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P324L01-P325L03-靜慮-般若波羅蜜|P325L03-P325L13-般若波羅蜜
原文:P324 138A
【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淨故。】【猶如意識,能於眼等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如吉祥勇云:「此施等福德,若有妙慧力,如諸金莊嚴,嵌寶尤光顯。慧於彼彼義,增廣功德力,如根於自境哪,由意顯其力!。」】【如是信等根中以慧為主,若有慧主,則善了知施信等德,慳等過失。次!乃善巧盡諸煩惱,增長功德所有方便。】【如云:「信等根中慧為主,如餘根中須意識,有此為主知德失,亦能善巧斷煩惱。」】【又諸菩薩將自身肉施諸求者,如從藥樹而取,無慢怯等分別變異,亦因智慧現證真實!。】【又由慧故,能觀生死涅槃所有衰損,為利他故,修學尸羅能令戒淨。啊由慧通達忍與不忍功德過失,令心調伏
則邪行眾苦,無能奪轉。由慧善知為應精進事,即勤修彼道極昇進。又住真實靜慮所有最勝喜樂,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發,故淨施等五法以慧為依。】【如云:「菩薩開慧眼,雖施自身肉,如從藥樹取,無別無高下。」】【又云:「慧見三有獄啊,勝解度世間,持戒非自利,何況為三有哇。」】【又云:「慧者有忍德,怨敵莫能害,如調伏的象王,堪多業差別,唯勤墮苦邊,有慧成大利。」】【又云:「諸已趣歧途,集過重罪染,惡人豈能成,是靜慮妙喜樂。」】【又(二)兩種功德似有相違,由是慧故能令無違。】【譬如菩薩作轉輪王,王四大洲,然能不隨欲塵遷轉,是由具足慧臣之力。】P325【如是雖生猛利慈心,見諸有情極可悅意,然無少分貪欲和雜揉(染)。】【(見有情苦,雖生恆常猛利難忍大悲,然無懈怠憂惱蔽覆不樂善行)。】【又雖具足歡喜無量,心於所緣全無散動!。】【又雖具足大平等捨!,然於眾生所有義利啊剎那不捨,】【此皆由慧成哪,以慧力故啊!,滅除此等力均之障。】138B【如云:「菩薩具王位,根境如天物,性不變非理,是慧臣德力。】【慈心純利他,然無貪薰染,悲不忍他苦,不憂懈低劣。雖喜無散動,捨不棄利他,諸德所治品哪,由慧滅故妙。」】【又如《讚應讚》云:「不棄捨法性,亦隨順世俗。」】【謂諸相縛所執之事,雖微塵許亦不可得!,】【於此法性獲大定解而不棄捨啊,然與世俗內外因緣各別生果,所獲定解啊是無違隨順。】【又諸餘人認為極相違事,若然具慧者皆能隨順令無所違。】【如前論云:「若開若遮止,佛語或有定,或是不決定,然皆不相違呀。」】【謂大小乘及經咒中,見有眾多開遮不同,】【若以一人雙修二事,尋求無邊經論密意時,諸愚無慧雖覺相違,然諸智者實見無違,】【亦是慧之所作啊。如是無慧覺為相違,及有慧者啊見不相違事啊雖有無邊,啊然二諦建立及經論中互相開遮眾多不同,是以慧分辨意趣無違,即是智慧無上功德。】【一切功德皆從慧生者,如云:「世間圓滿從慧生,如母育子有何奇,善逝十力超勝力啊,一切無等最勝事,及餘一切功德聚,皆依如是慧因生。】
解說:
138A00’00”
[所以這個次第很清楚、很明白的,你了解它有它必然次第。]138A00’07”要我們不了解這個次第以後啊,那不要執著。所以實際上呢,不要執著又害了一個什麼毛病呢?我完全在此岸,在生死苦海當中,啊然後呢根本沒動都沒動,說不要執著,連船也不要了,還自己覺得還還還不執著。結果啊,對不起,注定你就在永遠在這兒轉。
138A00’27”
所以他這個每一個地方有每一個地方,那麼辨別這一些事情、了解這一種事情,都靠什麼?智慧。這是順便一說,對不對?,所以這個五度,不要說世間法,是,現在我們修學佛法了,這個(是)如理、非理呀,還要這東西,所以這個東西啊是真正的稀有啊,布施雖然使你得到好的福報,可是這個福報弄得不好的話,象身戴瓔珞,這一個不好受;啊做了奴隸呀,就扮那個帝王相,這個也不需要。(啊)所以外表是繡花枕頭固然好看,這裡邊真實內容是更為稀有啊。欸,要把這兩個東西配合。繼續:
138A01’16”
【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淨故。】
這個清淨是什麼啊?無漏的啊,究竟圓滿的啊…。所以叫「漏」,漏的另外一個名字叫染、污。現在呢,「清淨」是無染,因為無染叫不漏,無漏的智慧,無漏的功德,究竟圓滿的報身報土。
138A01’39”
【猶如意識,能於眼等(五色之)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
那麼在我們身體上也是一樣,那個前面的眼、耳、鼻、舌、身,它有哇這個對這個直覺的感覺,但是呢裡邊的仔細的分別,徹底的了解,進止、取捨等等卻是意識,那麼這個智慧對於這個五度亦復如是。
138A02’08”啊
【如吉祥勇云:「此施等福德,若有妙慧力,如諸金莊嚴,嵌寶尤光顯。慧於彼彼義,增廣功德力,如根於自境哪,由意顯其力!。」】
那這個偈子就說明上面這個道理一樣。
138A02’28”
【如是信等根中以慧為主,若有慧主,則善了知施信等德,慳等過失。次!乃善巧盡諸煩惱,增長功德所有方便。】
現在我們修學佛法當中,所謂三十七道品,啊第一個四念處,這個本身就是智慧。啊有了這個智慧,然後呢根據著這個的(行)一步步的行持。下面說的五根、五力,這個五根、五力當中啊,信、進、念、定、慧。念定慧的五根當中啊,最主要的是慧。啊如果你有這個慧來攝持,以這個為主,而行那個啊啊前面的(這樣)幾樣東西---信、進、念、定的話,你樣樣都能成就。同樣的,六度當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一些東西也是以慧為主。所以說你有這個為主的話,「則善了知施信等德」,「施」是六度當中,指前面五度,「信」是指五根當中前面四根,啊善巧的了知。你對這個了知,然後呢如理行持,進一步啊,啊你才能夠啊通達。由於通達而行持,能夠淨化一切煩惱,增長所有一切功德。(啊)所有的這個啊了解、認識、行持種種方便都在這裡。
138A04’03”
【如云:「信等根中慧為主,如餘根中須意識,有此為主知德失,亦能善巧斷煩惱。」】
那麼下面這個偈,相當於經當中的「重頌」一樣,重新把這個道理說一遍。
138A04’22”
【又諸菩薩將自身肉施諸求者,如從藥樹而取,無慢怯等分別變異,亦因智慧現證真實!。】
從我們前面這麼一步一步上來,啊乃至於到最後登地了,乃至於到成佛了,這個過程當中,要行種種殊勝難行苦行,譬如說施身、肉等等…。這個我們看起來,哎喲,這麼難哪,欸,但是菩薩做起來並不難,這個指大地菩薩,就像什麼啊?就像從那個樹、藥樹上面取藥一樣,欸,你取藥,這個藥樹動都沒動。所以在菩薩來說,欸布施這一些事情的話,他「無慢、怯等分別變異」。什麼是慢?、什麼是怯?,這個哦我們現在布施的時候啊,欸,就有兩種心情。如果這是我們有的、能布施的,送給別人了總覺得:欸,嗯嘖好像送給你,啊,這個窮人,「嗯,這個人」。乃至有的人說:「如果有人來,我先教訓他一頓。」,啊那個時候啊,這個是啊裡邊是慢!心,啊啊,表示這個人不行啊,就是這樣。反過來,如果他一開口說要你一百萬,哇嘿,這個東西就怯了,這不是慢哪,就是怯。
138A05’46”
啊欸,菩薩不嗯完全沒有這個心情的。(啊)那不要說錢,任何東西,他不管任何一樣東西,身肉手足等等,他沒有一點……哦內心當中啊安住在上面哪,了不相動,啊是如如不動。那麼這一個是什麼呢?就是對於這個智慧啊的攝持,由於有智慧所攝持而行。當你現證了以後,那個時候現證的真實的內容是什麼?無我真實慧。原來乃至於我們一向執著的這個---我!,以及我!所代表的五蘊,他了解它本身是空,安住在這空上面。所以當你去拿的時候,就像空當中,就譬如說我們常常說的,你火來著燒,啊風來吹,儘管你!火光燭天,哦風大得不得了,而這個空本身哪,始終嗯了不相干,就這個意思啊,啊都是靠什麼?智慧。
138A06’51”
【又由慧故,能觀生死涅槃所有衰損,為利他故,修學尸羅能令戒淨。啊由慧通達忍與不忍功德過失,令心調伏則邪行眾苦,無能奪轉。由慧善知為應精進事,即勤修彼道極昇進。又住真實靜慮所有最勝喜樂,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發,故淨施等五法以慧為依。】
(啊)那麼下面下面繼續說,於是由於有了智慧,如理了解了過失與功德,是處與非處,那個時候我們才辨別得出來,說生死涅槃當中差別,啊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是啊我們現在因為不了解這個,所以呀顛倒,明明是苦的事情啊,說為作為樂的,因為這樣的啊,大家在名利上面哪爭得個頭破血流。嘶無始以來啊一直忙這個,結果不但自己沒有好處,反而把自己害得苦不堪言哪,這個都要靠慧來認識。
138A08’10”
那麼我了解認識了以後進一步,喔,現在不忙它了,為利益他,為利益他而廣學六度。那麼學六度的時候啊,你也必須要以慧,那麼你能夠布施,哦你能夠持戒,啊那麼這個啊持戒的能不能清淨要靠它。還有呢?進一步忍辱,因為你有智慧的了解呀,所以您能夠啊了解這個忍辱,這個前面我們都已經說過了。所以呀,「由通達忍與不忍的功德過失」,啊那個時候啊我們不會為外面的種種境界,不管是啊有情,啊所以我們能夠耐怨害…;嘖或者是無情的法,那個時候哇我們能夠安受苦;而更重要的---諦察法,對法的特質了解了,那個時候哈可以調伏我們自己內心的煩惱,能夠受種種這個難行之苦!。啊在濟度一切眾生,而那個眾生哪是種種啊非理邪惡,而不會退轉,不會退轉,所以這個「邪行」哪不會影響你。然後呢你去做種種的艱苦啊,也不會使你退轉。(啊)這一些東西呀它不會呀,把你原來的志趣呀把它壓伏。所以呀這一個也靠智慧,才能夠無動無轉而不能損害、搶奪你的真正的願心、行心。同時有智慧善巧了解啊,應該行精進,以及怎麼樣行精進,以及了解了由這個精進,而啊在所學的道路上面哪,真正的昇進。乃至於再下面,說學「真實靜慮」的時候也是如此。啊這個真實的靜慮,換句話說定哪,也要依止慧,啊如理的告訴我們怎麼去做才能引發,才能引發。
138A10’45”
雖然這個地方啊定,智慧一度並沒有啊正確的、啊深入的說明,可是我想我們大部分都普普通通都了解一點。我舉一個最平常的,也是大家最了解的,《小止觀》,譬如數息啊大家曉得。那《小止觀》上面就告訴我們,修學這個定的十個方便當中,說正修的方便,前面是準備,啊譬如說要什麼「訶欲」啦、「具緣」啦等等。那麼正修的方便當中啊,它有五樣東西,啊我想有的人可能不知道,我再說一下:第一個欲、精進、念、巧慧、一心。樣樣東西都是這樣,欲是第一,欲是什麼啊?善法欲,這個我們了解的,沒有這個善法欲的話,做什麼事情都做不成。世間呢?貪欲,跟無明相應的,沒有這個貪欲的心策勵你的話,你坐在那裡,嗯,對這沒興趣;那麼修學佛法要善法欲。然後呢有這個善法欲以後要勤精進。勤精進了以後,然後呢,進一步的話那怎麼辦呢?要念,而這個東西呀也要智慧。等到有了這個東西更進一步的話還要巧慧,你善巧的了解怎麼,那時候啊才能夠安住、得到。所以五度當中任何哪一個要想得到圓滿的、清淨的,這一個東西一定要什麼啊?以智慧為依。
138A12’21”
【如云:「菩薩開慧眼,雖施自身肉,如從藥樹取,無別無高下。」】
嗯,這樣,因為他這個慧眼開了,那個時候啊,乃至於自己的身上的肉,啊,取的時候啊,猶像樹上面摘一個果子一樣,摘個藥果一樣---嗯嗯沒有什麼,動都不動。
138A12’43”
【又云:「慧見三有獄啊,勝解度世間,持戒非自利,何況為三有哇。」】
那麼除了布施以外,下面更進一步的這一些事情都是這樣。由於我們智慧呀,所以見到這個三有的一切好處啊,啊真像牢獄一樣啊,哦看得清清楚楚。也同樣的由於這個智慧呀,所以對這個知見哪能夠加深,產生哪殊勝的見解---勝解,這勝解就是欲。有了這個欲的話,哦策發你啊!,所謂「信為欲依,欲為勤依」,有了這個勤,勤就是精進,有了精進的話,一切的善法都生起來了。那個時候啊,我們要求的超越世間得到,這樣。所以呀在大乘佛法當中,持戒呀啊那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啊,啊(此)這個樣樣東西都是為了別人,何況現在三有,那根本不為它所動,不為它所騙,這都是以智慧的力量才能夠這樣如理得到…。
138A13’50”
那麼現在我們繼續下去,啊繼續下去。上面說,菩薩你開了智慧眼以後啊,嗯乃至於身體啊送給人家,肉送給人家啊,都像這個樹上面採藥一樣。啊就是樹本身哪它毫無痛苦、毫無感覺,欸卻是能夠把病治好,現在亦復如是,啊亦復如是。現在呢不要說你這個外面的金錢啦、名利呀樣樣捨,乃至於把頭目腦髓捨啊,欸對你呀是一點沒有痛苦。不但沒痛苦啊,卻把眾生的病哪都能解救好;眾生的病都解救好了,我們也解救好了。這個都靠什麼啊?都靠這個智慧。啊實際上呢,我們的目的也在這個上頭,所以真正主要的---智慧。不過這個地方特別注意喲,這個智慧用在哪裡呀?用在那你布施、持戒上面,是啊。所以這個比喻本身,說實在的你深入的觀察、哦了解。我們不要說:哎呀,要學智慧了,別的也不要了;反過來,學別的,智慧又不要了。嘶啊那麼現在這一些東西呀都要靠智慧來辨別…。啊下面是「慧見三有獄,勝解度世間,持戒非自利,何況為三有。」這已經說過了。
138A15’19”
【又云:「慧者有忍德,怨敵莫能害,如調伏的象王,堪多業差別,唯勤墮苦邊,有慧成大利。」】
下面進一步又說,啊這個第一個括弧裡說的布施,然後呢是持戒,現在說忍辱。你有了這個智慧的話,啊那這個這個你能夠啊忍種種的啊怨害等等,就像已經調伏的大象王。這個象力量大得不得了,在印度的確這個象王能做一切,乃至於打仗。哦打仗的取勝往往就決定啊這個大象,啊你一旦調伏了以後啊,啊牠什麼事情哪都不怕。那麼下面是精進,精進這個也要靠智慧。如果說你沒有智慧的話,啊你這個「墮苦」沒有用。所以單單哪勤苦啊,對不起,忙了半天沒有多大用場。不要說我們現在,印度是外道啊這個苦啊遠比我們哪來得厲害…,啊,說炙火、吊一個,教吊在這個樹上面餓啊,啊乃至於呀像學牛狗戒吃糞等等的,我們做得到嗎?嘶我們做不到,但是這樣做沒有用。啊一定要什麼啊?有智慧攝持啊那才可以。有智慧攝持了以後啊,你就能夠啊有大利益了。
138A16’52”
【又云:「諸已趣歧途,集過重罪染,惡人豈能成,是靜慮妙喜樂。」】
那一個是止啊,靜慮就是止。啊由於走上錯誤啦---認識錯誤,種種、造了種種的罪惡過患,在這種情況之下,啊是不可能得定的,那麼這也要智慧。下面除了說這個五度一一說明以外,下面又另外說:
138A17’27”
【又(二)兩種功德 似有相違,由是慧故 能令無違。】
說往往有幾件事情啊好像彼此之間哪相違背的,欸,現在呢你有慧攝持啊能夠無違,這個是千真萬確。可是實際上有太多的事情都需要這樣去做,譬如我們剛才說持戒,說啊持戒嘛目的是要去掉執著,結果呢你不要執著的話,持戒你怎麼持啊?這個戒本身哪,就是要你執著的開始,卻偏偏哪要你持得個不執著,你怎麼個持法呀?,啊這個時候我們就不懂了。說不必說通達甚深智慧,就我們開始的時候,你如果學對的話,要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138A18’19”
啊我們第一步學,(一定要智慧跟)一定要持戒,戒的目的幹什麼啊?既然要跳出生死輪迴,生死輪迴的過患在業跟惑,所以這個業跟惑不在外面,在自己裡頭。又這個持戒從你內心持起,這千真萬確。當你內心煩惱生起來了認得:喔唷見到煩惱了。然後你這地方嘛就把它停止,啊不要動它。哦該做的事情哪,你想、不想去做,說:欸,這個要做的,嘶你要努力去策勵去做,這個就在這個上頭。啊所以初步的來說,不執著這是什麼什麼意思呢?我們不要執著那個戒相,應該從那個戒法、戒體上面;由於你把持著這個戒法、戒體,這個上面卻要執著了,再說叫擇善固執。
138A19’14”
由於這樣的一步一步的上去,調伏了自己的內心。然後因為你的內心哪粗猛的煩惱調伏。使得我們哪能夠寧靜淨續。淨續有兩個好處,一個呢因為調伏了,你呀這個修學佛法過程當中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喔,於是生生增上…。否則的話,你造了種種惡業墮落惡道當中,墮落惡道你有修行的機會嗎?沒有。所以你必定要生生增上,然後呢這個東西呀戒是根本因,你才能夠得到人、天身,然後呢在這個上面哪跟佛法相應,這個是戒的第一個功德。
138A19’59”
第二個功德呢?眼前因為你能夠持戒,所以呀把心裡面的內心哪惡識這種煩惱調伏。因為調伏了以後啊,那個時候你才可以學定,得了定然後才能夠開慧。開了慧呀從根把煩惱的根本,說二我執著是徹底拿掉,到那個時候是無往而不自得。到那個時候的話,欸,把你擺在火裡面烤,放在原子彈來炸你,你安然自得,那當然嘛注意呦,那個時候「不執著」不是說,啊我要睡覺就睡覺,要吃飯就吃飯,要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是喔,那個最嚴格的戒相擺在那裡,你找不到一點戒相可得喔,這個才是「不執著」的真的原意喔,不是我們現在凡夫喔,這千萬要認識的(ㄉㄧ˙)喲。所以現在我們看經不懂得,說:「唉呀你不要執著」。他這個「不執著」是什麼啊?就是你把這個人我二法的執根本拿掉,那找不到可執之處啊。所以儘管一天到晚你嚴格的持戒得不得了了,沒有一點戒相可得,這個才是「不執著」的真義呀。
138A21’10”
所以我們現在啊,真正說起來真可憐。啊這個教本來是最好的告訴我們的,現在我們不要了,說修,那麼結果呢?沒有教也修不成功。反過來呢,教---啊那麼要學教。學教了以後教的真正意義呀又不了解,說不要執著。實際上呢,你根本對它執著的意義都不了解,說這個戒也不要了,說:「唉呀,我這個才是解脫。」啊這兩者都錯啊!,這個都是什麼毛病呢?都是啊啊你犯了相似之見,是啊對於這個功德本身哪總覺得這是兩者當中好像嘶啊違背的。喏,這個有了智慧的話,啊完全不違背,那時候你才正確的了解。
138A21’53”
啊不過剛才說關於戒這個事情,不執著那一點哪,它要了解啊,它有幾個層次的。剛才說那種不執著,譬如說喔把你一把刀砍在頭上,欸,你了然不動,那個是修相應的喔。那麼我們現在呢,不要說刀砍上來受不了,哎喲,把你打一下;不要打一下,眼睛瞪你一下,你心裡面蹦蹦蹦,「欸,這傢伙為什麼瞪我啊?」。欸,那一個時候還是有方法調伏的啊,什麼?聞思相應,這很正確、很明白。啊你處處地方了解的,啊他瞪你也好,他打你一下也好,你曉得你現在要行持戒,從哪裡戒起?從你內心上戒起。正因為如此,所以呀你儘管做到了以後啊,你也啊覺得:欸,我做對了。安住在這一個戒上面,這是我們現在跟它相應的不執著。
138A22’47”
假定你這個不清淨的話,「欸,你為什麼打我啊?」然後兩個大伙打起架來了,對不對?,喏,這個就是它的功德喔。更進一步,雖然你也忍住了,可是你心裡面嗯老是在那兒想著:「他打了我一下,我總要什麼辦法,想辦法……。」哦人家說起來,世間說起來,欸,這個人哪倒蠻有修養的。啊蠻有修養的,好聽哦。說得不好聽,這個人老奸巨滑,所以不是正確的辦法。說這個是聞思相應,還是有它的特質,啊我們要了解,在什麼狀態當中學這個法,如何去行法,一定有它的這樣的一個一個的次第步驟…這樣。所以凡是這一種事情都是什麼啊?要靠智慧,這個我們要了解。所以他下面又說,說那個比喻。
138A23’37”
【譬如菩薩作轉輪王,王四大洲,然能不隨欲塵遷轉,是由具足慧臣之力。】
就像一個轉輪聖王一樣,說這是這菩薩在修學佛道當中,啊他一定會生生增上,因為呀要廣度一切眾生,所以一直在那個世界轉。那個時候啊都是啊會啊世間是大富大貴,轉輪聖王、天帝什麼等等,乃至於王(ㄨㄤˋ)四大部洲。欸,對不起,他儘管有這麼多世間的欲樂啊,他就不會隨欲樂所轉。靠什麼啊?慧,這個慧臣的功力。所以在上士道一開頭的時候就說明,由慧攝持的方便是菩薩的解脫,由方便攝持的慧是菩薩的解脫;反之,如果沒有這個攝持的話,不管慧、不管是方便,這個菩薩都綁住了,換句話說你不能行菩薩道。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前後一貫,啊前面是總綱提出來,現在這個地方呢每一部份細說。
138A24’49”
啊總之我們要修行最重要的,一定要對於我們所學的內涵要正確的認識。不是「我」想學,「我」想學,學了半天是學的「我」。是,因為我想學,然後呢學要去學佛,佛告訴我們怎麼講。哦佛告訴我們講的像,譬如像剛才這個經論上面,我們還不一定懂喔。啊那時候一定要靠看菩薩、祖師,看菩薩祖師的註解---無垢喔,這個很重要。否則的話你隨便聽一個阿貓、阿狗的講,哦講得頭頭是道,講的是相似法,結果啊越走越錯。那麼這個比喻說什麼呢?
138A25’31”
【如是雖生猛利慈心,見諸有情極可悅意,然無少分貪欲和雜揉(染)。】
欸,當我們修學菩薩道的人,第一個一定要大慈悲心。啊那麼大慈悲心哪是什麼啊?與樂、拔苦兩樣事情。現在你要給人家快樂啊,一直看見一切有情啊,啊那真是啊可悅意相,親愛得不得了。但是我們世間親愛的話,那害了。唉呀,那一個東西呀都是為情染所染哪。欸?,現在呀我們修學菩薩道的人,雖然那個慈心哪比世間的不曉得超過多少,卻沒有一點點哪啊貪欲這一個雜染在裡頭。反過來要拔苦的呢,
138A26’22”
【(見有情苦,雖生 恆常猛利難忍 大悲,然無懈怠 憂惱蔽覆 不樂善行。)】
「見有情苦」,看見他種種無比的苦惱,見了這苦惱所以生起恆常猛利難忍的大悲。那個悲心一定是看見苦,所以要拔苦啊,要我們看見了苦啊,哎喲就害怕得不得了。嘶啊也不要說啊哦幫忙別人,要自己啊說苦得要命哪,叫你動手術啊,要吃這個苦藥,心裡也害怕。所以進一步要幫別人忙的話,那一個是要除苦的這一件事情的話,一定會產生憂惱,啊,做這件事情的話---懈怠。欸因為現在有智慧來攝持啊,所以雖然生起這樣猛利的大悲,卻救度別人的時候心不憂惱啊,身心不會懈怠,而去努力樂於行善,而不會為這個兩樣煩惱所覆蔽、所障礙啦,不願意、不好樂這一個善行。啊同樣的,
138A27’22”
【又雖具足歡喜無量,心於所緣全無散動!。】
啊我們修慈、悲、喜、捨---喜心,平常我們一歡喜呀,啊心裡面就動掉了。欸,對不起,儘管你這個「喜」無量歡喜啊,啊心裡面哪安然不動。捨呢?
138A27’41”
【又雖具足大平等捨!,然於眾生所有義利啊剎那不捨,】
是妙極了修捨,捨掉一切,是無量捨、等捨,這樣的捨法。但是啊卻是你樣樣東西呀一點不掛在心上,卻是義利一切有情,乃至於一剎那,乃至於一個人,乃至於最小的事情你也不捨棄。要我們表面看起來,這兩樣東西完全矛盾極了。噯,修了個捨心,卻要對於有情哪一剎那也不捨;啊歡喜,歡喜到絕頂,心裡面卻了然不動;啊就是痛苦無比,卻是你一點不怕;啊快樂,哦親愛得不得了,卻是一點沒有染著。這個靠什麼啊?都靠智慧。所以呀,
138A28’31”
【此皆由慧成哪,以慧力故啊!,滅除此等力均之障。】
(啊)這樣的兩個力量所以能夠並駕齊驅,都是靠智慧,所以叫一定要止觀雙運。現在我們修學佛法也是一樣,你沒有智慧呀,那真難哪。嘶現在我們說弘法、弘法,弘了半天,被法弘去了,所以啊六祖大師說:「現在啊你才是轉《法華》呀,以前你是被《法華》轉哪」這個話有道理呀,你沒有智慧的看了那個經典呀,啊你看到哪裡就就就被它牽到哪裡,就是這樣。喔唷,如果學唯識的人哪,啊學唯識好,這要學中觀的人哪,講中觀好,大家吵得個天翻地覆。(啊)那不是學經,被它轉去了。啊你現在了解了這個,你才能是真正的能夠轉那個法輪,這個我們一定要了解的,一定要了解的。
138A29’28”
138B00’00”
[一定要了解的。]
138B00’04”
說啊尤其是近代近代,我覺得有很多大德,那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結果呢難免有這個現象。啊學了他那個東西啊,他就偏偏偏在上面。當然這個有兩種可能,有一種是菩薩示現,就是因為呀引導後面的初機,你呀條件不夠啊,不要說啊樣樣東西都來。那就是這樣,你先學好了,只要一門深入,一門慢慢的進去,自然可以摸得到的啊,是啊不管別的。這個是絕對正確的,啊我們不要弄錯喔,所以樣樣東西都要辨別。是另外一類的話,那就不一、不一定囉,另外一類就有錯了。然後呢到了那個時候,他啊學了唯識的說中觀不對,學了中觀的說唯識不究竟,乃至於更進一步啊說:欸,這個經偽的,這個經假的,這個經……。欸請問:現在你都這樣說,說到、弄到後來的話,大乘非佛說,喏到最後的話,小乘同樣的,沒有了,也就是這個樣。啊這是我們必定要了解的啊,所以這一個地方啊,智慧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138B01’09”
【如云:「菩薩具王位,根境如天物,性不變非理,是慧臣德力。】
就像這個上面比喻,現在又重頌當中說:啊說,菩薩行者啊,乃至於具轉輪王之位,啊所以一切的享受,啊自己的根身,乃至於外面所對的境界呀,啊那個是像什麼啊?是天上來的一樣,那換句話說不得了的好。嘿,對不起,不管它怎麼好啊,我啊安住在這個上頭啊,不被它所動,不為它所變。為什麼呀?哪由於你如實的了知這個特質是什麼,這個是啊靠智慧,靠智慧。為什麼這個地方稱為「慧臣」,而不是稱「慧王!」呢?哦菩薩的兩樣主要的是什麼?方便跟智慧,而這個不共因是方便,對不對?。所以呀,這個王啊不是智慧,這個王卻是方便,啊然後它那個臣才是啊智慧。所以叫啊「方便是父」,啊然後呢「智慧是佛的母」,這個我們要了解的(ㄉㄧ˙)喲。
138B02’25”
【慈心純利他,然無貪薰染,悲不忍他苦,不憂懈低劣。雖喜無散動,捨不棄利他,諸德所治品哪,由慧滅故妙。」】
上面說的前面就是慈、悲、喜、捨幾樣東西,嘶啊這一些它每一樣東西都有它的殊勝的功德,啊要對治特別說對治品。所以能夠產生它這功效,對治它所對治的種種煩惱等等啊,都靠什麼啊?靠智慧來成就。所以不被障礙而產生它的功德,這樣這個是都要靠智慧。
138B03’19”
【又如《讚應讚》云:「不棄捨法性,亦隨順世俗。」】
這個話我們平常常常講的,「叫不變隨緣,叫隨緣不變」,這話講起來好容易呦,欸!但是做起來啊可不那麼簡單哪。啊「不棄捨法性」是什麼啊?就是說那個法性本身是什麼啊?法性本身---空,換句話說,空性,換句話說。說如如不動,啊我們要講如如不動,坐在那兒一動不動,這個不是。這個根本不動,了無動靜!之相!,在、在任何狀態當中,你動得啊天翻地覆,是了無動相,這樣啊。所以啊你「不捨棄法性」哪是不變,卻能隨緣。反過來呢,隨緣呢卻能不變。而正因為你能不變,那個時候才能隨緣喏,否則的話你隨緣你就完囉,你自己都在那兒打跟斗,你還要談救人,救些什麼呢?,這這是千真萬確的。
138B04’23”
啊所以對我來說啊,我常常說的,我只是啊,是一個啊啊打敗的常敗將軍,只是跟這裡報告、報告我的敗的經驗。雖然是屢戰屢敗啊,卻我曉得要屢敗還要屢戰,啊只是如此而已。教我真正弘法,談不到,因為我對法本身,我還並不真正了解,只是在摸索、聞思階段,這個自己最清楚不過。為一點眼前小小的境界就被它轉去了話,那個時候自己啊,還做學生都不一定夠資格,說千真萬確的。這個話怎麼講?尤其是佛門當中,我們看看古代的那種大德。是啊這個大德妙極了,不像世間的這個父母這樣,哎呀,哄你啊、騙你呀,這個大德不是這樣做的,就是這樣。啊大德啊要你去求的,法這個東西一定要求的。那也許我們會問了:那不是不慈悲嗎?…,欸正因為他慈悲,所以非這樣做不可。為什麼原因?,這個(一)簡單的說一下。
138B05’30”
法是法爾如是的尊貴性、莊嚴性,你如果稍微對它有一點點不恭敬、輕慢心,對你自己的傷害就無比的傷害。如果你還打著瞋心的話,對你就這個傷害是無法計較的。所以我們信得過佛法的人都曉得,啊所以像我們世間的人哪,啊一動不動鬧彆扭,動動不動嘛發脾氣。你在修學佛法的時候,對於這個如理的上師你也動不動發脾氣,動不動鬧瞋惱的話,對不起,你接近了他半天,法沒學到,然後你這個脾氣呀,把你送到地獄裡面去了。說真正的佛菩薩絕不忍心作這種事情,這個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我們不懂得佛法,我們總想像當中,好像那個佛、菩薩慈悲,也應該比父母還要慈悲,一天到晚圍著你旁邊哄你呀、騙你呀欸,這是實際上那個狀態如此…。結果呢,這個是自己的業,等到你地獄裡面再出來啊,轉了個、受了無邊大苦再來,因為你的老脾氣還在,碰見善知識又一來,又下去了,所以永遠在這地方滾哪,這個我們必定要了解的。
138B06’38”
所以最近哪已經快講完啦,因為我最後這個兩樣東西不講,所以有好幾位同修說啊,嘖哎呀,好像不講那個東西啊,他總覺得啊啊這個啊不圓滿。這是千真萬確的真正佛法的中心,是,一定在後後面那個毗缽舍那。所以啊總覺得:哎呀,我們現在要學。可是我了解,不要說在座的諸位,當然,啊這內秘菩薩行的我們不談,只是陪著我們玩的。啊以我自己來說,我自己了解,這個本論哪,我乃至於開頭第一步我都沒有開始學好,乃至於正在學!。我們還不曉得怎麼接近善知識,啊然後呢文字上面懂了很多,真正去要修行的話,我們還在門外。要想把前面的已經聽過的好好學的話,夠我們學一段時候。你真正的照這個去學的話,後面一定會有的,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不要說:「哎呀,這個好像是學得沒有學到什麼」。那對不起,你根本連它學佛法是怎麼個學法都根本不懂…,這千真萬確的。所以碰見這種情況,心裡如果有這個狀態的話,回過頭來開頭,翻翻前面的。
138B07’52”
但是剛才那個心理本身是正確的喔啊這個我要說得很清楚,就是我們的的確確要求這個好樂心。現在我們豈止要學毗缽舍那,我們要學佛耶不是說嗎?我要求往生,啊不要說下品下生,是上品上生我都不要,啊我要學阿彌陀佛。啊我為什麼要去嘛,我要學阿彌陀佛一樣度盡法界一切有情,這樣才去,這個心是絕對正確的,但是這個裡邊要辨別得很清楚喔。所以你的目的,跟你的心理的行相等等哪,每一個地方都要辨別清楚。說起來這個還是什麼啊?靠智慧。
138B08’29”
嘖所以現在這個地方特別說,這個智慧的功德是無量無邊哪,啊所以現在不說智慧的內容,先讓我們了解了智慧的真正的特質的話,有一個什麼特別好處啊?我們就不會忙著,唉呦,趕快去要盤兩個腿,或者我趕快要拜多少佛,我趕快呀要唸那個經。唸經的目的要求智慧,所有做一切的事情的目的無不在這一個上頭…。(啊)所以我們現在繼續下去,啊能夠這樣做的話,(欸)妙極了。
138B09’06”
【謂諸相縛所執之事,雖微塵許亦不可得!,】
欸你要隨順這個世俗的話,那個世俗啊,哎啊,那個世俗就是啊千變萬化,你一跟著世俗裡面轉哪,處處被綁。這個「相縛」特別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對於眼前所對的一切境相,喔外面是種種,這裡邊實際上呢,裡邊哪根身、本識也是一樣,你、我們不能如實了達它是什麼啊?如幻如化,是性空、緣起,是緣起而性空的。嘶由於這樣的關係,裡邊也不知道真實,外面也不了解。啊裡邊產生的,平常我們在啊這個法相上面啊說它叫作見分,啊外面叫作相分。那不管這一些什麼名詞,總之裡邊是識心,啊外面所對的所謂六根對六境哪,處處為這個事相所綁。因為所綁,害啦。
138B10’15”
現在呢,你了解了這個法性以後的話,啊法性這一些東西呀,根本性空,乃至於無微塵許可得。所以這個祖師們開悟了以後啊,發現什麼啊?「大地無寸土」,欸,什麼都找不到了。嘖可那個時候不能停在那裡呦,所以停在那裡就不對喔,所以啊啊所謂「無佛處哇急走過,有佛處哇也莫停留。」嘿這個不能停的啊。那麼在這一種情況之下,啊雖然隨順世俗哇,嘿因為你啊安住在法性上面;反過來,你安住法性哪,所以才能夠隨順世俗。既然你對於世間平常執著的那一些相縛啊無微塵許可得,所以你在這個世俗當中啊,在任緣而轉是了然不動。
138B11’07”
【於此法性獲大定解而不棄捨啊,然與世俗內外因緣各別生果,所獲定解啊是無違隨順。】
那一個是說我們對於這個法的特性,法的特性是什麼啊?,總相---空,總相是空,所以叫如所有性。一切法的所有的性,它總相真如,(是啊)如如不動,哦獲得「大定解」,哦但是呢「不棄捨」。而什麼呢?與世俗因緣內外各別生果啊卻不違背。雖然一切都空,但是啊,空,正因為它空啊,所以呀卻一定有緣起;因為緣起,所以有空。這個啊裡邊說起來啊,這個就是共中觀、不共的是殊勝法門,這個在毗缽舍那當中慢慢的再講。普通我們世俗上面就啊說起來,說空啊,啊所以呀叫啊不斷…,啊怎麼講的啊?空啊所以要不常跟不斷,是不是啊?啊說空啊所以不常!,應該這樣,世俗說,空啊所以不常,啊有啊所以不斷,這個是普通的講法。哦中觀的真正不共的勝法不是這樣的,「空故不斷,有故不常」,欸跟平常我們的概念不太一樣,這個是它真正殊勝的道理。關於這一點呢我只能提這兩個,反正一直要等到後面那個毗缽舍那真正講完了,了解,那個時候才了解真正的佛法的核心,那個智慧的特質在什麼地方。
138B12’57”
這裡我們接著繼續哦所說的,這兩樣東西啊,沒有一點點哪違背。不但沒有違背呀---隨順。這妙咧,這兩個東西啊,哦你靠我,我靠你的。啊就像我們把兩枝筷子啊拿起來一樣,夾一個東西,你不能說那一根筷子夾著,欸,那一個。那真是兩…?這一個筷靠著這個,這一個筷靠著這一個,可是這個相待安立的,天下的事情都是這樣。
138B13’29”
【又諸餘人認為極相違事,若然具慧者皆能隨順令無所違。】
喏現在下面又來了,很多別的人以為相違背的人,你真正具足了智慧的話,碰到那個時候哈你覺得沒有違背了。啊所以啊我記得自己覺得,我當年修學佛法啊,種種、處處地方覺得:唉呀,嘶這樣做嘖唉有這個毛病,那樣做有那個毛病,欸弄來弄去弄不對。噯一直等到依依依靠了善知識,慢慢的學習呀,現在慢慢、慢慢的了解了。我想我們在座的同修們也常常有這種,所以有的時候大家諍論了半天的問題,等到了解了以後發現:嘿那毫無諍論之處,根本不需要諍論。
138B14’11”
還有個妙處,嘶平常啊一般我們世間來說的話,我們這個論辯哪,任何一個論辯永遠是得不到結果的。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來從來不可能得到結論的。但是我想諸位在這裡慢慢的學習,已經大家有一個多多少少有個共同的經驗,啊的的確確你對佛法了解了以後的話,欸,在任何情況之下,你都能夠找到一個欸很合理圓滿的解答。這個所謂是任何情況要說明哦,在我們這裡喔我們這裡大家有一個先決條件,大家是啊如理來修學佛法的,不是蠻不講理,蠻不講理的人不算。啊你儘管你說得頭頭是道,不是頭頭是道,你說得正確得很,他說:「就是你有理,我就是不信你那一套,你拿我怎麼辦?」嘿,那個、那個我們不談,那個我們不談。我們這裡特別要說明的,就是說那真正你具足了智慧以後,別的地方、別的場合,你覺得啊這個事情啊不行的,你跑到那裡呀,欸,都解決了。
138B15’21”
而更重要的不是解決喔,更重要的這一些違背的事情喔不但不違背,卻是相隨順隨順的喔…,這樣。啊我們記得常常我們用那個比喻,這個簡單極了,眼前的。譬如說啊我們在這地方,啊隔壁那個廁所,啊那個臭得個要命,當然我們人人不歡喜。如果是你有智慧,不要說佛法的智慧,世間智慧的話,哇,覺得這個東西好得不得了耶,欸最好的花,啊最美的花、最好的果,就靠這個東西。化學肥料有種種副作用,這個東西一點副作用都沒有,千真萬確,看你怎麼用它嘛對不對?,要靠什麼?,那世間的事情尚且如此,何況佛法。(啊)同樣的,拿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來說,人家來罵你什麼東西,啊要我們以前的話,你那這還得了,欸,現在懂得了佛法,說:「哎呀,啊這是善知識啊,成就我的忍辱哇,哦他、沒有他還不能成佛咧」哦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
138B16’28”
所以這一個地方我們了解啦,別人以為相違背的啊,欸,到那時候就不違背了。所以這個都靠什麼?都靠智慧呀,太美、太美啦。所以我們從這一個地方這特別,為什麼把這個功德要這麼說明呢?就是一定要讓我們產生最深刻、最殊勝的見解,說我們真正修學佛法這是中心,這個中心然後你把握住這個,然後的運用在我們要修的上面,你怎麼修就怎麼成…。
138B17’00”
【如前論云:「若開若遮止,佛語或有定,或是不決定,然皆不相違呀。」】
前面告訴我們哪這個該做的事情,有的時候該做,有的時候不該做,該做的是「開」,不該做的「止」。這一件事情啊妙咧,有的時候佛肯,說決定要這樣,有的時候不決定這樣;但是啊他不管決定、不決定都不相違背的,那是什麼啊?就是啊智慧,就完全在智慧當中。是啊
138B17’34”
【謂大小乘及經咒中,見有眾多開遮不同,】
的的確確,大乘、小乘,性宗、相宗,顯教、密教,有太多地方不同的。現在我們因為學了不得善巧,所以呀大家是此非彼。啊所以這個《法華》上面為什麼我們要學,《法華》說得很清楚:啊諸佛啊,十方諸佛沒有一個例外的,他究竟圓滿,只有一樣東西要引導大家,但是因為根性不同所以說千差萬別。而他說的時候是千辛萬苦,獲得這個法喔是無量劫來捨頭目腦髓,把那個東西辛辛苦苦傳布在世間。我們現在修學佛弟子的人,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怎麼不墮落地獄?。佛千辛萬苦,相當於……佛指出來的,相當於這個價值,無比價值的東西,你跑得去這個不對,一下把它敲破,那個不對,一下敲破,請問你這個債賠得了嗎?…。
138B18’37”
所以現在不要忙著說:「哎呀,我修行啊」這一個時候要,是,要忙著修行,要無誤。記得、記得不記得這兩句話?,你對你修行的內容要沒有錯喲。要不然的話,說不是原地踏步喔,你在大、大退步喔,就它退步的結果不是傷害別人,傷害你自己喔,這一件事情是我們務必要了解啊,務必要了解啊。啊所以在這一個地方的啊,他特別說明。
138B19’11”
啊剛才說,我們說啊這是人家來罵我,啊說人家說大糞等等。假定我們現在這一個地方,也不妨說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喔呦剛開始出家修學啊,總覺得:「哎呀,我是來修行的,嗯跑到你個廟裡,還要做那個、還要做這個,啊還還還要這樣啊……。」這處處覺得不對。現在才了解呀,不是的啊,正因為你要修行,所以跑到廟裡來,喔呦這早晨從打板開始,我樣樣願意做。嘶現在啊如果說今天我還有一點氣力的話,我恨不得這個四十八擔我一擔擔起來。啊儘管我現在沒有氣力了,唉今天早上一點做就沒氣力,對不起,我這個上課,還是覺得這我唯一能貢獻給大家的。啊如如果說也叫我去掃地的話,我就怕我不掃地,派到我這個,我就怕不做事情,我會快樂得不得了,這個都靠什麼?靠智慧。你不是要跑得來集聚資糧、淨除罪障嗎?,那從這個地方你不努力;靠什麼啊?喏,這個就是…智慧呀。
138B20’16”
然後你了解了這個,拿這個回向淨土,不「正助雙修」嗎?、你不是要學佛解救一切人嗎?,當然現在這個時候情況就是這樣啊,解救一切人靠什麼啊?佛法呀。現在我雖然剛開始第一步,沒有把佛的內容學會了自己來做,可是佛已經有的,我能夠把他那個東西,能夠這圓滿的擺在世間的話,就不等於我像學了佛!一樣,一樣的功德嗎?。所以我因為我了解了這一點,哎呀,跑得去掃個地也好,燒一個飯也好,我只要佛台上面擦乾淨,叫人家來看一下,哎呀,很歡喜,哦…我就得到了功德了。儘管我沒有佛陀的智慧,沒有圓滿的功德,我卻可以得到這樣大的福報,而這個福報跟智慧相應是無漏的。自然我們做那一些事情就會高高興興,做的時候有功德,高高興興是隨喜功德,真是增上無比呀,對不對?。哦這是眼前所有的東西都靠什麼啊?智慧。
138B21’21”
啊所以我現在啊,深深感覺以前的錯啊,所以在這個地方啊,也可以說啊有很痛心的把那個啊「屢敗屢戰,屢戰屢敗」這個經驗哪告訴大家。你們要想修行,不要先忙著說啊去盤腿,第一件事情哪,在這一個上面,務必要認識…,務必要認識。好,現在我們哪繼續下去。
138B21’46”
【若以一人雙修二事,尋求無邊經論密意時,諸愚無慧雖覺相違,然諸智者實見無違,】
喏、喏,來了、來了。一個人哪要修兩件事情,啊然後呢要找無邊經論的密秘、密意趣,啊愚癡沒有智慧的人哪覺得啊相違背,真正智慧的人哪覺得,嘿嘿,不違背呀…。嗯剛才我引的比喻都是這個…。是啊(啊)深的也是這個,深的是真俗二諦,那個東西絕對不能分開的,就是這樣。所以「慧一定是方便,方便一定是慧」。淺的呢,我們也是一樣,哎,我們說跑得來,「我是要念佛的,哦然後呢偏偏要我去做這、做那,怎麼可以啊」這兩件事情違背的。欸,你真正了解了覺得不但不違背,這是幫助你念佛呀,哦千真萬確的事實啊…,(啊)沒有一個例外的啊…。反過來,你說:啊,我是要來求福德的,不要念佛,啊你這個福德是為的為什麼啊?要得到真正啊,如果你不念佛的智慧,得到了福德三世怨,送到地獄去,這是福德嗎?吼呦,不可以、不可以…,嗯從!開始第一步到最後,都是這個樣。
138B23’04”
所以凡是這種地方啊,諸位呀一定要把這個文字啊欸所指的內涵哪認識,然後認識了以後呢,照著這個認識不斷的加強,加強了照著行持,這個是修道,真正從這個地方修起的…。所以這個是啊,
138B23’23”
【亦是慧之所作啊。如是無慧覺為相違,及有慧者啊見不相違事啊雖有無邊,啊然二諦建立及經論中互相開遮眾多不同,是以慧分辨意趣無違,即是智慧無上功德。】
像前面所說的,這一種愚癡不了解覺得相違背,而有了智慧覺得不相違背的事情是無量無邊。因為眼前的沒有一個事情例外的,你要做事情,我們曉得要做世間任何事情都有它副作用的。欸妙咧,你有了智慧以後啊,欸嘿,這個副作用啊都可以呀減除到不是最低限度---徹底消滅,而且所有的副作用都變成功什麼啊?嘿、嘿,哦正助雙修,嗯妙不可言,這個只有佛法裡有…。那麼然後在這個裡邊最重要的不相違是什麼啊?二諦建立,哦真俗二諦,真諦講「空」…,喔空,說要空到什麼程度哇?…「一法不立」,找不到一點,有一點點,對不起,不行。「有」呢?嘿,卻「一事不遺」…,一點事情都不能遺漏掉。這兩個完全差了個十萬八千里,欸但是啊這兩樣東西啊卻!不但不相違背呀,而且是互相啊依止、相待安立;拿掉了這個,那個就絕對不成,拿掉了以後絕對(有)沒有空,拿掉了「空」絕對沒有「有」,這個樣,就樣這樣。
138B25’09”
所以呀我所看見的經、論上面、祖師上面哪,特別開示,啊這個兩個東西呀你彼此間哪,一定要這樣徹底的了解。不過我們學上去的時候啊,注意呦,學上去的時候啊是絕對不是啊從、先從空那一邊下手的,注意這個到了以後慢慢的講。我們絕不能忽視那個空…,因為你學「有」,萬一學得不對的話,有「空」來破。萬一學空也學錯啦,完啦就沒什麼東西好破了,就是這樣。所以我平常常常講的,啊學世間,拿佛法來破;同樣的道理,用這個道理,你學了佛法來執著的話,那沒辦法破你了。你總覺得你對了,他這個不對,那完了。啊所以叫持戒不要執著,也是這個意思,那順便一提。
138B26’03”
除了這個(經論啊)二諦建立(當)以外,經論當中啊 互相開遮等等,都是什麼啊?都要智慧分辨。這一個是什麼?這個是智慧「無上的功德」。為什麼講「無上的功德」?因為世間得到的只是小小的好處,實際上呢,世間一切好處都從這個上面來的,而從這個小的好處乃至於最究竟圓滿的,還是靠這個東西。而現在這個地方,我們真正最重視的這個智慧就是最高的,這一個才是,這個是我們必定要了解的。
138B26’40”
現在我們不必講真、俗二諦,就像大小二乘的開、遮、持、犯不同,前面我已經解釋過了。假定你從、單單從行相上去看的話,那絕對不一樣。我們不必深入,就我們現在的了解的道理來說,大小乘開遮的根本不同,原則…絕對沒有違背。原則是什麼?解脫生死的痛苦。你只為自己,那麼這只就你自己這個立場來講解脫,你現在為一切眾生,目的還是相同啊,這個很正確的。
138B27’18”
所以你、你把握住這一點的話,說大乘的行者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起見,我們曉得這個故事,乃至於殺人,殺人也對;小乘怎麼可以呀,殺了人那還得了啊;欸,它不違背…。啊從戒相上去看是錯了,從實質上面,目的啊是不是求解脫啊?對嘛。小乘人只求自己解脫,當然你不會殺人。大乘人為了幫一切人,現在眼看著這個人墮落了,永遠沒有解脫機會,你然後把他阻止他,乃至於殺掉他,是不是你正是持戒必然需要做的事情嘛…。啊當然,深的道理還在其次喔,單單這個的話,那不能辨別,我只是說從很淺的地方說明…。啊真正主要的就無非告訴我們哪,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特質,在一件事相上面要把握住。從事相,事相是俗諦,前面的五度,把握住這個裡邊的特質,怎麼做,就智慧。啊樣樣東西啊,要用慧這個德臣哪來輔助它。
138B28’27”
【一切功德皆從慧生者,如云:「世間圓滿從慧生,如母育子有何奇,善逝十力超勝力啊,一切無等最勝事,及餘一切功德聚,皆依如是慧因生。】
喔世間的種種圓滿都是什麼啊?先從智慧出生的,就像母親生兒子一樣,這有什麼稀奇的,換句話說,這天經地義的事情啊。啊從世間一切到什麼啊?到佛陀最究竟圓滿的十力,十力、四無所畏,這是究竟圓滿的,啊最殊勝的、最超脫的這一個。啊一切再不能跟它相比的,最殊勝的事情,以及所餘的一切的功德,都是 以慧為 因…。注意呦 這個是真正的「因」,從這一個地方開始的。138B29’24” 139A00’07”乃至於退一步,139A00’09”