了,所以叫「善學」,這個才是我們該學的,那個時候你精進的時才不錯誤,然後呢這是第一個。
136A07’06”
然後呢進一步啊要了解啊,受了這個菩薩戒而不學的啊這個禍患,是非常嚴重、非常嚴重,對這個錯誤哇,我們要把它看成功什麼啊?嘿,這是才是我們哪要對治的,啊所以我們所要對治的是煩惱啊。哦要想對治煩惱,請問你不懂得煩惱,你能對治嗎?。所以我們現在啊特別重要的啊---不要在文字上面轉哪,不要大家爭那個口頭是非呀,一定要在自己內心上面去找哇。
136A07’44”
啊你能夠有了這個認識以後啊,那個時候要去行,行的時候是苦的喲、是難的喲,可這個難行啊是什麼啊?是真正的莊嚴。所以對於這個難行哪,不要覺得這只是個擔子,啊應該了解。那時候你了解,你自然覺得:啊,這才是我的莊嚴。莊嚴什麼?莊嚴淨土…,莊嚴什麼?莊嚴報身。這不是我們要求的嗎?,我們要求圓滿的嗎?這個才是真正欸。所以真正的這個圓滿的莊嚴,絕對不是坐在那裡,哎呀,啊樣樣現成喏;喔唷,人家送紅包來,還要跪在地上送給你,覺得:喔唷,這個出家好耶,去出家。那是一點用場都沒有啊,我們必定要了解這一點哪。
136A08’31”
所以我常常跟大家同修說,他跑得來啊送我紅包,叩我個頭,我以前哪真是錯誤,總覺得:嗯,這個出家很好。嘶現在每碰到這種情況之後啊,我心裡面膽戰心驚啊受他這一文錢,我不曉得怎麼樣才能夠跟他相應啊…,這樣。如果說我不能跟他相應、真正跟在煩惱上面對治的話,對不起,那個是啊地獄的刀山、油鍋等在這個地方啊,這我們必定要知道啊。啊所以你呀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定要什麼啊?要努力啊,真正在這個煩惱上面哪對治。你能夠對治了,如法了解了,那時候你才可以告訴別人:喏、喏喏,修學的佛法是內容這一個啊。哦懂得一點的文字啊隨便去講講的話,我覺得我們不如一個麥克風,它這個喇叭聲音響得很欸。喔,我們只要把那個錄音帶放在那裡的話,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啊我們哪喊了個半天,等一下還要嘴巴乾---喝茶,它什麼都不要欸,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我倒不是說笑話呀…。
136A09’39”
【啊(於未修業)於未修業前啊 先修此等!,】
在我們沒有正式修的時候啊,先把這一個道理呀了解了。
136A09’53”
【破除身心於諸善事無堪能性一切怯弱,學菩薩行令成輕利!。】
因為我們這種道理,如果不了解的話,一開始去做的話:喔,這個修行哪很難喏。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了以後啊,覺得:啊原來有這樣殊勝的好處,哦不學,有這樣大的過患,然後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曉得:喔,得到這樣殊勝的利益,是要一點努力的。那個時候哇你碰見那個難事啊,啊,就不怕。所以啊,我們對於這個做很多善事啊害怕、怯弱,啊不能做的這個心情啊都掃除掉。(啊)因為這個掃除掉了,所以我們行菩薩行的這個,輕而易舉的就做得起來。
136A10’42”
哦現在啊我們繼續下去,啊說由於我們前面這樣正確的認識,了解了這一些道理啊,破除我們「身、心於諸善事無堪能性」。啊就是說不管是我們身體上面、心理上面,對於做這一個佛法的事業啊,心裡面啊啊覺得,哎呀,不能做的這一種情況,以及心裡面的害怕,都一切拿掉了。這個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啊你能夠這樣善巧的這樣學習了以後哇,那時候就不怕,那時候就不怕了。啊真正修學佛法啊,的的確確最重要的啊關鍵在這個地方這一點哪,說聽起來啊很容易,大家有幸而聽見啦,你們一定要好好的把握住這個機會呀,你能夠在這一點上面認真的努力的話,哦保證你這一次是最快、最好的一條路線。否則的話你做的話,那都是啊---唉,走遠路,記住啊不是在不走喔,走遠路,走遠路。
136A12’01”
啊所以這一次時間還有的寬,我到最後啊一定要把《法華經》跟大家呢念來提一下。你是自然而然那個大經、大論上面哪,每一個地方都有最正確的指導告訴我們,不管從剛開始《阿(ㄛ)含》,然後呢中間像《般若》等等,乃至於《大寶積經》,乃至於《法華》、《華嚴》,說的道理絕對是完全一貫的。我們必定要把握住修學佛法的特質---根本因在哪裡,然後呢如何去圓滿它,圓滿因是怎麼樣。
136A12’43”
【如云:「定於修業前,令一切有力,憶不放逸論,令自成輕利呀。」】
就像那麼說,在你正式開始修這個善業的之前哪啊,怎麼辦哪?先哪在你心理上面哪,要有這樣正確的認識,然後呢經過這一個認識加強,產生了一個力量。啊這個力量怎麼來的呀?叫「憶不放逸論」。欸!,告訴我們,嘶我們真正要修學佛法,有它修習這個這樣的個內容在,詳細的論說不可以放逸。因為你經過了這個啊有力的啊修習以後,經常提持著正憶念的話,那時候身心啊自然做起來輕輕鬆鬆,輕快而啊殊勝的利益來了。所以呀佛、菩薩的的確確,你叫他做一點世俗的事情啊,他痛苦得很欸,教我們恰恰相反哪,教我們恰恰相反。
136A14’06”
現在我想在座的同修當中,也有人有這個感受,也有人有這個感受。以前哪這個世間難捨啊的事情啊,現在啊看見哪就厭惡、就討厭,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千真萬確的事實。昨天下午還有一位同修來提起這個事情,哎呀,他說看見啊以前那種哇這個很美好的這種事情啊,現在看見了厭惡不堪,千真萬確;反過來說,以前覺得難行的事情啊,現在做起來是輕而易舉,而且覺得啊:啊利益無邊。你必定要這樣的一步一步走上去,那個時候你才會呀像我們釋迦世尊一樣---啊,說為求一個偈,身上挖一千個洞,好也幹。啊然後呢看見餓虎,啊身體捨給牠,也幹,啊而且幹得個起勁欸,哦千真萬確。
136A15’07”
【如是勵力能發何等精進耶?】
那麼像這樣的努力,發起什麼樣的精進呢?
136A15’15”
【謂如棉樹(棉),(去來隨動)去來飄動隨風而轉,自內身心於善勇悍哪,隨勇悍轉,】
(啊)就是這樣的狀態,就像那個樹上的棉花一樣。這棉花有兩種,一種木棉,一種樹棉,啊它成熟了以後啊自己那個苞子就張開,軟軟的在那個地方,啊那個風這麼來它就這麼飄,那麼來這麼飄。換句話說,我們也看見的,一個棉絮在隨一點點的風,它就跟著風去啦。那麼現在我們依照著上面這樣的如理修學以後,我們對於呀做這個善的事情啊,啊那個心裡面這種精進相啊也一樣的,你輕輕的一動,嗯,啊就來了,啊也能夠對於這個精進啊,隨時提起來,跟著它而轉。
136A16’16”
【此後精進啊能善成辦。】
那麼這麼一來的話,你要精進的話,那很容易就成功啦。
136A16’24”
【由生精進乃能成辦一切資糧!。】
你這個力量有了以後啊,什麼都做得到了。要不然我們現在碰到一點事情,常常這樣:「喔唷,要做這個事情啊」哎呀,事情還沒有做啊,就像天塌下來了。唉那是的實在是啊欸是沒有什麼(信)用處。欸有的人哪曾經哪說要修學佛法,問他為什麼啊?他講,哎喲,他看見那個修學佛法真好啊,啊然後呢打打坐,喔喲,這個真輕鬆喔。反正吃飯人家燒好了,我跑到廚房裡張開嘴巴,那麼喔咕嚕咕嚕吃了兩口,然後睡下來,睡一個午覺,喔在那裡真輕鬆。這個不是學佛啊,大家千萬注意呀,這是宿生自己的善業所感得的果報啊。這一生你這樣浪費的結果的話,倒不如豬啊,這個千真萬確喔。啊豬這樣省事,然後呢被殺了一刀,牠還了人家了,牠不一定下地獄喔。哦我們現在披了這一身衣服這樣去做的話,對不起,這個果報是非常可怕、非常可怕喔。啊哦豬只被殺一刀,我們這樣下去的話,到了地獄裡邊去的話,啊這個油鍋、刀山的話,那個無邊恐怖啊。
136A17’39”
啊所以在這一個地方啊,我們處處地方要提起自己來:它的過患是什麼?,它的勝利是什麼?,啊從這個上面哪,你一步一步上來的話,欸,到那個時候啊精進起來了,那辦什麼的難事啊,你不但不覺得難,「欸,這就是我的莊嚴喏」,啊勇往直前。你看見他那個人不做,「哎,你避在後頭啊,我真高興啊」,啊一馬當先你就衝前去了,把事情統統做好了,就這樣啊。
136A18’11”
【如云:「如樹棉去來,隨風飄動轉,如是勇悍轉哪,由是事皆成哪。」】
就像這個棉花一樣啊跟著風啊,這麼輕輕的一來它就動了;現在呢我們也是一樣,由於把這個身、心這樣善巧的調柔了以後哇,也跟著這個精進而轉。嗯因為有這個精進啊,這麼輕、容易的,你要怎麼辦,它這個精進心就起來啦,什麼事情都成就。
136A18’44”
【又諸難行哪唯應策勵不應棄捨,】
嗯,這一個地方就是注意,啊這一句話,為什麼又特別說一下呢?…。要曉得前面告訴我們,修學佛法要積聚無邊資糧,淨治無邊罪障啊,不是說你發了一個心就行哪,要去努力繼續不斷的啊,而且時間是無限的去做啊。所以啊碰見了難行,能做的固然做,不能做的也絕對不棄捨啊。
136A19’18”
【如吉祥敬母云:「不修難行業,是(不得)不獲難得果(位),故佛不自顧,令精進增長。」】
不修這個難行的業,是得不到這個難得的果位啊,所以佛之所以成佛啊,他絕不自己顧慮這個、顧慮那個,一天到晚只是增長,為了精進,為了精進。欸世間也是這麼樣說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天下的法則,法爾如是,沒有一個例外的啊。好,那麼前面那個啊啊精進的正規已經有了。
136A19’57”
嗯正修的時候怎麼辦呢?
136A20’03”
【應隨發何精進,(皆)當具足六種殊勝及六波羅蜜多!。】
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不管你做任何事情,這個大乘佛法的特質喔,注意喔,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嘶不管你做任何一個小小的事情,(欸)行為的時候,固然是如此,就是哪怕你這是個心理的話,也一定要跟這個六種殊勝相應,要跟這個六波羅蜜相應。他先解釋,所謂
136A20’37”
【精進施者,謂自安住精進而安立他,餘如前說。】
(啊)那個六波羅蜜多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啊那麼你自己安住、自己精進,欸又想辦法使得別人也是這樣,那就是把這個精進布施給他嘛。啊如是這般一一都是前面。啊關於這個啊雖然這裡不講,但是諸位的概念當中一定要清楚喔。這六個殊勝是什麼?大家還記得不記得?…,第一個什麼啊?…啊?啊對,沒錯,一定要記住。他行!這一個法門的所依,可是根本在哪裡?菩提心…。啊記住,然後呢行持的時候如何?。所以哪怕你做最小小的一點的事情,你始終這個目的把握準,這是根本因一定要把握得住,我們修學佛法這是(第一個要)第一個重要。
136A21’37”
所以啊大家啊,我們在這裡特別注意的,不要從事相上面看,「喔唷,看見人家做得這麼好,我也要這麼好啊。」你錯了…,啊不管他人家做得好、不好,我心裡的這個東西擺在那裡,我要這樣去做;這個是你在自己的內心上面就很清楚、很明白,一切時、處…。(這樣)人家好,你不是說:「哎啊我也要這麼比他。」人家好,我在讚歎他,我就隨喜他,這個就對了;人家不好,如果說是該做的,人家再不好,我要去做。這、這個你內心當中,有這樣的一個正確的固定的知見,絕不可以動搖。嘶哦不要說別的,我們世間上常常說:「欸,這個人不錯,他做事情有原則」。表示什麼啊?他不是跟著別人隨風飄動的。
136A22’28”
其實不要說是這個佛法耶,世間也是一樣,有很多人哪,現在我們常常看喏,我們這裡好說一個話---一窩蜂。唉呦,看見這個好,大家也跟著來。對不起,跟著來呀你多半都吃虧,因為你並不了解他為什麼做、這麼做,他為什麼能夠這樣做成功,你只是從行相上面去看。現在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也走上這一條路,那不是很可憐嗎?。所以說這個六種殊勝一定要把握得住,然後呢行持的時候啊,每一度啊它有這個六度當中、在這個裡頭。最後:
136A23’05”
【第五此等攝義。】
啊那麼,然後呢總括起來再說一遍。
136A23’13”
【應當隨念,發菩提心為諸行依而勤修習,啊則於精進為欲安立諸有情故,策發修學是漸令增長!。】
哦這我們任何一個行為,那個行為呀時時刻刻記住,啊記住:就是剛才六種殊勝當中第一個,這是說發了菩提心這一個根、因上面,才有身口的行為,所以這個菩提心啊是諸行所依。那麼現在這一個地方呢,修什麼啊?精進,勤勤懇懇。「精」是精純、專精,一點都不夾雜。在質上面是一點都不夾雜,在量上面是一點都不馬虎,這個才是精,啊在這個前面這個啊「精」啊,精純、精一、專精。幹什麼啊?向!前菩提道上推進,這意思…。啊那麼然後呢以這個心,是目的是為什麼啊?為了使一切有情啊!啊都安立在佛地上面,所以我行精進,也使一切有情也要這樣走。因為你要真正成佛,這個是必不可少的,而努力「策發」,然後呢「修學」,使得這個精進增長,這是啊
136A24’48”
那麼然後呢策發了以後,次一步說,我們現在精進修持的內涵、修持的方法是什麼啊?以大地菩薩的行為是我們願境喔,這個地方很清楚、很明白喔…。所以在這一個地方啊,就說明了一件事情:我們常常說:「哎呀,我現在是凡夫啊」。欸!,沒錯,你是凡夫,所以這一個地方告訴你,正因為你是凡夫啊,所以你要努力呀,以大地菩薩的境界做為你的目標啊。你還沒有做就先說:「哎喲這個是菩薩的做法呀,我是個凡夫啊」你因地當中已經一刀兩斷,把你已經哪什麼啊?把它看成功:「啊我原來啊就是啊啊像《法華》上面那個除糞人。」這個是我們最大損失、最大損失。明明我們是佛子,可是我們因地當中一個念起來說:「哎喲,我是個凡夫啊,我這一天忙是忙一日除糞之價。」你完全錯了,我們真正修學佛法的人要怎麼辦?欸,我就是佛子。所以我現在的行持的行為就是什麼啊?就是佛子的行為,這個佛子的行為就是菩薩行…。這個才是,所以你因地當中第一念正確了,將來才有圓滿的果。
136A26’26”
所以昨天不是說得很清楚嗎?…,大家還記得不記得?,為了提醒大家啊,再說一遍。下面這個話不要讓我來提醒,要我們自己每一個人自己提醒---啊「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此)如是二心初心難」,這個《華嚴》上面特別說明的。你發這個大菩提心,跟究竟圓滿這個啊大菩提心兩樣東西,就它的那個內!涵!、特質,心理來說沒有差別,無二無別…。但是這兩樣東西啊,如是二心啊叫初心難喏。真正難的是剛開始第一個喔,也因為它難,所以它真正重要的也在這裡喔…。然後呢,在《華嚴》上面,善財童子(數現)示現的是修證的時候的境界,嘖所以他叫十信滿心;換句話說,他那個淨信心哪,已經跟佛的菩提心的特質是無二無別…,只是呢還沒有圓滿。啊所以這個初因最重要,有了這個因,然後你繼續不斷的把那圓滿、圓滿、圓滿,到最後成佛。你有這個因,這個果是一定有的;如果是你沒有這個因的話,你怎麼忙也沒有用。正因為如此,所以這「如是二心是初心難」。
136A27’58”
但是退一步---我們不要說退,再返回頭來,再找那個根由,那個根由在哪裡啊?欸,修的根據是(五)什麼啊?思相應慧。欸思相應慧要看思,要想、所以思的話,一定要先聞相應慧。聞相應慧從哪裡來?多聞。多聞從哪裡?從善知識。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哪,要想生起有力最深的正念,一定要依止善知識、善友共住而多聞等因,就是從這個啊善知識、多聞開始。當我們聽見了以後,心裡面就說:「對呀,現在就這個樣…,我要做的,(啊)正因為是我是凡夫,所以我一定要學這個」。那個時候,你當下的一念下去,因就對了…,你如果只有這麼一念,將來就有一念成佛的因。但是呢,你要真的感果的話,啊單單一念不夠,第二念你又要想到別的地方去了,那對不起,那又跟著它散了。啊所以你假定說那個心心念念,把這一個念頭(一不)不斷的一直增長、增長,因為今天你的因都是集這個嘛,自然而然將來感的果非如此不可啊,修行沒別的,就是這個呀。
136A29’22”
啊所以了解了這一點的話,我們一定會這樣說:「正因為我是凡夫,所以我必須要這樣…做」。136A29’30”
136B00’00”
[這樣說:「正因為我是凡夫,所以我必須要這樣做」。]136B00’06”啊絕對不是 嘖「哎呀,我是凡夫啊,那個是菩薩境界啊」就把自己啊先哪排拒掉。明明我們是長者唯一的兒子,長者是誰啊?佛嘛,可是我們偏偏哪要去忙啊,忙那個打掃廁所,然後呢弄了個半天,一個大餅,喔唷,吃飽了,安安心心。唉,真是可憐是莫甚於此。所以真正修學佛法的最可憐、可惜的地方---愚癡…。然後自己還覺得:哎呦,我一天拜多少佛,啊我一天念多少佛,我一再的說,拜佛絕對好,念佛絕對好,弘法利生絕對好,你根本因有、沒有把握住?…,根本因沒有把握住的話,對不起,啊,好可惜…。
136B00’59”
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哪,欸「大地精進願境」,嗯,我要這樣做,這個就是我們哪聞思相應的時候。等到你到後來它變成什麼呢?啊佛,這是我的願(望)所在,然後呢在因地當中下這個相應的因,只要這因圓,欸,果滿那自然有。所以說妙法蓮華是因在果中,是因即是果,哦千真萬確…。
136B01’30”
【於初發業所行精進隨力勤學,尤應斷除精進不共所治諸怯弱品(等)。】
那麼在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啊,欸,不是教你啊像菩薩一樣的這樣做,而是要學菩薩作我們的願;然後呢根據這個願,隨我們自己的力量去做,所以叫「隨力勤學!」。然後這個隨力勤學啊,有種種前面那些道理,特別告訴我們哪,我們真正做的時候啊,要想學什麼啊?要想學這個啊人。換句話說,欸,那個龜兔賽跑當中啊,不要學那個兔子,「叭叭叭叭」一口氣衝了個半天,哎呀,然後停在那裡。這個兔子倒是不是說,那個故事不是說,啊牠衝在那裡啊衝累了,不是。啊我們哪不是說不顧一切的莽撞這樣來,要如理如法的了解。這個道理呀在一開頭的時候,還在道前基礎當中的時候已經特別……,大家還記得吧?如果忘記掉,回過頭去趕快仔細看一看,在修的時候應該怎麼樣。一定要對我們所修的內容,這一個啊質正、是量足、次第無誤,然後安排好了,自己相應的下足之處、程序,一步一步上來…。
136A03’10”
啊那麼特別呢,對於這個啊我們修學佛法必須要的精進,(啊)妨害我們精進的這一種毛病,所以啊要把它對治,要把它對治…。你能對治了,策發精進;能策發精進了,下面其他的東西都來了。所以說這資糧善中啊最殊勝、最第一,而且只有依靠這一個才能夠真正圓滿。繼續下去。
136B03’47”
【又於所得菩提及為一切有情(與苦)與樂拔苦,經極長時,集無邊資糧,行無量難行,先當勇悍擐精進誓甲!。】
那麼最後又告訴我們,我們對於我們的要求的,所謂什麼啊?大菩提果。所以他開始的依的是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是什麼啊?哦使一切有情的苦統統淨除,樂!是統統給他。為了要這樣做,要積聚無邊資糧,行無量難行,欸經過很長的時候,對於這一件事情啊,先要啊披這個啊這個精進之甲,披精進之甲。所以《瑜伽師地論》上面,我在黑板上寫的這個,第一個啊叫「披甲精進」,「甲」就是心理建設,心理建設。有了這個啊下面才是加行,啊那麼加行的時候,真正行的時候哈,叫「無下」、「無退」,乃至於「無足…」,這個概念哪特別重要、特別重要。我還希望啊,這個六波羅蜜講完了以後啊,要總括起來,關於這一點哪啊特別的還要說一說一說。啊不過特別說一說,看看這一次有沒有時間啊,看看有沒有時間。
136B05’18”
經上面這樣,你乃至於稍微啟發一點這一種意樂,啊就能夠積集廣大的資糧,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大家還記得吧?在下士的時候,這個業感緣起到最後告訴我們的「八因三緣」。這個三緣當中啊,第一個心清淨,第二個加行清淨,當你心清淨、加行清淨了,其等於田清淨。嘶你樣樣東西都清淨了,哪有不能集無邊資糧的?這一個地方就告訴我們這個。所以你那個心裡邊能夠產生這樣的大的,跟法界相應的這種精進力量的話,乃至於發一念,這個力量就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136B06’17”
(啊)所以我們經常要提醒自己:(喔咿),像學那個小沙彌一樣。啊你看看,這個羅漢他這麼了不起的聖人,那個小沙彌就一個念頭:「喔,我要成佛」。喔唷,這個羅漢的聖者了不起,馬上把那個小沙彌請到前面,很清楚、很明白。那個小沙彌在那兒磕上一千個頭,說不定這個羅漢理都不理他;啊他在那兒念上一萬聲佛,說不定那個羅漢告訴他:「啊你錯了」。但是那個小沙彌腦筋一念,這麼一個轉過來的話,吼唷,這個羅漢馬上,呵嘩很恭敬的把他哦這個包袱統統拿下來:「來、來、來,我來拿,我來拿,嗯你你你請在前頭。」然後跟在後面恭恭敬敬。為什麼啊?哦說明了(ㄌㄧㄠ˙)這個千真萬確的事實:真正的智者,他了解這個事情的是非、輕重,根本在哪裡…。所以說這一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哪,我絕對不是說,啊我們單單學那個沙彌就發一個念頭。不是喔,說我們要分別得清楚是非、輕重何在!,然後呢在這個上面勤勤懇懇的努力。你一定要先要如理,然後呢根據這個如理,再如量;所以質!要對,然後呢量要足!,次第要不錯…。
136B07’36”
【若不學者,】
下面這一句話,啊我們要勤學,若不學者,
136B07’43”
就
【不能增長種性堪能,恆為眾多惡行染著,】
這是眼前的。假定說我們不學的話,對不起,那你不學啊,這一個特質、這個種性,這個什麼啊?菩提種性哪,你不增長…。前面已經說了,啊在三慢當中特別說,你不去對治它,你!不去努力造,它煩惱不會說啊:「哎呀我憐愍你呀,好了,你不行啊,我自己就退啦」這不可能。哦功德不會說:「哎呀看看你可憐哪,我自己去圓滿」。哦不可能,沒有例外,絕無例外,你必須自己要如理,如理地去呀修習;要想去如理,如理修學,第一個,就是說照前面這個次第。所以說如果你不學,沒辦法增長…,乃至於呀那個種子啊都沒有。當然現在在這個地方,既然已經講到六度當中的波羅蜜多當中的精進的話,說菩提心已經有了,有了都不能增長。所以我們現在呢,欸!,還沒有,要想辦法把它從沒有變成有,先下那個種,下了個種,然後把它增長。
136B09’07”
如果你不能這樣做的話,我們忙些什麼啊?,這一個才是真正兩方面我們比較的。你不忙這個好的啊,對不起啊,啊一直啊為「眾多(惡行)惡行染著」啊,這是我們必定要認識的(ㄉㄧ˙)呀。這個惡行不是說你今天跑得去殺人、放火這叫惡行欸,你坐在這地方,心裡面沒有把這個正念提起來,你那個時候就是惡行當中欸,這是我們真正應該了解的。不是說你在那兒,哎呀,動人家壞腦筋的時候就是欸…,為什麼原因?…嘖很簡單哪,我們從長夜以來一直在無始無明當中啊,所以你在這地方呢,那一念不跟正念相應的時候,你就在癡相大無明當中啊,那很清楚、很明白擺在這裡呀。所以為什麼修學佛法的人,不管他是禪、淨、律、密,啊學禪的人說「暫時不在」,那一念如果一下忘失掉了的話,「猶似死人」,喏這樣啊。念佛的人為什麼必定要每一念哪,一念不能放鬆,為什麼?因為你你的一念一放鬆的時候,那個時候就跟癡、無記,就是在輪迴生死的業啊,是這麼情況呀,所以這是我們必定要了解的啊。
136B10’34”
以現生這個樣,既然現生這樣,那一直種的這個輪迴生死之因,你能感得跳出輪迴的果報嗎?啊絕不可能哪,異熟是一直在生死輪迴當中,等流呢?這種惡習繼續不斷的增長。這一生哪也就這麼一生,哎呀,輕輕鬆鬆、嘶啊馬馬虎虎過去。到了下一世啊,還是這個樣,要提呀啊提不起來,放啊又放不下,就這種味道…。所以
136B11’07”
【(於)餘生中啊亦極難學諸菩薩行啊。】
將來也是,將來也是。這個習氣養成功了要改,真改不過來,眼前非常簡單的一個小事情…,都改不過來,何況這麼一個大事情。說到這地方,我也想起了,前天我們這裡有個同修跟我講一個,啊,我想起來真是覺得這是個善知識。什麼事情呢?就是那個羅漢菜那個事情,我想大家曉得,我是跑到哪裡,把那個羅漢菜帶到哪裡。大家這個羅漢菜不是說,喔唷,這個素菜館裡面,喔呦,人家說:欸,這個素羅漢菜,吼唷,這個羅漢菜要多少錢,要擺多少,唉,完全錯了、錯了,不是。我這個羅漢菜就是這樣的:水呀、鹽哪、油啊、菜呀、蘿蔔啊,什麼「更、更」放進去,和(ㄏㄨㄛˋ)一點,就是這個樣。
136B11’55”
哎,結果啊,的的確確,反正真正碰到了,能夠有心來學的,人人歡喜,那麼在台北那個地方啊也是。就前天我們這裡有一位同修啊回去了,他就說:哎呀,現在發現這個羅漢菜真美,可是啊,他頭一年是一年什麼啊?啊他頭一年哪,剛開始的真不習慣,啊一直經過一年以後啊,慢慢、慢慢的,啊環境就逼得如此嘛,喏、喏、喏、喏,這東西還不是不讓他吃喔,還是給他吃喔,欸!,就是這樣。我為什麼特別說這一個事情呢?,我希望大家啊每一個人自己反省反省:我們有一個很小的小的習氣,你這個習氣養成功了要想拿掉它,哦千難萬難;反過來說,一個好的習氣要想欸啟發的話,同樣的非常難哪。
136B12’48”
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哪,你如果這一生不努力學的話,那麼這個時候是什麼狀態呀,什麼狀態呀?這叫以前的老習慣當中,這個而且這個習慣的無始以來的習慣。(啊)所以你如果說不從這一個地方懂得的時候開始精進,還為自己找一點藉口啊,嘶哎呀,說這一個不行、那一個不行,對不起,將來你更沒有機會…。因為為什麼呢?,我們現在因地當中種的什麼因?,很簡單嘛,你現在因地上面處處地方保護這個煩惱,說:「哎呀,這個不行,那個福不行。」還自己覺得做得很得意,心裡面哪,喔唷,騙騙得人家,還覺得人家不知道。騙人家啊…,害不了人家啊,是害了(ㄌㄧㄠˇ)自己呀,這個最重要的一個概念。你懂得了,你也不會怕人家來騙,沒關係,他是他騙他自己,啊這個很重要、很重要的。
136B13’47”
所以嗯這樣一來,有機會學的時候你都不學!,造了惡業以後,將來你墮落了,請問你沒有機會,你能學嗎?,再說,就算你將來仍有機會,這一生你都上不去,下一世你就上得去嗎?…,惡習慣養成功了,一天比一天厲害的。像病一樣,剛開始的時候都不治療,到後來病倒那時候啊,啊,已經拖得啊,不曉得拖了幾年,就弄得好嗎?,你眼前嗯沒有一個事情(例的啊)例外的,所以!我們懂得了這一點哪,為什麼他前面告訴我們,於微小罪啊要把它看得很重。真正重要的就是說---煩惱生起來的時候,立刻說:「哎,對不起,我就不讓你」。絕對要想種種辦法,咬緊牙關站起來,要對治的這一個,嘖啊這個現在啊說來說去呀,啊最可憐的還是什麼?啊無知欸。唉呀我們在那兒用心機呦,實際上呢,正在煩惱當中轉,還自己不知道,啊這個是啊世間人最可憐的事情。啊那麼現在我們修學佛法啦,從這一個地方的啊務必要認識…。
136B15’01”
【說如是知已呀,雖尚未能如實修學,然心亦應趣向彼品,】
啊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啊,的確欸行為…是還不一定能夠做到,但是呢心裡邊哪一定這樣。實際上做任何事情,你一定是從心理先建設起。譬如我們眼前做太多的事情,不一定是真正的你肯去做,但是覺得:哎喲,這樣做有好處喔,譬如說我們吃東西,「這個東西有營養喔」。啊,因為有營養啊,你就吃起來很起勁,這樣,吃到嘴巴裡不一定好吃啊,那麼現在也是這樣,佛法這種東西也是一樣,「這東西真有營養喔,哦,將來有這麼殊勝的好處喔」。你只要去做,做做習慣了就好了嘛,就好了嘛…。啊所以能夠心裡邊能夠這樣建設起來啦,
136B15’54”
能夠這樣做,欸,下面就妙囉。
136B16’01”
【則於餘生少用(以)功力無諸苦難哪,速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
欸,到下一生哪,嘿,你不要太努力,也沒有太大的困苦啊,你就很快圓滿。為什麼啊?因為這一生你因地當中,不斷的集、不斷的集、不斷的集,您念念下那個因都是這樣啊。既然你這一生念念下那個因,這樣的話,將來感果的時候,欸如果說你這個業很重的話,將來自然(感果的因啊)感果的時候,跟現在這個因相應的啊…,於是在這種狀態當、當然容易。譬如說我們眼前來說吧,說我們的啊要想念書,要想作生意,不管做什麼嘛,欸今天我勤勤懇懇努力,儘管我很窮啊,可是然後呢集。今天哪集它十塊錢,明天哪集它十塊錢,後天哪集它十塊錢,天天這麼集。集、集、集、集,集了一年以後啊,欸,到了年底結帳了,然後呢明年一開頭的時候,喔,那時候我就有很多錢了吧,是嘛…就是這樣嘛。所以你這一生努力這樣去集,而且一直這樣去集的話,到下面來生,感得的異熟、感得的等流,自然而然都跟那個善法相應,你做起來自然就很容易。你個人是如此,而且你住的客觀的環境,自然而然那也都是這種善師、善友啊…,所以這一點是啊我們要很重視的。
136B17’35”
有一次有一個人哪要問我一個問題,嘶說:哎啊,現在這個時候啊,這無常很迅速,很害怕呀,啊怎麼辦哪?這樣。我覺得這個事情很簡單嘛,因為無常啊,所以呀啊我們了解事實的真相是一無可取,這第一個。第二個,因為無常啊,所以你不能等待,趕快努力,還有因為無常啊---無、無常說明了很多殊勝的特質,淺的地方,只是看見世間的生滅無常相;深的地方來說,無常本身就說明哪空、無自性,沒有特質的一樣東西。那麼眼前既然這樣,那在時間這麼快的、快速的過去。還有一點呢,就是說既然沒有特質的,怎麼辦?一切法生起呀都是因緣而生,所以《華嚴》(編者按:疑師口誤似是《法華》)上面說,啊「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一切法 本身是什麼?沒有 本來如此的,從因緣而起。因為這樣,所以呀你在因地當中啊,種下去的這個一乘佛因,將來自然感果。
136B18’50”
現在你了解了無常,只要你因當中,每一個因種種下去的跟正法相應的,那無常由它無常。正因為無常,所以我念念必然能夠---把!這一個眼前當下一念欸如理掌握住了,種下這個啊正法相應之因。如果它是常的話,你就沒辦法改變它,它天生就是如此,而且永遠就是如此嘛,對不對?這個才叫常啊。現在因為是無常,一方面是時間迅速的過去,一方面呢並沒有特質的如此,所以完全看你因地當中,那個時候我就心心念念。你只要心心念念種下去的是正確相應的,你還愁沒有好的果嗎?,如果你在這一個這個無常當中,下的是一心念佛求往生,感的果是一定往生…;如果你在這個地方求的是發大菩提心,下一生,對不起,那個菩薩的位次生生增上…,這個道理很簡單哪。所以佛法裡邊說來說去,前面告訴我們的啊業感緣起,這個是一切白法的根本所在…。不是不怕,要怕,要懂得善巧的怕,了解它,然後你把握住了特質,現在處處地方說這一個。
136B20’19”
那麼最後一句話,說這個啊千千萬萬有一個毛病…要!改掉它---不要說耳朵裡聽見,嘴巴上面講出來;眼睛裡看見,嘴巴裡面講出來。這一個啊所謂古德告訴我們哪:「耳鼻之間數寸耳,何以美堂堂七尺之軀」。你聽見了!講給別人聽哪,這麼一點點,啊我現在啊,對這個真正的這個啊堂堂七尺之軀沒有用場。那聽見了要記在心裡面,了解了特質,身體上面的如理去行持,然後呢你所感得的什麼啊?哎,報身哪,這個是才是真正重要的。啊所以我們如果現生能作固然好;現生不能作,不要怕…,怎麼啊?(欸)因果、業感緣起、法爾如是…。我們要對於我們現在的狀態感到慶幸,說儘管現在是末法啦,居然我們還能夠聽見這樣圓滿如法的教理啊,然後呢不要停在那裡喔,要步步上進。
136B21’39”
所以你們特別記住,前面哪,「闕隨順教」,這是一個啊修學佛法最嚴重的一個關鍵,(啊)啊隨順於佛法的。很多我們修行的人,哎呀,啊覺得修行了,結果忙了半天呢,學「我」,他那個真正的如理的教法沒得到。學了以後呢,最後呢,「得微少善」,碰到了一點點啊,哎呀,覺得好得不得了,就停在那裡了,不上去了。啊這個都是很可惜,這個都是很可惜。所以我們只要在這一個上面當中啊,能夠啊步步上升的話,一絕不停滯的話,是絕對沒有問題,絕對沒有問題,啊一生一生增上,這個很清楚、很明白。
136B22’28”
啊佛,他發的願是什麼?…要濟度一切眾生。啊他悲心的量是什麼?把所有眾生,就看成他最疼愛的獨生子一樣。他的智慧是什麼啊?了解一切真相,幫助人家怎麼解決一切問題。還有,他修持圓滿了成就的力量,是具足滿兩個願的力量,他有不救我們的道理嗎?…,不信佛的人不談;信佛的人,你想想看,他會不救我們嗎?…。我們現在舉一個簡單的比喻,不要說佛!,說就像世間的一個慈!母!,然後呢啊帶一個最可愛的小孩!,那個小孩儘管一點無知在地上爬!,但可是母親看那個小孩看得清清楚楚。她會不會讓那個小孩,啊把那個毒的東西吃到嘴巴裡,會不會讓那個小孩,由於那個毒的東西傷害他,會不會啊?當然不會呀…,你只要自己說能夠信得過,跟上這個母親,哎,那就對了。所以佛前面告訴我們清清楚楚啊,皈依內外兩支是,外支是大師已成啊啊,不但是一個佛啊,有無量無邊的佛啊。而佛之所以成佛啊,無住涅槃,盡未來際,一直安住在他這個大智、大悲、大願、大行(ㄏㄣˊ)當中濟!度我們,就像那母親,一天到晚在照顧這個小孩,我們就是個小孩。所以這個道理一再清楚、一再明白。
136B24’16”
但是說千萬這地方啊 特別注意啊,
不要說:「喔喲,我不行啊」 你這個一個念頭 來了以後啊,那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們同樣 剛才說那個比喻,現在 那一些孩子長大了,
他 不知道 他還蠻好的;
知道了以後啊,他知見哪 多得很!。
那相當於 我們什麼啊?
我們在學,結果 學錯了,學「我」,總是拿 自己的概念 去衡量這一件事情…。
那麼 這個話,在這個比喻當中 是什麼呢? 就像 眼前普通那一個啊 家庭當中,
那個父母啊 就告訴那個子女 怎麼做啊,
那個子女 就說:「哎呀,那一些老人哪,這個 他們那個時代啊,
這 沒有用啊,都 這老朽了,這個概念 是落伍了」
你 不能接受他,對不起,那個父母拿你 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啊…。
所以 這一個啊 我們哪 用最平舖直白的話,無非提醒我們:喏、喏、喏,問題 關鍵在哪裡?…。
不要說:「喔喲,我不行啊」 你這個一個念頭 來了以後啊,那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們同樣 剛才說那個比喻,現在 那一些孩子長大了,
他 不知道 他還蠻好的;
知道了以後啊,他知見哪 多得很!。
那相當於 我們什麼啊?
我們在學,結果 學錯了,學「我」,總是拿 自己的概念 去衡量這一件事情…。
那麼 這個話,在這個比喻當中 是什麼呢? 就像 眼前普通那一個啊 家庭當中,
那個父母啊 就告訴那個子女 怎麼做啊,
那個子女 就說:「哎呀,那一些老人哪,這個 他們那個時代啊,
這 沒有用啊,都 這老朽了,這個概念 是落伍了」
你 不能接受他,對不起,那個父母拿你 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啊…。
所以 這一個啊 我們哪 用最平舖直白的話,無非提醒我們:喏、喏、喏,問題 關鍵在哪裡?…。
136B25’14”
現在 我們把這個精進波羅蜜多 講完了。
再下面呢 靜慮波羅蜜多,啊下面真正說 定、慧的兩樣東西,
這個真正的 定、慧重要的概念哪,在最後 別學啊。
啊前面 我已經說過了,
因為 沒有基礎的話,儘管 懂了這個道理 以後啊,它也不一定哪 有真實很大的幫助。
而眼前呢,我們把那個定、慧兩樣東西的 基本的、重要的 幾個概念哪 先了解 就好啦。
再下面呢 靜慮波羅蜜多,啊下面真正說 定、慧的兩樣東西,
這個真正的 定、慧重要的概念哪,在最後 別學啊。
啊前面 我已經說過了,
因為 沒有基礎的話,儘管 懂了這個道理 以後啊,它也不一定哪 有真實很大的幫助。
而眼前呢,我們把那個定、慧兩樣東西的 基本的、重要的 幾個概念哪 先了解 就好啦。
啊 現在看一看,分成功 五項:
136B25’55”
這個啊 也像前面一樣的,每一個項目的 內涵。
現在 看第一個,啊 它那個靜慮的自性 是什麼?
現在 看第一個,啊 它那個靜慮的自性 是什麼?
說:
136B26’13”
【住所緣境 心不散亂,善 心一境性。】
就是 這個啊。當我們的心哪,安住在我們所緣的境界上頭,
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的心識,它一定有一個所緣的對象;
啊 就像我們 人,一定 站在那裡,坐在那裡,哦這樣,
就是 同樣的,啊 我們的心 一定有個所緣的對象。
那 所緣的對象啊,啊 心裡邊哪 沒有散亂,沒有散亂,而且 安住在這個 善緣上面。
這個心 是 始終相應的,或者叫「等持」,或者叫作「等至」。
為什麼叫「等持」呢? 平等的,啊 保持著這個,達到 這個境界 不動的。
我們的現在的心理狀態 不是,非常散亂,
一下嘛 揚起來的東西啊,啊啊這樣,
一下呢 低下去的時候 這樣。
低下去的時候啊 是 昏沈、睡眠,
揚起來的時候啊 貪、瞋等相,
無時無刻 不在這個。
一下嘛 揚起來的東西啊,啊啊這樣,
一下呢 低下去的時候 這樣。
低下去的時候啊 是 昏沈、睡眠,
揚起來的時候啊 貪、瞋等相,
無時無刻 不在這個。
啊這 定的特性,是 上面所說的。
136B27’20”
【如〈菩薩地〉云:「謂諸菩薩 於菩薩藏(ㄗㄤˋ)聞思為先,所有妙善 世出世間 心一境性,心正安住 或奢摩他品,或毘缽(ㄆㄛˊ)舍那(ㄋㄨㄛˊ)品,或雙運道 俱通二品,當知 即是菩薩 靜慮自性嗯!。」】
那麼 《瑜伽師地論》上面 這麼說,
說 我們修學菩薩的人,對於「菩薩藏」,菩薩藏 就是 經啊,我們該學的,先「聞、思」…。
說 我們修學菩薩的人,對於「菩薩藏」,菩薩藏 就是 經啊,我們該學的,先「聞、思」…。
別小看 這兩個字喔,這兩個字 是 一個大學問,要 做起來的話,要很長一段時候喔。
所以 現在我們動不動 先學學「定」、學定,
啊 這個前面的基礎哇,這個聞思兩樣都、都沒有的話,那個「定」是啊 絕無可能。
啊 然後呢,以這個 作為基礎,然後 行---妙的、善的、世間跟出世間的 「心一境性」,
這個「定」 的確是有 世間跟出世間 不同的啊。
啊那麼 那個時候啊 「心正安住 或奢摩他品啊,或毘缽(ㄆㄛˊ)舍那品」,
奢摩他 就是 「止!」,
毘缽舍那 就是 「觀」,
或者呢 「雙運道」,或者是「止觀雙運」,要這樣。
那個時候的 心裡邊哪 是 寧靜不動的,這一個叫作「靜慮的自性」。
136B28’46”
關於(是)這個奢摩他、毘缽舍那 及雙運 的特質,留到下面 就特別的 去說明它。
不過 我這地方 就簡單說一下,所謂那個「雙運」 跟那個「止觀」的差別,簡單的說一下。
現在我們「學定」的時候啊,那個 心 寧靜,「定」在這裡的話,它就 不能觀、不能動;
當你心裡面 要思惟、觀察的話,心裡就 不能定,就是這樣。
實際上呢,這個兩樣東西呀,單單一樣 不能成就。136B29’19”
如果單單(安住在那裡裡)、安住在那裡 不動的話,那個是 世間道。136B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